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驱动式发光二极体网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7991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驱动式发光二极体网络,涉及发光二极体网络领域,减小误差不断累积造成的亮度不均。包含有一交流电源、电路网及多个发光二极体,其中,交流电压源与电路网的电性耦接,而电路网是由数条子电路以并联方式所组成的,而每一条子电路适当处布设有至少二个以上的发光二极体,且使上述二相邻发光二极体的极向呈反向串联连接,并于上述二相邻暨极向反向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体之间布设有引导线,主要应用于发光二极体网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体网络,特别是关于一种以交流(AC)驱动用的发光二极体网络。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体(Light Emitting Diode, LED)与一般二极体的结构相同,即在半导体基板上具有一 N型区及一 P型区。N型区与P型区交界处形成一 PN接面,在PN接面形成的瞬间,N型区中的多数载子(电子)会向P型区扩散;P型区中的多数载子(电洞)会向N型区扩散,此外,N型区中的少数载子(电洞)会向P型区漂移,P型区中的少数载子(电子) 会向N型区漂移,扩散及漂移的电子电洞在PN接面附近结合,形成一空乏区(cbpletion region) 0 N型区中空乏区的电性为正,P型区中空乏区的电性为负,形成一电位障,二极体达平衡状态。对LED加入顺向偏压而跨越电位障时,P型区的多数载子(电洞)会往N型区移动,而N型区的多数载子(电子)则往P型区移动,电子与电洞在PN接面的空乏区复合,此时,因电子由高能阶回到低能阶,释放出光子,产生可见光。LED具有环保节能的特性,已广泛运用于,例如路灯、照明、大型广告看板、背光模组…等各种产品上。一般LED运用于照明光源的用途时,为了达到照明稳定的目的,通常需要透过一整流器(AC/DC),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光源才能稳定发光,然而,整流器的体积大,携带不易。因此,现有技术中,璨圆光电于2005年提出的「发光二极体元件及其驱动方法」台湾专利申请案,其公告号为1257185。请参考本案第1图,即台湾1257185专利的图2,并配合其说明书的描述「本技术的发光二极体元件的驱动方法系用于驱动一发光二极体元件210。其中,发光二极体元件210具有一第一发光单元212与一第二发光单元214,且第一发光单元212系与第二发光单元214反向并联。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212与第二发光单元214可形成于同一基板上,或形成于不同基板上。…发光二极体元件210系具有两个连接端分别连接至电源Vl与电源V2,…一较佳方式例如为将电源 V2接地,并将电源Vl输入交流电的电流源或电压源。…当发光二极体元件210接收正极性驱动讯号(+)时,则第一发光单元212处于顺向偏压而发出第一光线,且第二发光单元214 处于逆向偏压而不发光。当发光二极体元件210接收负极性驱动讯号(-)时,则第二发光单元214处于顺向偏压而发第二光线,且第一发光单元212处于逆向偏压而不发光。因此, 第一发光单元212与第二发光单元214得以…交替地发出第一光线以及第二光线。」另外,工研院于2008年提出的「具保护电路的发光二极体装置」台湾专利申请案, 其公开号为200952202。请参考本案第2图,即台湾200952202专利申请案的图1,并配合其说明书的描述「具保护电路的发光二极体装置包含至少一发光二极体11、一保护电路12 及一电压源13,其中,发光二极体11系为一交流发光二极体(AC-LED),保护电路12系包含至少一具双向特性的二极体121,此具双向特性的二极体121系为一具双向特性的n-p-n型齐纳二极体或为一具双向特性的Pnp型齐纳二极体。此保护电路12系与发光二极体11并联,电压源13系与保护电路12及发光二极体11电性耦接,此电压源13系提供一工作电压予发光二极体11及保护电路12,上述的电压源13系为一交流电压源。因本技术的发光二极体11系利用电压源13所提供的交流电压驱动,故当此交流电压产生突波,亦即有过电压的产生时,则因过电压而产生的过电流系流向保护电路12而不流向发光二极体11,借此以保护发光二极体11不因过电流而损坏,又因本技术所采用的二极体121均具备双向特性,故可不考虑正负电压的连结关系,减少电路设计上的困难。」由以上两个前案,可看出现有技术中,一般交流驱动的LED系以两个LED反向并联,两两一组的方式连接。此外,因为LED制程过程不均,每颗LED皆会有些许误差,若以现有技术,即LED由第一颗串到最后一颗的方式,误差会不断累积,造成亮度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使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流驱动式发光二极体网络,能够减小误差不断累积,造成的亮度不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使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流驱动式发光二极体网络,其特征在于,包含电路网及多个发光二极体,其中所述电路网由多条子电路并联组成,每一条子电路的预设位置布设有至少两个以上暨极向呈反向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体,所述至少两个以上暨极向呈反向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体之间布设有引导线,所述引导线连结于呈并联状态的任意两子电路上的两相邻极向呈反向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体之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交流驱动式发光二极体网络,由多条子电路以并联方式所组成的电路网,且于每一条子电路适当处布设有至少二个以上暨极向反置串联的发光二极体,并于上述二相邻暨极向反向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体之间布设有引导线,以致使其能达到并联配合串联(或串联配合并联)的方式来避免累计误差的产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交流驱动的LED的连接方式;图2为现有技术中交流驱动的LED及其保护电路的连接方式;图3为本创作的交流驱动式发光二极体网络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流驱动式发光二极体网络,如图3所示,包含有一交流电压源1、电路网2及数个发光二极体30、31、32、33、34、35、36、37、38、39、30'、31'、 32'、33'、34'、35'、36'、37'、38'、39',其中,交流电压源1系与电路网2的电性呈耦接,而电路网2系由数条子电路21、22、23、24、25以并联方式所组成的,而每一条子电路21、22、23、24、25适当处布设有至少二个以上的发光二极体30、31、32、33、34、35、36、 37、38、39、30'、31'、32'、33'、34'、35'、36'、37'、38'、39',且使上述二相邻发光二极体 30、31、32、33、34、;35、36、37、38、39、30'、31'、32'、33'、34'、35'、36'、37'、 38' ,39'的极向呈反向串联连接,并于上述二相邻暨极向反向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体30、 31、32、33、34、35、36、37、38、39、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之间布设有引导线40、41、42、43、44、45、46、47、48 ;又,并联状态下的二子电路21、22 (或 21、23、或21、24、或21、25、或22、23、或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驱动式发光二极体网络,其特征在于,包含电路网及多个发光二极体,其中:所述电路网由多条子电路并联组成,每一条子电路的预设位置布设有至少两个以上暨极向呈反向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体,所述至少两个以上暨极向呈反向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体之间布设有引导线,所述引导线连结于呈并联状态的任意两子电路上的两相邻极向呈反向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体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隆
申请(专利权)人:汇隆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