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紧轮及支承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0858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张紧轮及支承板总成,所述的支承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的调整螺母上开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张紧轮总成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承板上,螺栓与调整螺母上的第一螺纹孔连接,调整螺钉安装在支承板上,并与调整螺母上的第二螺纹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了皮带的调整和张紧,而轮系的其余零部件不需调整、移动,减小发动机整体尺寸,匹配车型更容易,降低对支撑件要求,提高其耐久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中轮系皮带张紧的装置,具体说是一种张紧轮及支承板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在发动机中轮系的调整主要方式是通过直接调整轮系中的压缩机、转向泵总成等的位置实现轮系皮带的张紧。如此布置轮系,压缩机、转向泵总成等零件移动范围大,影响发动机的紧凑性。同时压缩机、转向泵总成等零件的移动,对于其支撑零件的性能, 如强度、变形等,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发动机轮系皮带的张紧,而压缩机、转向泵总成等不需移动的一种张紧轮及支承板总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张紧轮总成、支承板、调整螺钉,所述的支承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的调整螺母上开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张紧轮总成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承板上,螺栓与调整螺母上的第一螺纹孔连接,调整螺钉安装在支承板上,并与调整螺母上的第二螺纹孔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1、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了皮带的调整和张紧,而轮系的其余零部件不需调整、移动,减小发动机整体尺寸,匹配车型更容易;2.降低对支撑件要求,提高其耐久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调整螺母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右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1-图4可知,本技术包括张紧轮总成1、支承板2、调整螺钉4,所述的支承板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8和第二安装孔9,所述的调整螺母5上开有第一螺纹孔6和第二螺纹孔7,张紧轮总成1通过螺栓3固定在支承板2上,螺栓3与调整螺母5上的第一螺纹孔6连接,调整螺钉4安装在支承板2上,并与调整螺母5上的第二螺纹孔连接。本技术本技术的张紧轮及支承板总成,包括张紧轮总成1和支承板2,支3承板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8和第二安装孔9,通过螺栓连接实现张紧轮及支承板总成在发动机总成上的安装;张紧轮总成1通过螺栓3固定在支承板2上,螺栓3与调整螺母5上第一螺纹孔6连接,由此张紧轮总成1与支承板2压紧,支承板2与调整螺母5压紧,进而保证张紧轮总成1与轮系各部件的驱动带轮在发动机轴向的平面度要求。调整螺栓4安装在支承板2上,并与调整螺母5上的第二螺纹孔7连接,通过调整螺栓4的拧紧长度,实现张紧轮总成1位置的改变,从而张紧轮系皮带。权利要求1. 一种张紧轮及支承板总成,包括张紧轮总成(1)、支承板O)、调整螺钉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板( 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8)和第二安装孔(9),所述的调整螺母(5) 上开有第一螺纹孔(6)和第二螺纹孔(7),张紧轮总成(1)通过螺栓(3)固定在支承板(2) 上,螺栓C3)与调整螺母( 上的第一螺纹孔(6)连接,调整螺钉(4)安装在支承板(2)上, 并与调整螺母( 上的第二螺纹孔(7)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张紧轮及支承板总成,所述的支承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的调整螺母上开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张紧轮总成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承板上,螺栓与调整螺母上的第一螺纹孔连接,调整螺钉安装在支承板上,并与调整螺母上的第二螺纹孔连接。本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了皮带的调整和张紧,而轮系的其余零部件不需调整、移动,减小发动机整体尺寸,匹配车型更容易,降低对支撑件要求,提高其耐久性。文档编号F16H7/08GK202017738SQ201020697760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何少利, 刘侠, 徐敬彬, 杨宝全, 滕红, 王子英, 赵兴天 申请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张紧轮及支承板总成,包括张紧轮总成(1)、支承板(2)、调整螺钉(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板(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8)和第二安装孔(9),所述的调整螺母(5)上开有第一螺纹孔(6)和第二螺纹孔(7),张紧轮总成(1)通过螺栓(3)固定在支承板(2)上,螺栓(3)与调整螺母(5)上的第一螺纹孔(6)连接,调整螺钉(4)安装在支承板(2)上,并与调整螺母(5)上的第二螺纹孔(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侠何少利徐敬彬赵兴天滕红杨宝全王子英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