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大轴重通用敞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5385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大轴重通用敞车,属于铁路车辆技术领域。它包括车体、转向架、制动装置和车钩缓冲装置;车体由底架、侧墙、侧开门、下侧门和端墙构成;底架由端梁、枕梁、横梁、侧梁、纵梁、中梁、底板构成;在中梁与枕梁交叉处安装整体上心盘;整体上心盘与中梁间由拉铆钉连接,在端梁与中梁交叉处安装整体冲击座。本发明专利技术优化了车辆的结构,降低了车辆的自重,增加了车辆的载重,使车辆具有更高的均布承载能力以及集载能力,提高了车辆使用的可靠性。提高了车辆的有效利用率和运能。适合装运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以及钢铁、木材、机械设备和集装箱等散装或箱装货物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车辆,尤其是敞车,属于铁路货车制造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敞车主要用于装运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以及钢铁、木材、机械设备等散装货物或集装箱等箱装货物。现有的货车受到载重及货物类型的限制,各类货物需要专用的货车,通用性较差,车厢空间利用率不高,不能满足市场运量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铁路货车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用型敞车。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铁路大轴重通用敞车,包括车体、转向架、制动装置和车钩缓冲装置;车体由底架、侧墙、侧开门、下侧门和端墙构成;底架由端梁、枕梁、横梁、侧梁、纵梁、中梁、底板构成;在中梁与枕梁交叉处安装整体上心盘;整体上心盘与中梁间由拉铆钉连接,在端梁与中梁交叉处安装整体冲击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车辆载重80t,较C70型通用敞车增加了 10t,单车运量提高了 14.3%,容积 92m3,较C70型通用敞车容积增加了 15m3,同时除能满足装运一般通用散装货物外,也可满足定尺寸货物的装运需要,且集载能力达40t,具有较强的适应性。2、侧墙与端墙均采用外置板柱式结构,侧横带与端横带连接形成环形受力结构, 提高了车辆的整体刚度。3、车辆结构广泛采用S450EW高耐蚀型耐候钢,车门门板采用T4003不锈钢,在保证车辆的整体刚度和强度的同时,降低了车辆的腐蚀速率,减少了因腐蚀造成的故障。4、采用新型下侧门结构、T字型锻造折页,加高加宽的侧柱内补强座,二级闭锁式搭扣,提高车门的整体刚度,减少下侧门故障。5、取消横梁上盖板,实现车辆的轻量化设计。总之,优化了车辆结构,降低了自重,增加了载重,使车辆具有更高的均布承载能力以及集载能力,提高了车辆使用的可靠性。提高了车辆的有效利用率及运能。适应列车动力集中牵引万吨的要求。该车除能满足人工装卸外,还能适应翻车机等机械化卸车作业, 并能适应解冻库的要求。用于装运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以及钢铁、木材、机械设备和集装箱等散装或箱装货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底架1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侧墙3结构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端墙8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下侧门6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侧开门4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及编号1-底架,1. 1-端梁,1. 2-底板,1. 3-枕梁,1. 4_中梁,1. 5_纵梁,1. 6-横梁,1. 7-侧梁,1. 8-整体上心盘;2-转向架;3-侧墙,3. 1-下侧板,3. 2-侧柱,3. 3_下横带,3. 4_上横带,3. 5-侧柱内补强座,3. 6-上侧板,3. 7_栓结座,3. 8_挂钩,3. 9-上侧梁;4-侧开门,4. 1-折页,4. 2-侧开门拉铆钉,4. 3-侧门板,4. 4-上门锁机构,4. 5-下门锁机构;5-制动装置;6-下侧门,6. 1-折页座,6. 2-下侧门板,6. 3_下侧门折页,6. 4_搭扣7-车钩缓冲装置;8-端墙,8. 1-角部加强铁,8. 2-上端梁,8. 3_端板,8. 4_角柱,8. 5-端横带,8. 6-扶手,8. 7_通长踏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7,铁路大轴重通用敞车,包括车体、转向架2、制动装置5和车钩缓冲装置7 ;车体由底架1、侧墙3、侧开门4、下侧门6和端墙8构成;底架1由端梁1. 1、枕梁1. 3、 横梁1. 6、侧梁1. 7、纵梁1. 5、中梁1. 4、底板1. 2构成;在中梁1. 4与枕梁1. 3交叉处安装整体上心盘1. 8 ;整体上心盘1. 8与中梁1. 4间由拉铆钉连接,在端梁1. 1与中梁1. 4交叉处安装整体冲击座1.9。侧墙3为外置板柱式结构,包括下侧板3. 1、上侧板3. 6、侧柱3. 2和侧柱内补强座 3. 5 ;下侧板3. 1上端设有下横带3. 3,上侧板3. 6中部设有上横带3. 4,上侧板3. 6上端设有上侧梁3. 9 ;上侧梁3. 9上设有栓结座3. 7及挂钩3. 8。端墙8为外置板柱式结构,包括端板8. 3、角柱8. 4、上端梁8. 2和端横带8. 5 ;端墙8下部设有通长踏板8. 7 ;上端梁8. 2与上侧梁3. 9交点处组焊角部加强铁8. 1,端墙8 上设有扶手8. 6。侧开门4为对开式,位于侧墙3的中部两侧柱3. 2之间;包括侧门板4. 3、上门锁机构4. 4、下门锁机构4. 5以及折页4. 1,折页4. 1通过侧开门拉铆钉4. 2 一端安装于侧柱 3. 2上,另一端焊接于侧门板4. 3上,上门锁机构4. 4安装于侧门板4. 3上,下门锁机构4. 5 安装于侧梁1.7上。下侧门6为上翻式,安装于侧墙3的下侧板3. 1上,包括下侧门板6.2、折页座6. 1、 下侧门折页6. 3以及搭扣6. 4,搭扣6. 4安装在侧梁1. 7上,折页座6. 1安装于下横带3. 3 上,下侧门折页6. 3 一端安装在折页座6. 1上,另一端位于搭扣6. 4内。中梁1. 4为冷弯帽形钢,侧梁1. 7为冷弯槽钢,横梁1. 6由下盖板及两块腹板组焊构成(取消传统结构的横梁上盖板,实现车体的轻量化设计,下盖板采用大圆弧结构);枕梁1. 3由上、下盖板及两块腹板组焊构成(构成变截面双腹板箱形结构,上、下盖板均采用大圆弧结构);纵梁1. 5为冷弯槽钢。侧柱3. 2为冷弯帽形钢,下横带3. 3、上横带3. 4为冷弯槽钢,上侧梁3. 9为冷弯矩形钢管,侧柱内补强座3. 5为组焊结构,位于侧墙3内部,沿纵向方向与下侧门6门孔高度等高,沿横向方向与门孔边缘平齐(门孔上方采用冷弯槽钢补强,可加强下侧门门板的整体刚度)。角柱8. 4为冷弯矩形钢管,端横带8. 5为变截面冷弯矩形钢管,上端梁8. 2为冷弯矩形钢管。下侧门板6. 2为双鼓包结构,下侧门折页6. 3采用T字型锻造折页,搭扣6. 4为二级闭锁式搭扣。转向架2采用27t轴重副构架式径向转向架2。制动装置5采用控制阀与空重车限压阀集成安装,并具有整体防护装置的空气制动机(直径为305mmX254mmni旋压密封式制动缸、不锈钢嵌入式储风缸和双室风缸、调整行程为250mm的ST2-250型双向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KZW-A型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货车脱轨自动制动装置等);采用不锈钢球芯折角塞门和组合式集尘器;采用编织制动软管总成、E型密封圈及配套的法兰接头、尼龙管卡垫、具有防盗功能的制动管吊、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采用不锈钢制动管系及法兰或采用不锈钢冶金制动管及法兰。制动杠杆装用奥-贝球铁衬套、装用止退开口销。制动悬吊件安装螺拴,与螺母间点焊固定。采用NSW型手制动机,其与安装座间采用专用拉铆钉连接;手制动定滑轮与滑轮座采用螺栓、螺母连接。车钩缓冲装置7采用17型车钩和配套的17型锻造钩尾框、合金钢钩尾销和HM_1 新型缓冲器。权利要求1.一种铁路大轴重通用敞车,包括车体、转向架O)、制动装置( 和车钩缓冲装置 (7);车体由底架(1)、侧墙(3)、侧开门(4)、下侧门(6)和端墙(8)构成;底架(1)由端梁 (1.1)、枕梁(1.3)、横梁(1.6)、侧梁(1.7)、纵梁(1.5)、中梁(1. 4)、底板(1.2)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中梁(1.4)与枕梁(1.3)交叉处安装整体上心盘(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大轴重通用敞车,包括车体、转向架(2)、制动装置(5)和车钩缓冲装置(7);车体由底架(1)、侧墙(3)、侧开门(4)、下侧门(6)和端墙(8)构成;底架(1)由端梁(1.1)、枕梁(1.3)、横梁(1.6)、侧梁(1.7)、纵梁(1.5)、中梁(1.4)、底板(1.2)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中梁(1.4)与枕梁(1.3)交叉处安装整体上心盘(1.8);整体上心盘(1.8)与中梁(1.4)间由拉铆钉连接,在端梁(1.1)与中梁(1.4)交叉处安装整体冲击座(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美娜刘映安潘树平王爱民郑欣欣张瑞国陶斌方宝江明星王琰程会霞韩金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