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 技术涉及电梯轿底架上重量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梯上,现有的轿底架1’通常采用横截面呈C形的钢管,如图1所示,现有的重量补偿装置包括侧面具有凹槽的平衡铁2’,轿底架1’插在凹槽中,并且C形开口 3’朝外, 如图1和2所示,平衡铁2’、轿底架1’的相应部位上开设有穿孔,穿孔中穿过有螺栓4’,螺栓4’的头部抵压在平衡铁2’上,通过轿底架1’的C形开口 3’,能将螺母5’拧在螺栓4’ 穿出轿底架1’的螺纹身部上,螺栓4’与螺母5’隐藏在轿底架1’的钢管中,将平衡铁2’ 固定在轿底架1’上,平衡铁2’起配重块的作用,通过增减平衡铁2’的数量来补偿轿厢的重量,实现平衡轿厢的重心,以及减少轿厢导靴的磨损,但是通过平衡铁来对轿厢的重量补偿的范围有限,而且如果轿底架采用横截面呈矩形的钢管时,上述的方法无法适用平衡铁或者配重块的安装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通过盒体与连接板配合来夹紧住轿底架的重量补偿装置,适用于无论轿底架采用横截面呈C形的钢管,还是采用横截面呈矩形的钢管的情况,而且盒体中能够存放多个配重块,并且轿底架上能够增减盒体的数量,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 ...
【技术保护点】
1.电梯轿底架上重量补偿装置,包括轿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补偿装置还包括具有内腔并能够在所述内腔中放置配重块的盒体、开设在所述盒体上与所述内腔相连通并能够供所述配重块通过的开口、能够分离地盖住所述开口的盖板,所述盒体通过与连接板配合能够分离地夹紧住所述轿底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镭,朱顺,周卫东,谢琛,陆伟,王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