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炭化室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02975 阅读:4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焦炉炭化室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其包括:压力测量传感器、高低压氨水喷嘴、气缸、桥管、压力控制器、水封阀、集气管、上升管和柱塞式调压装置;所述的桥管分别与集气管和上升管连接相通;在该桥管上安装有压力测量传感器、及高低压氨水喷嘴;所述的桥管的下部与水封阀连接;所述的压力控制器设置在气缸与柱塞式调压装置之间;所述的气缸设置在该压力控制器的顶部;所述的柱塞式调压装置设置在水封阀下部右(或左)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炭化室压力,并实现对不同结焦时期,满足炼焦工艺对压力的要求,大幅度减少有害气体向大气放散的次数,提高了煤气的回收率,非常适于实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调节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焦炉炭化室压力自动调节装 置,是一种用于顶装焦炉或捣固焦炉的炭化室压力自动调节装置,适用于焦炉炉顶荒煤气 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焦炉炭化室内压力,主要是通过集气管对整个炉组进行调节,由于焦 炉各个炭化室所处的结焦状态不同,易产生压力波动,对焦炉生产带来不良影响,如装煤时 和结焦初期荒煤气导入集气管的量不够,有时甚至集气管荒煤气倒流,使大量荒煤气外逸, 严重影响焦炉环境,或使装煤除尘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焦炉结焦末期,炭化室内产生的荒煤 气减少,导致集气管内的荒煤气向炭化室倒流并分解;还可能导致炭化室炉墙串漏,对焦炉 生产及寿命造成不良影响。采用单个炭化室压力调节系统(国外;PROven系统),可以实现焦炉单个炭化室压 力稳定,装煤时可以将大量荒煤气导入集气管中,防止烟尘外溢,结焦末期又可以避免集气 管内的荒煤气向炭化室倒流,有利于焦炉生产和稳定运行。它采用一种叫做固定杯的装置, 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通过改变荒煤气的流通断面来实现对单个炭化室压力的调节,解决 了前述常规焦炉集气管系统存在的问题。但是,该系统相对复杂,对固定杯的制作要求高, 且易粘接焦油,堵塞,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给使用维护也带来了一定难度。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焦炉炭化室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 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 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 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焦炉炭化室压力自动 调节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焦炉炭化室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 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 型的焦炉炭化室压力自动调节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焦炉炭化室,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 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焦炉炭化室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 型的焦炉炭化室压力自动调节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有效地控制炭化室压 力,并实现对不同结焦时期,满足炼焦工艺对压力的要求,大幅度减少有害气体向大气放散 的次数,提高了煤气的回收率,非常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 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焦炉炭化室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升管水封盖、压力测量传感器、高低压氨水喷嘴、气缸、桥管、压力控制器、水封阀(由水封阀上部与水封阀下 部组成)、集气管、上升管、柱塞式调压装置;所述的桥管上端与上升管连接相通,下端通过 水封阀(由水封阀上部与水封阀下部组成)与收集焦炉荒煤气的集气管连接相通;在该上 升管的顶部安装有上升管水封盖;在该桥管上安装有压力测量传感器、及高低压氨水喷嘴; 所述的桥管的下部与水封阀上部采取插入式贯通连接;其密封方法为该桥管的下部外圈 采用密封填料密封,以及水封阀上部上的集水环收集氨水的液位高度密封;所述的压力控 制器设置在气缸与柱塞式调压装置之间;所述的气缸设置在该压力控制器的顶部;所述的 柱塞式调压装置设置在水封阀下部的右(或左)侧,该柱塞式调压装置由柱塞体、上下滑动 的柱塞、及缓冲软连接装置组成。本技术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 现。前述的焦炉炭化室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的水封阀由水封阀上部、水封阀 下部、水槽、柱塞式调压装置、气缸、以及压力控制器组成;所述水封阀上部与水槽相贯通, 水槽底面为斜度为15°的倾斜面,液体出口处两侧面采用23°倾斜面;该水封阀上部与水 封阀下部采用法兰方式相连接;所述水封阀下部的内部安装有水槽,水封阀下部的侧面安 装柱塞式调压装置,水槽的排泄孔与侧装柱塞式调压装置相连接。前述的焦炉炭化室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的桥管的下部与水封阀上部采取 插入式贯通连接,水封阀上部下端密封环开有多个带有台阶的微压调节沟槽。前述的焦炉炭化室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的水封阀上部下端的密封环下端 面与水槽底部形成了 15°的夹角。前述的焦炉炭化室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的柱塞体包括有柱塞桶,清扫孔 与泄流孔;所述的泄流孔处设置有清扫孔;泄流孔通向水封阀下部;所述的柱塞桶竖直设 立在柱塞体上,其位置与柱塞配合;所述的清扫孔设立在柱塞体的侧面上,采用堵塞封闭孔 口,其作用是在设备检修时取掉堵塞清除泄流孔内的存积物;所述的柱塞与气缸采用软连 接装置进行连接,并调节柱塞行程。前述的焦炉炭化室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的上升管的侧面下部设置有上升 管遮热板,其作用是阻挡热量的散发。前述的焦炉炭化室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的柱塞由气缸驱动完全提起,水 槽里的液体完全排出,炭化室通过上升管、桥管、水封阀(水封阀上部、水封阀下部)与集气 管完全贯通。前述的焦炉炭化室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的柱塞由气缸驱动下在0 30毫 米范围内上升或下降,调节水槽内的水位升高或降低,以水位高度差控制炭化室的压力在 40Pa 60Pa内浮动。前述的焦炉炭化室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的柱塞由气缸驱动完全落下,水 槽内水位迅速上升,达到水柱高度密封,炭化室通过上升管、桥管与集气管完全封闭。前述的焦炉炭化室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的柱塞式调压装置具有在水封阀 下部“右侧安装”或“左侧安装”的两种安装形式。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知,为了达 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焦炉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柱塞式调压装置),包括与焦炉荒煤气上升管连接的桥管,其特征是桥管上安装有压力测量传感器、高低压氨水喷 嘴;桥管的下部与水封阀连接。水封阀由水封阀上部、水封阀下部、水槽、柱塞式调压装 置、气缸和压力控制器等部件组成。其中水封阀上部的下端密封环开设20个沟槽以便实现 微压调节;柱塞式调压装置由柱塞体与上下滑动的柱塞及缓冲软连接装置部件组成。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特征是桥管上设有高低压氨水喷嘴,桥管的下部与水封 阀上部连接,水封阀上部的下端密封环开设有20多个带有台阶的微压调节沟槽。水封阀上 部与水槽相贯通,密封环端面与水槽的底部设有距离不等的间隔。水槽的底部为倾斜面,确 保液体能够完全排放;水槽侧面的排泄孔与活塞式调压装置相连接。柱塞式调压装置由柱 塞与柱塞体组成,柱塞体含柱塞桶与泄流孔。柱塞与气缸采用软连接装置并且可调节柱塞 行程的方法进行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包括有三个阶段装煤阶段,柱塞完全提起使水槽里的液体完全排出,让炭化室通过上升管、桥管后 与集气管完全贯通。炼焦阶段,用柱塞在一定范围的上升与下降控制水槽内的水位高低以达到控制炭 化室压力在一定范围内浮动。推焦阶段,柱塞完全落下使水槽内的水位迅速上升以达到水柱高度密封的目的, 让炭化室通过上升管、桥管与集气管完全封闭。以上各阶段是在电器与气动控制系统控制下进行。压力传感器把炭化室的压力传 递给电控系统,电控系统把信号传递给压缩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焦炉炭化室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升管水封盖(1)、压力测量传感器(2)、高低压氨水喷嘴(3)、气缸(4)、桥管(5)、压力控制器(6)、水封阀、集气管(9)、上升管(11)、柱塞式调压装置(13);所述的桥管(5)上端与上升管(11)连接相通,下端通过水封阀与收集焦炉荒煤气的集气管(9)连接相通;在该上升管(11)的顶部安装有上升管水封盖(1);在该桥管(5)上安装有压力测量传感器(2)、及高低压氨水喷嘴(3);所述的桥管(5)的下部与水封阀上部(7)采取插入式贯通连接;该桥管(5)的下部外圈采用密封填料密封(20),以及水封阀上部(7)上的集水环(21)收集氨水的液位高度密封;所述的压力控制器(6)设置在气缸(4)与柱塞式调压装置(13)之间;所述的气缸(4)设置在该压力控制器(6)的顶部;所述的柱塞式调压装置(13)设置在水封阀下部(8)的右侧或左侧,该柱塞式调压装置(13)由柱塞体(16)、上下滑动的柱塞(15)、及缓冲软连接装置(14)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晟王成兵袁萍晏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