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烁专利>正文

菜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507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菜刀,它属于厨房用具领域,它可以使切菜时省力持拿操作得力,本设计是这样实现的,它包含刀体、刀把,所述刀把前端的刀背处连接一段在筒壁上加工有纵向通缝的筒状物即背套,背套通过通缝夹住刀背。本设计较适用于各种刀体为方形的传统菜刀装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厨房用具领域,具体是指菜刀。技术背景菜刀是每个家庭少不了的一种厨房用具,使用较广的是传统造型的菜刀,它一般由鼓形或方块形的刀把、方形的刀体组成,刀把装置于方形刀体的一角,在刀把和刀体之间有的还配有护套以增强刀把刀体的结合,护套近似筒形,由铁皮卷制,其一端套住刀把的前端,另一端顶住刀体端部。实际上从受力角度来分析,此种结构的刀具比较适合剁而不太适合切,因为剁可以让处在刀体几何中心的重心绕刀把的中心往复震动,这种结构很合理;而切的操作动作刀把的施力位置处在刀体的下边即刀刃的偏上方,被切物承受的压力不是来自正上方,所以比较费力,操作者常常会因为握刀把的手疲劳不得不尽量的向刀背方向移了又移以减轻施力(尽量减小施力点到被切物正上方的距离),但这样又容易让较窄的刀背硌手,当然把刀把装置在刀体的正上方也显然不合理,那样虽然切的动作受力合理了,而剁的动作又失之偏颇,且那样更影响操作者从上向下观察被切物,那么针对这种传统使用的方形菜刀有无较好的方法进行改进来做到既不影响剁又使得切的动作较省力,这个问题显得有必要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菜刀的新的技术方案,它可以较有效地解决菜刀切菜操作时易疲劳不太得力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含刀体、刀把,所述刀把前端的刀背处连接一段在筒壁上加工有纵向通缝的筒状物即背套,背套通过通缝夹住刀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切菜时省力持拿操作得力。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传统菜刀的正视图。图2是一种传统菜刀的俯视图。图3是本设计菜刀的正视图。图4是本设计菜刀的俯视图。各图中,1为刀体,2为护套,3为刀把,4为背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设计作简要举例说明。菜刀是每个家庭少不了的一种厨房用具,使用较广的是传统造型的菜刀,它一般由鼓形的刀把3方形的刀体1组成,刀把装置于方形刀体的一角,在刀把和刀体之间还有护套2以增强刀把刀体的结合,护套近似筒形,由铁皮卷制,其一端套住刀把的前端,另一端顶住刀体,如图1、图2所示,而有些则因刀把为方块状不设置护套。今加工一段筒壁不闭合的筒状物即一有纵向通缝的筒状物背套4,背套通过通缝夹住刀体1右上角处的刀背,背套的右端和护套2的前端连接成一体,如图3、图4所示,当然护套和背套两部分可以先加工成一体,在没有护套的方块状刀把的刀具上则直接装置于刀把前端的刀背处或将此种刀的方块状刀把向刀体延长一段,也同样可以达到本设计的目标;筒形的背套可以是直筒形也可以是筒径不一的斜筒形,筒形的横断面可以是正圆形或非正圆形,背套的长度则以约1/3 的刀体长度为宜,背套4和刀体固接。切菜时持刀手的食指根部和虎口处可以在握攥刀把的同时适当的向刀体中间靠拢,即可以部分的按压在背套4上,背套顶面圆滑的弧状外形可以使施力时手感舒服,而施力点靠向刀体的几何中心也使得切菜省力许多,实践证明这一小小的改造使传统造型的这种菜刀好用不少,值得实施。权利要求1. 一种菜刀,它包含刀体、刀把,其特征是刀把前端的刀背处连接一段在筒壁上加工有纵向通缝的筒状物即背套,背套通过通缝夹住刀背。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菜刀,它属于厨房用具领域,它可以使切菜时省力持拿操作得力,本设计是这样实现的,它包含刀体、刀把,所述刀把前端的刀背处连接一段在筒壁上加工有纵向通缝的筒状物即背套,背套通过通缝夹住刀背。本设计较适用于各种刀体为方形的传统菜刀装置。文档编号B26B3/00GK202088207SQ20112018577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4日专利技术者陈烁 申请人:陈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菜刀,它包含刀体、刀把,其特征是刀把前端的刀背处连接一段在筒壁上加工有纵向通缝的筒状物即背套,背套通过通缝夹住刀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烁
申请(专利权)人:陈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