用于磨床的金刚滚轮修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3531 阅读:3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磨床的金刚滚轮修整器,包括:电机、主轴、底座、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金刚滚轮;所述主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在所述主轴上沿轴心对称套设安装有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均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通过套筒同轴固定安装有所述金刚滚轮;并且,在所述套筒外表面同轴固定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与所述皮带轮传动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具有旋转精度高、平衡性好、使用寿命长以及防水性能好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磨床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磨床的金刚滚轮修整器
技术介绍
金刚滚轮修整器主要的工作方式为通过安装在磨床上的金刚滚轮修整普通陶瓷砂轮或CBN砂轮,砂轮成型后再磨削零件,从而将金刚滚轮的外形轮廓及尺寸通过砂轮复制到被加工的零件表面。由于该种方式具有磨床操作简单、加工的产品精度一致性好等优点,并且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技术中,金刚滚轮修整器的主要结构为在回转轴轴心位置的外圆周表面套设固定安装金刚滚轮,在回转轴的两端沿回转轴轴心对称安装第一角接触球轴承和第二角接触球轴承,其中,上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内圈和外圈通过滚子可转动的连接,并且,内圈与回转轴固定连接,外圈与底座固定连接。工作过程中,电机通过皮带驱动回转轴转动,进而通过扭力带动固定在该回转轴上的金刚滚轮和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转动, 而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静止不动,从而通过金刚滚轮的转动实现对砂轮的修整。但是,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成对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需要通过定位套固定在底座上,需要严格确定成对的角接触球轴承的安装孔位于同一基准孔上,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如果成对的角接触球轴承的安装孔稍偏离同一基准孔上,则会导致回转轴的旋转精度较低,加重回转轴的磨损和振动情况,直接影响了磨床的精度。另外,金刚滚轮通常通过套筒的螺纹固定在回转轴上,因此,回转轴无法实现正反转功能,从而不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磨床的金刚滚轮修整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轴承的安装孔严格位于同一基准孔的精度要求高的问题;而且非常容易实现金刚滚轮的正反转功能,从而方便了用户的安装使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磨床的金刚滚轮修整器,包括电机、主轴、底座、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金刚滚轮;所述主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在所述主轴上沿轴心对称套设安装有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其中,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包括外圈、与所述外圈通过滚子转动连接的内圈,所述内圈设置在所述外圈的内部;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均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通过套筒同轴固定安装有所述金刚滚轮;并且,在所述套筒外表面同轴固定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与所述皮带轮传动连接。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平衡块,所述平衡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筒上。优选的,所述金刚滚轮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筒上。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为角接触轴承。优选的,还包括压盖,所述主轴的一端通过所述压盖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优选的,在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密封安装有上端盖和下端盖。优选的,所述上端盖与所述套筒间安装有第一回转密封圈,所述下端盖与所述套筒间安装有第二回转密封圈。优选的,在所述皮带轮和所述套筒间安装有第三回转密封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使用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磨床的金刚滚轮修整器,由于金刚滚轮通过套筒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轴承的安装孔严格位于同一基准孔的精度要求高的问题;又由于金刚滚轮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套筒上,从而非常方便实现金钢滚轮的正反转功能。因此,本装置从整体上,具有旋转精度高、平衡性好、 使用寿命长以及防水性能好等优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磨床的金刚滚轮修整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磨床的金刚滚轮修整器,包括电机1、主轴 2、底座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和金刚滚轮6 ;主轴2固定在底座3上;在主轴2上沿轴心对称套设安装有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 ;其中,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均包括外圈、 与外圈通过滚子转动连接的内圈,内圈设置在外圈的内部;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的内圈均与主轴2固定连接,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的外圈通过套筒7同轴固定安装有金刚滚轮6 ;并且,在套筒7外表面同轴固定安装有皮带轮8,电机1通过皮带9与皮带轮8传动连接,其中,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可以均为角接触轴承。具体的,如图1所示,主轴2的一端通过压盖10固定在底座3上;另外,为加强本装置的防水性能,在套筒7的两端分别密封安装有上端盖11和下端盖12,其中,上端盖11 与套筒7间安装有第一回转密封圈13,下端盖12与套筒7间安装有第二回转密封圈14。并且,皮带轮8和套筒7间安装有第三回转密封圈15。另外,本技术中,金刚滚轮6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套筒7上,非常方便实现金钢滚轮的正反转功能,从而容易对砂轮进行修整。另外,为加强本装置的平衡性,从而提高本装置金刚滚轮的旋转精度、以及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可以在套筒7上固定安装至少一个平衡块16,具体所需平衡块的数量按照实际装置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下面介绍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启动电机后,电机通过皮带带动皮带轮旋转,由于皮带轮与套筒固定连接,所以通过拧力作用皮带轮进一步带动套筒旋转,又由于套筒内表面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而套筒的外表面与金刚滚轮固定连接,所以通过套筒的旋转进一步带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外圈以及金刚滚轮旋转,通过金刚滚轮的旋转实现对砂轮的修整。而由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圈与主轴固定连接,而主轴又与底座固定连接,所以在金刚滚轮对砂轮进行修整的过程中,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圈和主轴仅起到支承的作用,而不进行旋转运动。综上所述,通过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磨床的金刚滚轮修整器,由于金刚滚轮通过套筒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轴承的安装孔严格位于同一基准孔的精度要求高的问题;又由于金刚滚轮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套筒上,从而非常方便实现金钢滚轮的正反转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金刚滚轮通过套筒内嵌的螺纹与套筒固定时,只能进行单方向旋转的问题。因此,本装置从整体上,具有旋转精度高、平衡性好、使用寿命长以及防水性能好等优点。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磨床的金刚滚轮修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主轴、底座、第一轴承、 第二轴承和金刚滚轮;所述主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在所述主轴上沿轴心对称套设安装有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其中,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包括外圈、与所述外圈通过滚子转动连接的内圈,所述内圈设置在所述外圈的内部;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均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通过套筒同轴固定安装有所述金刚滚轮;并且,在所述套筒外表面同轴固定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与所述皮带轮传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磨床的金刚滚轮修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主轴、底座、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金刚滚轮;所述主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在所述主轴上沿轴心对称套设安装有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其中,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包括:外圈、与所述外圈通过滚子转动连接的内圈,所述内圈设置在所述外圈的内部;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均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通过套筒同轴固定安装有所述金刚滚轮;并且,在所述套筒外表面同轴固定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与所述皮带轮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学忠邓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明鑫数控磨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