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进式不压井下筛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38264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不压井下筛管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自进式不压井下筛管装置;其包括下液压缸、下油囊、下油囊下锁紧板、下油囊上锁紧板、下液压堵头、上液压缸、上油囊、上油囊下锁紧板、上油囊上锁紧板、上液压堵头、进油管、活塞杆和活塞凸起;下液压缸的外侧有下油囊,在下油囊内部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有下油囊下凸起和下油囊上凸起,下油囊下锁紧板、下油囊下凸起、下液压缸的下端自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下油囊上锁紧板、下油囊上凸起、下液压缸的上端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能在不压井条件下安全快速的下入筛管串,因此具有操作程序简单、使用便利、费用低廉和安全可靠的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进式不压井下筛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液压缸、下油囊、下油囊下锁紧板、下油囊上锁紧板、下液压堵头、上液压缸、上油囊、上油囊下锁紧板、上油囊上锁紧板、上液压堵头、进油管、活塞杆和活塞凸起;下液压缸的外侧有下油囊,在下油囊内部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有下油囊下凸起和下油囊上凸起,下油囊下锁紧板、下油囊下凸起、下液压缸的下端自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下油囊上锁紧板、下油囊上凸起、下液压缸的上端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下液压缸、下油囊、下油囊上凸起和下油囊下凸起之间形成有下油囊空腔;在下液压缸的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液压堵头,与下油囊空腔相通的下液压缸上有至少两个下过油孔;在下液压缸的上方有上液压缸,上液压缸的外侧有上油囊,在上油囊内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有上油囊上凸起和上油囊下凸起,上油囊下锁紧板、上油囊下凸起、上液压缸的下端自下而上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上油囊上锁紧板、上油囊上凸起、上液压缸的上端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下油囊上锁紧板与上油囊下锁紧板之间有距离;上液压缸、上油囊、上油囊上凸起和上油囊下凸起之间形成有上油囊空腔;在上液压缸的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上液压堵头,在上液压缸的上部有使上液压缸内部与上油囊空腔相通的上过油孔,在上过油孔的上方和下方的上液压缸上部分别有第一上液压缸内凸台和第二上液压缸内凸台,第一上液压缸内凸台上有通孔,进油管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上油囊上锁紧板上并与通孔相通;活塞杆的上部位于上液压缸的上方,活塞杆的下部位于上液压缸内,活塞杆的下端穿过下油囊上锁紧板并与下液压缸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上液压缸内凸台、第二上液压缸内凸台和上液压堵头的内径分别与活塞杆的外径相对应;在第二上液压缸内凸台的下方的活塞杆上有环状的活塞凸起,活塞凸起的外径与上液压缸的内径相对应;上液压缸内部通过活塞凸起分为液压缸上腔和液压缸下腔;在活塞杆上有分别与液压缸上腔、下液压缸、液压缸下腔相通的第一压油通道、第二压油通道和第三压油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光杨勇李华磊吴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