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表面交联高分 子季铵盐的抗菌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膜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但在使用过程中,细菌容 易在膜表面繁殖而造成生物污染,导致膜通量大幅降低,分离性能劣化,出7jc质量变差,膜寿命缩短。目前防范膜生物污染的办法主要有 往待处理水中连续通入氯气杀菌,但同时会对水质造成污染;通过预 过滤除去水中微生物,友使工序更加繁瑣。因此,制备自身具有抗菌 性能的分离膜十分重要。现有技术中,日本专利JP8157637公开了一种掺杂小分子抗菌剂 的相转化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公开文献CN1266195C公开 了 一种掺有经季铵盐或季磷盐聚合物修饰的纳米粉体的抗菌膜的制备 方法;中国专利公开文献CN1958136A公开了一种含有载银分子筛的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上技术的共同特征是通过本体改性 的方法制备抗菌膜,由于发挥抗菌作用的主要是膜表面或膜孔表面, 因而上述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膜本体内的大量抗菌物质利用率不高; 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抗菌物质会不断流失,导致膜抗菌性能下降甚至 丧失。表面改性是一种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面交联抗菌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合单体和引发剂混合,在氮气保护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其中聚合反应温度为45~75℃,聚合反应时间为6~48小时;聚合单体为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或4-乙烯基吡啶; (2)将步骤(1)得到的聚合物溶入乙醇或丙酮制成聚合物溶液,然后将基膜浸入该聚合物溶液中,在20~50℃振荡1~12小时后取出晾干,在基膜表面形成聚合物沉积层;(3)将表面带有聚合物沉积层的基膜浸入交联剂溶液中,进行原位交联、季铵化 反应,反应结束后经清洗、干燥得到抗菌复合膜;原位交联及季铵化反应温度25~6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康,仰云峰,万灵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