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铰接式装载机的单液压缸转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9552 阅读:3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劳动强度低、作业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用于铰接式装载机的单液压缸转向机构。它包括前架、与前架相互铰接的后架、设于前架与后架之间的转向油缸,所述转向油缸为单出杆油缸,所述前架上设有耳环,所述耳环与转向油缸前端部相互铰接,所述后架与转向油缸尾端部相互铰接,所述后架上设有前架转角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铰接式装载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铰接式装载机的单液压缸转向机构
技术介绍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港口、建筑、水电、公路、铁路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等优点。转向机构是装载机转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装载机转向特性和操纵稳定性的最关键部件之一。目前采用铰接式机构的轮式装载机的转向方式主要有机械式转向,液压助力式转向以及全液压转向。机械式转向机构虽然结果简单,但机械转向单靠人力操纵,操作者劳动强度较大,且在大型工程中完全靠人力完成转向操纵是十分困难的。因此,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液压助力或全液压转向机构。液压助力或全液压转向机构减轻了驾驶员的疲劳强度, 使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作业。现有的铰接式装载机采用的液压助力或全液压转向装置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和转向油缸,前车架和后车架经铰轴相铰接,后车架一侧或两侧设有转向油缸,转向油缸经伸缩杆与前车架相铰接,装载机转向时,是通过转向油缸上的伸缩杆的伸缩,前支架以铰轴为中心旋转,进而带动前轮转向。申请号为03270923. 4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小装载机的全液压转向装置,其主要特征为在全液压转向器上安装有方向盘,全液压转向器通过管路分别与转向油缸和一单路稳定分流阀连接。其不足之处在于装载机的转向半径大,不能满足作业场地窄小以及小型厂矿企业装载的需要。申请号为200820020378. 3公开了一种带有后轮转向的装载机,其主要特征为在前车架和后车架分别设置转向油缸。虽然使转向角度增大,转向半径减小,但是双转向液压缸的设置增大了整车转向机构的复杂程度,而且助力油缸的成本高,致使整车的造价也变高。技术内容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劳动强度低、作业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用于铰接式装载机的单液压缸转向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包括前架、与前架相互铰接的后架、设于前架与后架之间的转向油缸, 所述转向油缸为单出杆油缸,所述前架上设有耳环,所述耳环与转向油缸前端部相互铰接, 所述后架与转向油缸尾端部相互铰接,所述后架上设有前架转角限位。作为优选,所述前架左右最大转动角度均为43. 5° M°,所述前架与后架铰接点与转向油缸尾端部铰接点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3° M°,所述前架与后架铰接点与转向油缸耳环铰接点连线与前架中心线的夹角为70° 86°。作为优选,所述前架左右最大转动角度均为,所述前架与后架铰接点与转向油缸尾端部铰接点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所述前架与后架铰接点与转向油缸耳环铰接点连线与前架中心线的夹角为86°。作为优选,所述前架左右最大转动角度均为43. 5°,所述前架与后架铰接点与转向油缸尾端部铰接点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3°,所述前架与后架铰接点与转向油缸耳环铰接点连线与前架中心线的夹角为79°。作为优选,所述前架左右最大转动角度均为43. 78°,所述前架与后架铰接点与转向油缸尾端部铰接点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3°,所述前架与后架铰接点与转向油缸耳环铰接点连线与前架中心线的夹角为7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与有益效果1、劳动强度低、作业效率高。本技术采用了液压转向结构,相对于机械式转向结构,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程的作业效率。2、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本技术采用了单个转向液压缸,相对于两个液压缸实现转向而言,使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成本更低。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一包括前架1、与前架1相互铰接的后架2、 设于前架ι与后架2之间的转向油缸3,转向油缸3为单出杆油缸,前架1上设有耳环,耳环与转向油缸3前端部相互铰接,后架2与转向油缸3尾端部相互铰接,后架2上设有前架转角限位5,前架1左右最大转动角度C均为,前架1与后架2铰接点10与转向油缸 3尾端部铰接点11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A为,前架1与后架2铰接点10与转向油缸 3耳环铰接点12连线与前架1中心线13的夹角B为86°。优选实施例二 基本结构与优选实施例一相同,所不同的是前架1左右最大转动角度C均为43. 5°,前架1与后架2铰接点10与转向油缸3尾端部铰接点11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A为43°,前架1与后架2铰接点10与转向油缸3耳环铰接点12连线与前架1 中心线13的夹角B为79°。优选实施例三基本结构与优选实施例一相同,前架1左右最大转动角度C均为 43. 78°,前架1与后架2铰接点10与转向油缸3尾端部铰接点11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A 为43°,前架1与后架2铰接点10与转向油缸3耳环铰接点连线12与前架1中心线13的夹角B为70°。以上三种优选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分别对应于型号HT25J、HT35J、HT50J,当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几种形式,针对不同型号的装载机可应用不同的优化类型。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铰接式装载机的单液压缸转向机构,包括前架、与前架相互铰接的后架、设于前架与后架之间的转向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油缸为单出杆油缸,所述前架上设有耳环,所述耳环与转向油缸前端部相互铰接,所述后架与转向油缸尾端部相互铰接,所述后架上设有前架转角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铰接式装载机的单液压缸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左右最大转动角度均为43. 5° ,所述前架与后架铰接点与转向油缸尾端部铰接点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3° M°,所述前架与后架铰接点与转向油缸耳环铰接点连线与前架中心线的夹角为70° 8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铰接式装载机的单液压缸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左右最大转动角度均为,所述前架与后架铰接点与转向油缸尾端部铰接点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所述前架与后架铰接点与转向油缸耳环铰接点连线与前架中心线的夹角为8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铰接式装载机的单液压缸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左右最大转动角度均为43. 5°,所述前架与后架铰接点与转向油缸尾端部铰接点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3°,所述前架与后架铰接点与转向油缸耳环铰接点连线与前架中心线的夹角为79°。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铰接式装载机的单液压缸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左右最大转动角度均为43. 78°,所述前架与后架铰接点与转向油缸尾端部铰接点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3°,所述前架与后架铰接点与转向油缸耳环铰接点连线与前架中心线的夹角为7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劳动强度低、作业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用于铰接式装载机的单液压缸转向机构。它包括前架、与前架相互铰接的后架、设于前架与后架之间的转向油缸,所述转向油缸为单出杆油缸,所述前架上设有耳环,所述耳环与转向油缸前端部相互铰接,所述后架与转向油缸尾端部相互铰接,所述后架上设有前架转角限位。本技术适用于铰接式装载机。文档编号B62D5/06GK202089106SQ20112011695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4日专利技术者程广捷, 蒋光明 申请人:浙江濠泰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铰接式装载机的单液压缸转向机构,包括前架、与前架相互铰接的后架、设于前架与后架之间的转向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油缸为单出杆油缸,所述前架上设有耳环,所述耳环与转向油缸前端部相互铰接,所述后架与转向油缸尾端部相互铰接,所述后架上设有前架转角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光明程广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濠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