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4721 阅读:4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包括活性组分A与B,活性组分A选自吡唑醚菌酯,活性组分B选自以下任意一种杀菌剂:井冈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且A、B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64∶1~1∶64。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可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扩大了杀菌谱,对稻瘟病、纹枯病、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等病害都有较高活性;并且减少了农药用药量,降低了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减轻了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涉及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介绍
卩比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分子式=C2tlH23N3O2,化学名称甲基 (N)--0-甲氧基]-N-甲氧氨基甲酸酯。吡唑醚菌酯是巴斯夫公司最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剂。纯品为白色至浅米色无味结晶体。作用机理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使线粒体不能产生和提供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能量,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它能控制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卵菌纲等大多数病害。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保护和治疗活性。具有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被广泛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葡萄、蔬菜、 马铃薯、香蕉、柠檬、咖啡、果树、核桃、茶树、烟草和观赏植物、草坪及其他大田作物上的病害。该化合物不仅毒性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而且对使用者和环境均安全友好,已被美国 EPA列为“减小风险的候选药剂”。另外,吡唑醚菌酯能对作物产生积极的生理调节作用,它能抑制乙烯的产生,这样可以帮助作物有更长的时间储备生物能量确保成熟度;能显著提高作物的硝化还原酶的活性,意味着可以减少土壤中氮肥的使用,从而进一步减少对地下水的影响;当作物受到病毒袭击时,它能加速抵抗蛋白的形成——与作物自身水杨酸合成物对抗逆蛋白的合成作用相同。吡唑醚菌酯是在醚菌酯基础上改进后的高效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是以N-对氯苯基吡唑基替换了醚菌酯分子结构中的邻甲基苯基,而开发的又一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杀菌剂。它活性更高,是目前同类杀菌剂的3倍。而醚菌酯在实际应用 1年后就有关于小麦白粉病抗性发生的报道,到2000年抗性孢子-99%)在德国的北部、法国的北部和英国已有大量报道。在国内目前对白粉病的防效已有所下降。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吡唑醚菌酯单剂长期使用,易产生的问题是病菌抗药性的产生。而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病菌很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 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增效比值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经过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将吡唑醚菌酯和井R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复配后能产生很好的增效作用,并且关于吡唑醚菌酯和井网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复配的相关报道在国内外尚未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填料,其特征在于A、B重量份数比为64 1 1 64,活性成分A选自吡唑醚菌酯, 活性成分B选自抗生素类化合物井R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中之一种。所述的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B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16 1 1 16。所述的含有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唑醚菌酯与井网霉素的重量份数比为8 1 1 8。所述的含有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唑醚菌酯与中生菌素的重量份数比为8 1 1 8。所述的含有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唑醚菌酯与春雷霉素的重量份数比为8 1 1 8。通常组合物中活性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重量的1 90%,较佳的为10% 80%。 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组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1 60 % 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 50% ;固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1 9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10 80%。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种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施用时活性成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5 30%,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可以选自分散剂、湿润剂、粘结剂或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不同剂型,制剂中还可以含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崩解剂、抗冻剂等。所述的分散剂选自烷基萘磺酸盐、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脂肪胺聚氧乙烯嘧、脂肪酸聚氧乙烯酯、酯聚氧乙烯嘧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 F、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粘结剂选自阿拉伯胶、黄原胶、三聚磷酸钠、酚醛树脂、海藻酸钠、白糊精、 甲基纤维素、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抗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酮类、C8 1Q脂肪醇类、CltlMtl饱和脂肪酸类(如癸酸)及酰胺、硅油、硅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稳定剂选自山梨酸钠、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甲苯基缩水甘油醚、聚乙烯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物质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粘合剂、消泡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优选剂型有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等。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吡唑醚菌酯1 64%、活性成分B1 64%、分散剂5 10%、湿润剂2 10%、填料加至100%。将活性成分吡唑醚菌酯、活性成分B、分散剂、湿润剂、填料混合,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勻,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勻,即可制成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产品。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吡唑醚菌酯1 64%、活性成分B 1 64%、分散剂3 12%、湿润剂1 8%、崩解剂1 10%、粘结剂1 8%、 填料加至100%。将活性成分吡唑醚菌酯、活性成分B、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填料等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再加入粘结剂等其它助剂,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制得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产品。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吡唑醚菌酯1 50%、活性成分Bl 32%、分散剂2 10%、湿润剂2 10%、消泡剂0. 1 1 %、粘结剂0. 1 2%、抗冻剂0. 1 8%、去离子水加至100%。将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勻, 加入活性成分吡唑醚菌酯、活性成分B,在球磨机中球磨2 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 5 μ m以下,制得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悬浮剂产品。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吡唑醚菌酯和抗生素类化合物复配后,具有明显持续增效作用;( 扩大了杀菌谱,对稻瘟病、纹枯病、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等病害均有较高活性;C3)本专利技术不使用有机溶剂,不易产生药害,便于运输及储藏;(4)减少了农药的用药量,降低了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减轻了环境污染。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填料,其特征在于:A、B两种活性组分重量份数比为64∶1~1∶64,所述的A选自吡唑醚菌酯,B选自抗生素类化合物井冈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中之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高超曹巧利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