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纤维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0643 阅读:3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纤维板材,它包括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1),以及粘附于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1)上、下表面的附着层(2),所述的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1)与附着层(2)通过热压复合粘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板材具有更高拉伸强度和耐冲击性能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PP)纤维板材。
技术介绍
玻璃纤维一般用于和塑料尼龙、ABS等材料的增强改性,不会用于聚丙烯塑料的增强改性;现有的纤维复合材料板材,虽然也有采用聚丙烯纤维作为基料,然后添加超短玻璃纤维(长度0. 95mm以下)作为增强纤维材料做成纤维基板,然后在基板上粘合基布,经过热压复合成板材。但是,玻璃纤维和聚丙烯塑料挤出的共混改性,所能实现增强的纤维长度有限(直径10微米左右,长度0. 95mm以下)。而且,这种超短玻璃纤维虽然具有在塑料增强形式中成本低、明显改善塑料的物理机械性能的优点,但是,只能增加耐摩性,不能提高韧性、拉伸和冲击等力学性能,因此,不能满足在对拉伸强度和耐冲击性能要求更高的装备、汽车、轮船等领域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拉伸强度高和耐冲击性能好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纤维板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纤维板材,它包括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以及粘附于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上、下表面的附着层,所述的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与附着层通过热压复合粘结。采用上述结构,其中的长玻璃纤维具有比超短玻璃纤维更好的拉伸强度和耐冲击性能,因此,制备出的板材具有满足装备、汽车、轮船等领域对拉伸强度和耐冲击性能要求更高的领域。作为优选,所述的长玻璃纤维为12 15旦尼尔X 50 70mm(长度)规格的长玻璃纤维,PP纤维为5 6旦尼尔X50 90mm(长度)规格的PP纤维,采用上述规格的纤维,制备出的板材具有更加理想的拉伸强度和耐冲击性能。作为优选,本技术上述的上、下表面的附着层均为基布层(即在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附着基布层或均为PP/PE胶粘膜层(PP胶粘膜层或PE胶粘膜层)或一个表面为基布层另一个表面为PP/PE胶粘膜层,优选一个表面为基布层另一个表面为PP/PE胶粘膜层。PP胶粘膜层或PE胶粘膜层用于和其他材料进行层积模压成型时的胶粘复合用,采用胶粘膜可减少胶水的使用,更环保。本技术的基布可采用市售的水刺无纺布、热轧无纺布、针刺无纺布,克重为 50 150g/m2,还可采用铝箔材料,厚度0. 05 0. 3mm。本技术的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采用现有常规的非织造工艺制备而成,然后加热复合,其中的PP纤维在熔融状态下具有可粘接性,与基布或PP或PE胶粘膜进行热压粘结,解决PP玻纤材料复合过程中需要粘接剂(胶水)的要求,实现各种面料和PP玻纤材料在无任何粘接剂下的环保粘接,符合新型环保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的上表面为基布层、下表面为PP胶粘膜层或PE胶粘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的上、下表面均为PP胶粘膜层或PE胶粘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的上、下表面均为基布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2.附着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图1-3所示,本实用型新的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纤维板材,它包括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1,以及粘附于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1上、下表面的附着层2,所述的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1与附着层2通过热压复合粘结。所述的长玻璃纤维为15旦尼尔X70mm(长度)规格的长玻璃纤维,PP纤维为6旦尼尔X 90mm (长度)规格的PP纤维。采用上述结构,其中的长玻璃纤维具有比超短玻璃纤维更好的拉伸强度和耐冲击性能,因此,制备出的板材具有满足装备、汽车、轮船等领域对拉伸强度和耐冲击性能要求更高的领域。本技术的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采用现有常规的非织造工艺制备而成,然后加热,其中的PP纤维在熔融状态下具有可粘接性,与附着层进行热压粘结, 避免了 PP玻纤材料复合过程还需要再使用粘接剂的要求,实现各种面料和PP玻纤材料在无任何粘接剂下的环保粘接,实现新型环保的要求。本技术的板材只要保证中间层为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它的上、下表面可以有多种变化,如附图所示,可以为附图1上表面为基布层、下表面为PP胶粘膜层或PE胶粘膜层的结构;也可以如图2上、下表面均为PP胶粘膜层或PE胶粘膜层的结构;也可以如图3上、下表面均为基布层的结构;上述的基布可采用水刺无纺布、热轧无纺布、针刺无纺布,克重为50 150g/m2。本技术上述实施例采用的PP胶粘膜层或PE胶粘膜层或基布层均为市售常规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纤维板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1),以及粘附于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1)上、下表面的附着层 O),所述的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1)与附着层( 通过热压复合粘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纤维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玻璃纤维为12 15旦尼尔X 50 70mm规格的长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为5 6旦尼尔X 50 90mm规格的聚丙烯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纤维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表面的附着层( 均为基布层或均为PP/PE胶粘膜层或一个表面为基布层另一个表面为PP/PE 胶粘膜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纤维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布层的基布为克重50 150g/m2水刺无纺布、热轧无纺布、针刺无纺布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纤维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2) 的基布为厚度0. 05 0. 3mm的铝箔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纤维板材,它包括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1),以及粘附于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1)上、下表面的附着层(2),所述的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1)与附着层(2)通过热压复合粘结。本技术的板材具有更高拉伸强度和耐冲击性能的优点。文档编号B32B27/32GK202098037SQ20112020445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4日专利技术者戴初发 申请人:宁波市阳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纤维板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1),以及粘附于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1)上、下表面的附着层(2),所述的长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针刺共混层(1)与附着层(2)通过热压复合粘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初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阳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