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2030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其中,通过去除被视为显示器产品所必需的某些机壳和/或装置盖部件,可以将显示装置的厚度最小化,并且可以防止发生静电缺陷,从而提高对静电的耐受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下基板,其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多个数据焊盘部,其形成在非显示区域的一侧区域;多个电路薄膜,各个电路薄膜包括输入焊盘部和输出焊盘部,输出焊盘部布置在数据焊盘部上;接地线,其形成在非显示区域的下基板上,以环绕除了数据焊盘部以外的显示区域的轮廓部分;以及上基板,其结合至除了非显示区域的所述侧区域以外的下基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其中,可以将显示装置的厚度最小化,并且通过去除被视为显示器产品所必需的某些外壳和/或装置盖部分可以防止静电缺陷的发生,从而提高对静电的耐受性。
技术介绍
最近,开发了可以减小被视为阴极射线管的缺点的重量和体积的各种平板显示装置。虽然已经积极地研究了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面板、场发射显示装置以及发光显示装置的平板显示装置,但是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其量产工艺、驱动装置的简易化和高画质的优势而受到极大的注意。最近,随着在平板显示装置的工艺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可以吸引消费者的在产品的设计方面的研发需求格外受到极大的关注。在该方面,已经做出努力将显示装置的厚度最小化(变轻薄),并且具有增加的美感的设计的需要逐渐地增长,以通过吸引消费者的美感来促进消费者购买的。然而,开发用于将显示装置轻薄化或增加显示装置的美感的设计的方式为按照原来的样子接受用于显示装置的元件,同时修改这些元件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在将显示装置轻薄化和开发新的设计中存在限制。例如,根据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必然需要下壳和上壳,以容纳显示面板和背光单元。而且,为了使例如笔记本电脑、监视器、移动装置和电视的液晶显示装置产品足够坚固,还使用单独的前装置盖和后装置盖。通过这种方式,除了下壳和上壳以外,由于必须使用前装置盖和后装置盖,因此,限制了对液晶显示装置产品的厚度的减小或对液晶显示装置的设计的修改。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针对显示面板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其基本上避免了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或缺陷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优势是提供了显示面板和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其中,通过去除被视为显示器产品所必需的某些机壳和/或装置盖部件,可以将显示装置的厚度最小化, 并且可以防止发生静电缺陷,从而提高对静电的耐受性。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的及特征一部分将在以下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一部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在研读以下内容后变得清楚,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获知。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本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且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致,如这里所具体实施和广泛描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包括下基板,其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多个数据焊盘部,其形成在非显示区域的一侧区域;多个电路薄膜,各个电路薄膜包括输入焊盘部和输出焊盘部,输出焊盘部布置在数据焊盘部上;接地线,其形成在所述下基板的所述非显示区域上,以环绕除了数据焊盘部以外的显示区域的轮廓部分;以及上基板,其结合至除了非显示区域的所述侧区域以外的下基板。 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显示单元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下基板,其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多个数据焊盘部,其形成在非显示区域的一侧区域;多个电路薄膜,各个电路薄膜包括输入焊盘部和输出焊盘部,输出焊盘部布置在数据焊盘部上;接地线,其形成在所述下基板的所述非显示区域上,以环绕除了数据焊盘部以外的显示区域的轮廓部分;以及上基板,其结合至除了非显示区域的所述侧区域以外的下基板。显示装置还包括引导架,其支撑显示单元;以及后装置盖,其接合至引导架,所述后装置盖支撑引导架。 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具有以下优点。首先,省略了被视为一般的显示装置所必需的下壳和上壳,可以将显示装置的厚度最小化。其次,由于接地线形成在除了非显示区域的一部分以外的下基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以环绕显示区域,通过接地线可以提高对静电的耐受性,由此可以防止发生由上壳的省略导致的静电缺陷。应该理解,对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概述和以下详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旨在对所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到本申请中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这些附图例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的立体图;图2是例示沿着图1的线A-A的截面的截面图;图3是例示在图1中例示的显示面板和面板驱动器的平面图;图4是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5是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并且图6是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实例在附图中例示出。尽可能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部件。图1是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的立体图,并且图2是例示沿着图1的线A-A的截面的截面图。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100、引导架200、后装置盖300和前装置盖400。显示单元100包括显示面板110、面板驱动器120和背光单元130。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110包括下基板112、多个数据焊盘部DPPl、DPP2和DPP3、接地线114和上基板116。下基板112包括显示区域AA (或者称为有源区)和设置在显示区域AA的轮廓部分的非显示区域。通过除了下基板112的边缘部分以外的其它部分来定义显示区域AA,以显示预定的图像。为此,显示区域AA包括形成在每个通过在多条选通线GL和多条数据线DL之间的交叉来定义的像素区域内的多个像素P。各个像素P包括连接至选通线GL和数据线DL的薄膜晶体管(未示出)、连接至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电极和靠近像素电极而形成的公共电极,其中,将公共电压施加至公共电极。此时,根据液晶层的驱动模式,可以将公共电极形成在上基板116。下基板112通过形成与公共电压的次级电压和施加至各个像素P的数据信号相对应的电场来控制液晶层的透光率。通过下基板112的边缘部分来定义非显示区域,以与显示区域AA的轮廓部分相对应。多个数据焊盘部DPP1、DPP2和DPP3分别以预定的间隔形成在非显示区域上,并且它们各自包括多个电连接至多条数据线DL的数据焊盘DP。在这种情况下,多个数据焊盘部 DPP1、DPP2和DPP3中的各个数据焊盘部具有连接至N条数据线DL的N个数据焊盘DP。将多个数据焊盘DP中的各个数据焊盘电连接至面板驱动器120,并且将从面板驱动器120提供的数据信号提供至对应的数据线DL。接地线114形成在非显示区域中,以围绕除了非显示区域上的形成有多个数据焊盘部DPP1、DPP2和DPP3的部分以外的下基板的轮廓部分,从而提高了对外部产生的静电的耐受特征并防止静电缺陷的发生。为此,接地线114包括多条第一接地线11 和第二接地线 114b。多条第一接地线11 中的各条接地线形成在非显示区域之上,并且形成在各个数据焊盘部DPP1、DPP2和DPP3之间。通过多个数据焊盘部DPP1、DPP2和DPP3中的各个数据焊盘部将接地电源从面板驱动器120提供至多条第一接地线11 中的各条接地线。为此,第一数据焊盘部DPPl和最后一个数据焊盘部DPP3各自还包括连接至与其一侧邻近的第一接地线IHa的第一接地焊盘以及连接至第二接地线的第二接地焊盘。除了第一数据焊盘部DPPl和最后一个数据焊盘部DPP3以外的其它数据焊盘部DPP2还包括连接至与该数据焊盘部DPP2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下基板,其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多个数据焊盘部,其形成在所述非显示区域的一侧区域;多个电路薄膜,各个电路薄膜包括输入焊盘部和输出焊盘部,所述输出焊盘部布置在所述数据焊盘部上;接地线,其形成在所述下基板的所述非显示区域上,以环绕除了所述数据焊盘部以外的所述显示区域的轮廓部分;以及上基板,其接合至除了所述非显示区域的所述侧区域以外的所述下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映助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