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58708 阅读:5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膜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涉及膜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制造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基板、隔膜、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面上的若干结构部件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若干第一通孔,还包括: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一面与所述第一基板另一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基板的另一面表面平整,所述第二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形成整体通孔,所述隔膜贴合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另一面。还公开了一种膜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多基板时两板通孔连接处的焊接,并保证了基板与隔膜粘合表面的平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膜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微流体是采用操控微小体积流体的技术,应用于生物和化学流体系统的结构和控制方法。微流体已经实现的应用和潜在的应用包括疾病诊断、生命科学研究、以及生物和/ 或化学传感器研制。膜动聚合物微流体结构包括基板,其具有一个或多个微流体通道或路径,以及盖板或第二或更多的子基板,其具有可以互连也可以不互连的流体路径,这种微流体结构可以统称作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可由玻璃、石英或硅制成无机材料微流控芯片,这些芯片典型地利用了半导体工业已经较好的微制造技术,然而,当流体路径要求面积很大或芯片必须是一次性可抛弃式芯片时,无机芯片的材料和制造成本可能不可避免地高。作为无机微流体结构的替代,微流体结构或装置也可以由聚合材料制成,聚合微流控芯片具有低材料成本和潜在的高产量优势。膜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是将隔膜固定粘合至刚性塑料基板的平面上,基板粘合表面根据微结构分为粘合区和非粘合区,构成操作所需的主动部件和结构基板单元;如阀和泵;参见专利技术专利“微流体膜片泵和阀”申请号200680037019. 7。膜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还可以包括各种容器,可以根据应用要求进行流体流动模式的不同组合,实现个性化高效率样本检测。参见专利技术专利“微流体芯片及化验系统”申请号 200780002511. 5。微流控芯片研制的目标是实现可靠、高效率、低成本的规模制造生产。基板的生产通常采用注塑方式。对于基板内包含容器等会造成基板平面材料分布不均勻的结构,注塑时材料结构不均勻造成应力不均勻,会在基板结构对应的平面上产生缩坑,破坏基板表面平整度。而隔膜与基板的粘合要求基板的粘合表面非常平整,表面不平整会造成粘合区域出现残缺或气泡,破坏了微结构功能,造成产品不合格,直接影响粘合的合格率。对注塑基板的不平整可以进行后续平面度处理解决这个问题,但后续处理效果也会不是很好,另外后续处理成本导致产品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率降低。膜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根据应用用途有时需要包含两个以上的基板,基板间可采用熔线(导能线)焊接的方式,参见专利技术专利“200710059255. 5 —种导能线焊接板及其工作方法”,该专利提供了一种导能线焊接板的工作方法;但没有解决两板导通连接处的焊接方法,及如何保证基板与隔膜粘合面的平整度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如何实现多基板连接时,保证基板与隔膜粘合面的平整度问题。2、如何实现两板通孔连接处的焊接。(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膜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包括第一基板、隔膜、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面上的若干结构部件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若干第一通孔,还包括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一面与所述第一基板另一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基板的另一面表面平整,所述第二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形成整体通孔,所述隔膜贴合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另一面。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所述整体通孔周围贴合,两基板间其它部位形成间隙。其中,所述整体通孔内壁的各横截面大小、形状相同。其中,所述整体通孔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或多边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的膜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制备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结构部件的表面为焊接面,第二基板上与第一基板相贴合的表面为焊接面,在所述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的焊接面上设置至少一个熔线;贴合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焊接面,熔化所述熔线,将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焊接在一起;焊接后将所述隔膜贴合在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上。其中,所述熔线一侧设置有导流槽。其中,焊接前将一芯体插入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焊接时熔化所述熔线,将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焊接在一起,焊接完成后取出芯体。其中,所述芯体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壁之间无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周围设置有所述熔线。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线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长方形、三角形或半圆形。其中,焊接时采用超声波压头熔化所述熔线。其中,所述熔线与所述芯体之间设有熔线间隔。其中,所述超声波压头置于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其中,所述熔线设置在第二基板面向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为透明基板,焊接前将蒙板覆盖在所述透明基板的非焊接面上,所述蒙板上对应所述熔线的位置设有透光区域,焊接时,激光透过蒙板上的透光区域照射并熔化所述熔线,将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焊接在一起,焊接完成后取下蒙板。其中,所述第二基板为透明基板,所述熔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焊接面上。(三)有益效果1、采用本技术方案,将原基板一分为二,有效的解决了注塑基板隔膜粘接面平整问题;工艺简单,成本增加不多。2、将两块基板再焊接在一起,使其具有原基板的所有设计功能,焊接熔线设置在焊接面上,可以根据芯片结构特征选择设置在上基板或下基板上,便于基板的生产。3、焊接基板时,采用熔线焊接,不用面焊接,可以使能量集中在导通熔线和其它熔线处,能保证导通焊接质量和两基板粘合的质量,同时可以控制焊接不对隔膜粘合面产生的影响,可以实现低功耗焊接,控制设备使用成本。4、基板焊接后基板间留有间隙,即在焊接时不要将两基板压合成面接触;否则,在采用超声波焊接时,设备负载增加会失控,也会影响焊接质量。5、采用夹芯体焊接,使通孔内壁光滑通畅,同时芯体又有精确定位的作用。6、芯体设计采用多种规则形状或异形,使芯片设计更加灵活,提高了应用功能和性能;7、在超声波压头焊接时芯体与熔线间留有间隙,避免了焊接初始时,刚体(固态) 熔线与芯体接触,使超声能量传递到芯体上,减少了能量损耗,减少了超声能量对芯体的损伤;同时保持有限的间距,使熔线熔化后,在压力挤压下,将芯体包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膜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向的剖面图;图3是图2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a)为焊接前两基板通孔连接处状态,(b)为焊接完成,形成膜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后两基板通孔连接处状态。图4是采用超声波焊接过程中,基板局部焊接前结构剖视图;图5是采用超声波焊接过程中,基板局部焊接后结构剖视图;图6是采用激光焊接过程中,基板局部焊接前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中(a)和(b)所示,为本实施例的膜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整体结构,包括第一基板100、隔膜300、位于第一基板100的一面上的若干结构部件101、位于第一基板100上的若干第一通孔102。其中结构部件101为芯片中的各种沟道、容器、及外接机构。该芯片还包括第二基板200,第二基板200的一面与第一基板100另一面相贴合。 为了方便隔膜的粘贴,使粘贴后的粘合区域不会出现残缺或气泡,第二基板200的另一面表面为一平整的面。第二基板200上设有与第一基板100的第一通孔102对应的第二通孔 201,第一通孔102和第二通孔201形成整体通孔400,即第一通孔102与第二通孔201的各横截面大小、形状都相同,贴附在一起后,如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包括:第一基板(100)、隔膜(300)、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0)的一面上的若干结构部件(101)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0)上的若干第一通孔(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基板(200),所述第二基板(200)一面与所述第一基板(100)另一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基板(200)的另一面表面平整,所述第二基板(20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基板(100)的第一通孔(102)对应的第二通孔(201),第一通孔(102)和第二通孔(201)形成整体通孔(400),所述隔膜(300)贴合在所述第二基板(200)的另一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