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外壳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27920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外壳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形成至少一壳外膜。形成至少一壳本体。将壳外膜与壳本体相互定位。利用一熔接处理,将壳外膜及壳本体加以接合。熔接处理包含以一非实体接触的方式提供能量至壳外膜及壳本体的预定相接合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电池外壳制造方法,尤其关于一种能够减少电池外壳变形,突破外观不良瓶颈并提高产能的电池外壳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常使用一种模内薄膜(in-mold film、IMF)法,来制造电池外壳。模内薄膜法包含有一插入注模步骤(insert mold step),或称为射出步骤 (injection step) 0图1显示现有的的示意图。图2显示利用一模具进行模内薄膜法的插入注模步骤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依据模内薄膜法包含以下步马聚ο步骤S02 预先形成一壳外膜111。步骤S04 如图2所示,将壳外膜111置入于一模具120所界定的模穴 (moldcavity)中。一般而言,模具120包含上模具121及下模具122,而上模具121及下模具122两者其一具有一注入口,图2所示为下模具122具有一注入口,注入口连通于上模具 121及下模具122所界定出的模穴123。模具120的模穴必须特别订制成同时具有壳外膜 111的形状;以及壳本体112的形状,且于步骤S04中,更于上模具121形成有静电,以便于利用静电吸附方式将壳外膜111吸附于上模具121。步骤S06 以挤压方式将熔融的塑胶料从注入口注射入模穴123。步骤S08 冷却熔融的塑胶料使其固化,以形成壳本体112。步骤SlO 分开上模具121及下模具122,即可形成壳外膜111与壳本体112互相接合的电池外壳110。然而,现有的电池外壳110的制造方法还具有以下缺点。1. IMF制程-制程复杂繁复,容易影响生产良率。2.变形问题-插入铸模(In-mold)制程,是在高压及高温下进行,壳外膜110接触熔融的塑胶料后容易变形。3.外观问题-电池外壳110的外观会有应力痕,此为物理原理的现象不易克服。4.模具设计-模穴123的形状以及注入口的位置,皆需要配合壳外膜110的形状, 因此模具设计难度高。5.难以控制的变形设计-由于壳外膜110及壳本体112为不同的个体,且有时会使用相异的材质,此两种元件因形状、体积大小及材质等的不同,而具有不同收缩率,因此难以控制电池外壳110的变形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电池外壳变形的电池外壳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制造成本的电池外壳制造方法。为了达到上述实施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包含以下步骤。形成至少一壳外膜。形成至少一壳本体。将壳外膜与壳本体相互定位。利用一熔接处理,将壳外膜及壳本体加以接合,且熔接处理包含以一非实体接触的方式提供能量至壳外膜及壳本体的预定相接合的位置,以接合壳外膜与壳本体。较佳的情况是,壳外膜及壳本体的预定相接合的位置为壳外膜及壳本体的局部区域。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熔接处理包含超音波接合方法、激光接合方法或热熔接合方法。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将壳外膜与壳本体相互定位的步骤是以非利用静电吸附的方式来进行。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将壳外膜与壳本体相互定位的步骤包含利用一黏胶将壳外膜贴于壳本体。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形成至少一壳外膜的步骤,包含以下步骤图样化步骤,是形成一图样于壳外膜;成形步骤,使壳外膜形成一预定立体形状;以及裁切步骤,对壳外膜进行裁切,形成配合壳本体的形状。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形成至少一壳外膜的步骤,包含以下步骤图样化步骤,是形成一图样于壳外膜;以及成形步骤,使壳外膜形成一预定立体形状。且于完成熔接处理的步骤之后,更包含裁切步骤,对壳外膜进行裁切,形成配合壳本体的形状。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包含以下步骤。提供一壳外膜。提供一壳本体。以非利用静电吸附的方式将壳外膜与壳本体相互定位。利用一熔接处理,将壳外膜及壳本体加以接合,且熔接处理包含以超音波接合方法、激光接合方法及热熔接合方法其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提供能量至壳外膜及壳本体的预定相接合的位置,以接合壳外膜与壳本体。依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是分别形成壳外膜及壳本体后,再利用一熔接处理,将壳外膜及壳本体加以接合,因此能够使用设计较简单成本较便宜的模具来成型壳本体,减少电池外壳的制造成本。而且,于壳本体成型时,壳本体为独立射出成型的单独元件,更易确保成型后的电池外壳的变形控制。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显示现有的的示意图。图2显示利用一模具进行模内薄膜法的插入注模步骤的示意图。图3A 3D显示依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的示意图。图4显示图3D的电池外壳中沿AA,线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壳外膜110电池外壳111壳外膜112壳本体120 模具121上模具122下模具123 模穴210电池外壳211壳外膜212壳本体213接合结构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3A 3D显示依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的示意图。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包含以下步骤。如图3A所示,步骤S22 形成一壳外膜211 (Fi Im)。如图郎所示,步骤524:形成一壳本体212(01%)。壳本体212可以利用射出成型来加以形成,且于形成壳本体212的步骤中,壳本体212不需另外考虑与壳外膜211接触, 因壳本体与壳外膜的接合是另外采用熔接作业以处理,因此无需如现有技术般受限于设计注胶射入口的适当位置,可以依据壳本体212的形状,决定用以成型壳本体212的模具(未图示)其注入口的位置。因现有技术必须同时考虑壳本体212与壳外膜211间的接合关系来决定模具的注入口的位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步骤SM所需的模具的设计较为简单,造成模具的成本较为便宜。再者,于壳本体212成型时,因壳本体212与壳外膜211 不在同一模腔中射出成型,较不易造成壳外膜211的变形。此外,当步骤S24失败时,仅需舍弃损坏的壳本体212。相较于现有技术,需要同时舍弃壳本体212以及与其接合在一起的壳外膜211,依据本实施例,制造良率较高,较省成本。如图3C所示,步骤S26 将壳外膜211与壳本体212相互定位。于一实施例中,可以为将壳外膜211定位于壳本体212上。于一实施例中,可以利用黏胶将壳外膜211贴于壳本体212上。于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于壳本体212上设有第一定位结构,壳外膜211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第一定位结构及第二定位结构(未图标)的形状及位置互相配合,借以使壳外膜211定位于壳本体212,更具体而言,第一定位结构及第二定位结构其一可以为凹口,其另一则为凸块,且该凹口及该凸块的形状及位置互相配合。于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利用一定位台(未图示),此定位台上设有一定位壁面,此定位壁面具有电池外壳110的至少一侧边的形状,并将壳本体212及壳外膜211的该至少一侧边抵靠于此定位壁面上。定位的方式为于此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能依上述揭示内容加以修改,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上述定位方式。于现有技术中,使壳外膜211定位于上模具121时采用静电吸附的方式,但静电吸附的技术,容易吸附灰尘而造成产品质量不良。若将射出成型装置设于无尘室内,模具虽然较不易吸附灰尘,在无尘室中制造电池外壳210会提高生产成本。因此于一实施例,步骤S26能够以非利用静电吸附的方式来进行。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的制造方法包含:形成一壳外膜;形成一壳本体;将该壳外膜与该壳本体相互定位;利用一熔接处理,将该壳外膜及该壳本体加以接合,其中该熔接处理包含:以一非实体接触的方式提供能量至该壳外膜及该壳本体的预定相接合的位置,以接合该壳外膜与该壳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沛然
申请(专利权)人:新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