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手驱动手控制代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2439 阅读:4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驱动手控制代步器,包括车架本体、驱动系统、导向系统和制动器。车架本体为一个踏板,驱动系统包括后轮和驱动装置,导向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前轮,驱动装置包括右后轮毂驱动机构和左后轮毂驱动机构,左后轮毂驱动机构与右后轮毂驱动机构的形状和构造相同,皆形成另一组曲柄摇杆机构,驱动左后轮转动,前轮为万向轮,前轮的轮架与踏板底部通过旋转机构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代步器结构简单,通过双手的左右开弓即可驱动代步器前进,操作简单,可适用于大多数人群,满足青少年和中年人在运动、休闲、娱乐等活动中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代步工具,特别是一种手动控制的代步工具,适用于青少年和中年人在运动、休闲、娱乐等活动中使用。
技术介绍
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需要运动休闲娱乐。代步器可以集运动、休闲、娱乐于一体。而现有的手控代步器有的结构复杂、造价昂贵,有的只适用特定人群,不能适用于广大的青少年和中年人人群。现实中,很难找到一款结构和构造简单、使用方便、且适用于各类人群的代步器。市场中存在的代步器一般包括车架本体、驱动系统、导向系统和制动器。其车架本体一般为一个踏板;其驱动系统一般包括后轮和驱动后轮转动的驱动装置,后轮一般包括右后轮和左后轮,两个后轮分别通过后轴设置于靠近踏板后缘的两侧;导向系统一般为前轮,前轮设置于踏板的前端底部。如,专利号为ZL200910053875. 7,名为“组合式多功能代步器”,其包含有车架、转向架、手把支撑杆、手把、坐垫、踏脚支撑杆、踏脚杆、踏脚、两个转向轮、一个驱动轮、上驱动装置箱和下驱动装置箱,转向架对两个转向轮起作用, 允许车辆转向。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对手把支撑杆角度的调节、坐垫和踏脚的收起、驱动装置箱的拆卸组合,实现该组合式多功能代步器助行、推行和电动代步的三大功能,但该代步器结构复杂,且主要适用于处于康复阶段的患者或者中低龄的老年人,不能适宜更广大人群,而且锻炼身体的效果不太明显。代步工具的市场现状还远未能满足各种人群在社会中的生活、 学习、娱乐和锻炼身体的需求,开发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代步器具有重要的现眉、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舒适,集运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手驱动手控制代步器,适合各类人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是以平面四杆机构变异的曲柄摇杆机构为基本原理,人站在代步器的踏板上,通过“手的运动”左右开弓,使摇杆摆动,摇杆的摆动通过连杆带动后轮曲柄360度旋转,从而驱动代步器前进;单手摇摆手柄,即可实现转向;例如向左转,单手摇动右边手柄即可;前轮安装脚刹,方便刹车。根据上述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手驱动手控制代步器,包括车架本体、驱动系统、导向系统和制动器;车架本体为一个踏板;驱动系统包括后轮和驱动后轮转动的驱动装置,后轮包括右后轮和左后轮,两个后轮分别通过后轴设置于靠近踏板后缘的两侧;导向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前轮,前轮设置于踏板的前端底部;驱动装置包括右后轮毂驱动机构和左后轮毂驱动机构,右后轮毂驱动机构驱动右后轮转动,右后轮毂驱动机构包括一个主动摇杆、一个可进行360度旋转的从动后轮曲柄和一个连杆,主动摇杆的一端通过摇杆铰接轴与踏板铰接,主动摇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操持手柄,从动后轮曲柄为异相曲柄,从动后轮曲柄具有弯角,从动后轮曲柄具有一个固定端和一个自由端,从动后轮曲柄的固定端与右后轮轮毂的中部固定连接,连杆的一端通过连杆铰接轴与主动摇杆铰接,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曲柄铰接轴与从动后轮曲柄的自由端铰接,右后轮毂驱动机构形成一组曲柄摇杆机构;左后轮毂驱动机构与右后轮毂驱动机构的形状和构造相同,左后轮毂驱动机构形成另一组曲柄摇杆机构,驱动左后轮转动;前轮为万向轮,前轮的轮架与踏板底部通过旋转机构活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上述操持手柄与主动摇杆之间设有调节长度的伸缩装置,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和伸缩杆的长度限制压块,伸缩杆的固定端与操持手柄固定连接,伸缩杆的活动端与主动摇杆可相对滑动,从而进行长度调节,限制压块将伸缩杆和主动摇杆箍紧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操持手柄与伸缩杆之间还固定连接弯形接头,弯形接头、操持手柄和主动摇杆形成弓形摆杆。上述制动器为脚刹机构。上述后轮曲柄的曲柄弯角为8(Γ120度。上述后轮曲柄的曲柄弯角最好为90度。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1.本专利技术代步器结构简单,通过双手的左右开弓即可驱动代步器前进,操作简单,可适用于大多数人群,满足青少年和中年人在运动、休闲、娱乐等活动中的需要。2.由于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摇杆为主动件时,在连杆与曲柄两次共线的位置, 机构均不能运动,这些位置称为系统死点,又叫做止点。曲柄摇杆机构系统处于死点状态时是很难自行恢复运动状态,所以一般的做法是采用机构部件的惯性使系统通过死点,如设置大质量的飞轮。由于本专利技术的代步工具要考虑轻量化和节约制造成本,所以,本专利技术从动后轮曲柄采用异相曲柄,从动后轮曲柄的弯角适宜选择,能避开曲柄摇杆机构中采用常规曲柄时出现的死点,实现曲柄摇杆机构系统进行流畅地运转。3.操持手柄高度可以调节,适应不同身高使用者的要求。4.操持手柄造型新颖,符合人体工程学,方便使用者,操作更适宜,结构更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代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代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代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代步器的整体结构右侧面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代步器的右侧手柄处于后摆极限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代步器的右侧手柄处于前摆极限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手驱动手控制代步器,包括车架本体、驱动系统、导向系统和制动器;车架本体为一个踏板15 ;驱动系统包括后轮和驱动后轮转动的驱动装置,后轮包括右后轮12 和左后轮16,两个后轮分别通过后轴设置于靠近踏板15后缘的两侧;导向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前轮8,前轮8设置于踏板15的前端底部;驱动装置包括右后轮毂驱动机构和左后轮毂驱动机构,右后轮毂驱动机构驱动右后轮12转动,右后轮毂驱动机构包括一个主动摇杆5、 一个可进行360度旋转的从动后轮曲柄13和一个连杆11,主动摇杆5的一端通过摇杆铰接轴10与踏板15铰接,主动摇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操持手柄1,从动后轮曲柄13为异相曲柄,从动后轮曲柄13具有弯角,从动后轮曲柄13具有一个固定端和一个自由端,从动后轮曲柄13的固定端与右后轮12轮毂的中部固定连接,连杆11的一端通过连杆铰接轴9与主动摇杆5铰接,连杆11的另一端通过曲柄铰接轴14与从动后轮曲柄13的自由端铰接,右后轮毂驱动机构形成一组曲柄摇杆机构;左后轮毂驱动机构与右后轮毂驱动机构的形状和构造相同,左后轮毂驱动机构形成另一组曲柄摇杆机构,驱动左后轮16转动;前轮8为万向轮,前轮8的轮架与踏板15底部通过旋转机构7活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人站在踏板15上后,左右手交替前后摇动操持手柄1,操持手柄1的摆动带动主动摇杆5摆动,主动摇杆5的摆动带动从动后轮曲柄13做360度周向转动。从动后轮曲柄13的转动带动后轮转动,从而驱动代步器向前运动。当摇动从动后轮曲柄13到前后两个极限位置时,由于从动后轮曲柄13都是异相曲柄,则连杆11与从动后轮曲柄13不会共线,可以避开使用常规曲柄的死点。当需要转弯时,只需单侧摇动操持手柄即可。如向右转,则用左手摇动左边手柄, 左边手柄的摆动带动左边摇杆摆动,左边摇杆的摆动带动左边后轮曲柄转动,左边后轮曲柄的转动带动左边后轮转动,则左边后轮的转速比右边后轮快,从而实现向右转;向左转, 则用右手摇动右边手柄即可,原理和操作方法同上。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参见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手驱动手控制代步器,包括车架本体、驱动系统、导向系统和制动器;所述车架本体为一个踏板(15);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后轮和驱动所述后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后轮包括右后轮(12)和左后轮(16),两个所述后轮分别通过后轴设置于靠近所述踏板(15)后缘的两侧;所述导向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前轮(8),所述前轮(8)设置于所述踏板(15)的前端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右后轮毂驱动机构和左后轮毂驱动机构,所述右后轮毂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右后轮(12)转动,所述右后轮毂驱动机构包括一个主动摇杆(5)、一个可进行360度旋转的从动后轮曲柄(13)和一个连杆(11),所述主动摇杆(5)的一端通过摇杆铰接轴(10)与所述踏板(15)铰接,所述主动摇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操持手柄(1),所述从动后轮曲柄(13)为异相曲柄,所述从动后轮曲柄(13)具有弯角,所述从动后轮曲柄(13)具有一个固定端和一个自由端,所述从动后轮曲柄(13)的固定端与所述右后轮(12)轮毂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杆(11)的一端通过连杆铰接轴(9)与所述主动摇杆(5)铰接,所述连杆(11)的另一端通过曲柄铰接轴(14)与所述从动后轮曲柄(13)的自由端铰接,所述右后轮毂驱动机构形成一组曲柄摇杆机构;所述左后轮毂驱动机构与所述右后轮毂驱动机构的形状和构造相同,所述左后轮毂驱动机构形成另一组曲柄摇杆机构,驱动所述左后轮(16)转动;所述前轮(8)为万向轮,所述前轮(8)的轮架与所述踏板(15)底部通过旋转机构(7)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同言虞世鸣杨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