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上传动立辊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9652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上传动立辊轧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立辊机架,立辊机架上安装有立辊装配,立辊装配的上方设置有传动支架,传动支架设置在相邻两个设备的牌坊顶部以支撑传动电机和减速机,传动电机和减速机通过万向接轴与立辊传动连接,减速机的下方并在两个万向接轴的中部设置一个脱离机构用于万向接轴与立辊的脱离,立辊机架上还设置有侧移机构用于立辊沿机架的两侧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立辊轧机在多机架可逆连轧采用上传动立辊轧机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紧凑布置和快速换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轧制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上传动立辊轧机
技术介绍
中厚板、炉卷轧机、热连轧和(或)扁钢工程的立辊轧机用于板坯宽度方向的轧制, 其轧辊传动型式分为上传动和下传动两种形式。上传动立辊轧机的传动装置置于立辊机架上方,通过竖向布置的万向接轴传动轧辊;上传动立辊轧机有机架固定和机架移出两种换辊形式,具体换辊过程如下一、机架固定式上传动的换辊方式1、通过侧移装置将轧辊装配移到立辊机架传动侧或操作侧的接轴托架位置;2、接轴托架将万向接轴的扁头套向上托起,使轧辊装配与万向接轴的扁头套分 1 ;3、通过侧移装置反向将轧辊装配移到立辊机架中部的换辊起吊位置;4、从立辊轧机入口侧或出口侧运来吊具吊起轧辊装配,使轧辊装配脱离立辊机架;5、轧辊装配脱离立辊机架后,吊具沿轧制线方向向外移动,使轧辊装配从立辊轧机入口侧或出口侧吊走;6、新的轧辊装配按上述相反的顺序装入立辊机架,完成换辊。二、机架移出式上传动的换辊方式1、通过侧移装置将轧辊装配移到接轴托架位置;2、接轴托架将万向接轴的扁头套向上托起,使轧辊装配与万向接轴的扁头套分罔;3、通过移出机构将装有轧辊装配的立辊机架整体移出到轧制线外;4、在轧制线外拆除旧的轧辊装配并装入新的轧辊装配;5、通过移出机构反向将装有新辊的立辊机架整体移回到轧制线上,完成换辊。可见,机架固定式换辊需要在立辊轧机的入口侧或出口侧沿轧制线方向有足够的换辊空间才能实现换辊;机架移出式换辊不占用轧制线方向的空间,但移出机架底座相对固定机架占用空间大,导致立辊轧机与前后设备之间间距较大。某些特殊钢生产需要水平轧机与立辊轧机交替布置,如扁钢车间采用5机架可逆连轧精轧机,水平轧机采用四辊轧机,5机架为平立平立平布置,并要求机架间距十分紧凑, 以获得好的产品质量。在此紧凑布置要求下,若立辊轧机采用下传动型式,多机架可逆连轧实现紧凑布置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下传动式立辊轧机因维护困难等原因不被大多用户接受;若采用传统的上传动式立辊轧机,因机架间距十分紧凑,立辊换辊无法用传统的换辊方式实现换辊(除非加大机架间距)。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新型上传动立辊轧机,通过改进传统上传动式立辊轧机的结构,以实现多机架可逆连轧紧凑布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新型上传动立辊轧机,所述立辊轧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立辊机架,所述立辊机架上安装有立辊,所述立辊的上方设置有传动支架,所述传动支架上设置有传动电机和减速机,所述传动电机和减速机通过万向接轴与立辊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的下方设置有用于使万向接轴与立辊相脱离的脱离机构,所述立辊机架上还设置有侧移机构,所述侧移机构用于使立辊沿机架的两侧移动。进一步,所述用于使万向接轴与立辊相脱离的脱离机构为接轴托架,所述接轴托架设置在两个万向接轴的中部,所述接轴托架通过立辊上方的传动支架连接支撑;所述接轴托架的下端部沿外圆方向设置有凸台结构,用于托起万向接轴下部上下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改进传统上传动式立辊轧机的结构,相对传统固定机架的上传动立辊轧机,本技术的立辊轧机取消了机架与传动装置间的立柱,传动装置利用与之配合的水平轧机牌坊进行支撑,同时,将接轴托架安装在机架中间,为机架两侧留出了换辊空间,本技术的立辊轧机能够实现多机架可逆连轧紧凑布置和快速换辊。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立辊轧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布置方式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换辊方法的吊装操作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换辊方法的吊装操作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新型上传动立辊轧机,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立辊机架3,立辊支架3上安装有立辊4。立辊4的上方设置有传动支架7,传动支架7上设置有传动电机9和减速机8,传动电机9和减速机8通过万向接轴6、万向接轴的扁头套6b与立辊装配4连接,减速机8的下方设置有用于使万向接轴的扁头套6b与立辊装配4相脱离的脱离机构,本实施例中,立辊4为两根,对称设置在脱离机构的两侧。在立辊支架上还设置有侧移机构,侧移机构用于使立辊装配4沿立辊机架3向传动侧或操作侧移动,该机构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立辊支架的中间位置。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技术中用于使万向接轴与立辊相脱离的脱离机构为接轴托架5,所述接轴托架5设置在两个万向接轴6的中部,所述接轴托架5通过立辊上方的传动支架连接支撑;所述接轴托架5的下端部沿外圆方向设置有凸台结构,用于托起万向接轴的扁头套6b上下移动,。进一步,所述侧移机构设置在立辊机架的传动侧和操作侧,每侧侧移机构由侧移传动加和立辊平衡2b组成,侧移传动分电动、全液压或电动+液压三种形式,用于驱动立辊在立辊机架内移动;立辊平衡通过两个平衡液压缸或两个平衡锁紧缸实现,用于消除侧移传动中的间隙。本技术的新型轧机采用了新型的布置方式,该布置方式的布置对象包括至少一台前述的立辊轧机和至少两台水平轧机,立辊轧机布置在两台水平轧机之间,立辊轧机的传动支架安装在前后水平轧机的顶部,利用前后水平轧机的牌坊支撑立辊轧机的传动电机和减速机。相对传统固定机架的上传动立辊轧机,本技术的新型立辊轧机取消了机架与减速箱间的立柱,传动装置利用前后水平轧机牌坊支撑,同时,将接轴托架安装在机架中间,为机架两侧留出了换辊空间。事实上,立辊轧机两侧的设备不仅限于水平轧机,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设备。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该布置方式的布置对象包括三台水平轧机和两台立辊轧机,并按照水平一立式一水平一立式一水平的方式进行布置。如图3、图4所示,图中的10为吊具,本技术的新型立辊轧机的换辊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侧移装置将轧辊装配移到中间的接轴托架位置;2)接轴托架将万向接轴的扁头套向上托起,使轧辊装配与万向接轴的扁头套分罔;3)通过侧移装置反向将轧辊移到立辊机架两侧的换辊起吊位置;4)从与轧制线垂直方向的传动侧或操作侧运来吊具吊起轧辊装配,使轧辊装配脱离立辊机架;5)轧辊装配脱离立辊机架后,吊具沿轧制线垂直方向的传动侧或操作侧向外移动,吊走轧辊;6)新的轧辊装配按上述步骤依照相反的顺序装入,即利用吊具吊起新的轧辊装配并沿轧制线垂直方向侧移到换辊吊入位,将轧辊吊入机架;新的轧辊装配吊入机架后,通过侧移装置将新的轧辊装配移到立辊机架中间的接轴托架位置;操作接轴托架使万向接轴的扁头套向下移动,使新的轧辊装配的扁头插入万向接轴的扁头套中,通过侧移装置将新轧辊移出立辊机架中间的接轴托架位置,完成换辊。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新型上传动立辊轧机,所述立辊轧机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立辊机架,所述立辊机架上安装有立辊,所述立辊的上方设置有传动支架,所述传动支架上设置有传动电机和减速机,所述传动电机和减速机通过万向接轴与立辊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的下方设置有用于使万向接轴与立辊相脱离的脱离机构,所述立辊机架上还设置有侧移机构,所述侧移机构用于使立辊沿机架的两侧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王勤李宏图熊建成余海蒋周强李晋李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