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阵列光纤长度的测试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光纤长度差距的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光通讯技术的发展,光网络将升级到40G系统甚至100G系统以满足城域网络 和骨干网的需求和发展。为满足高速率传输的要求,各种相位调制技术得到大量应用,如双 极性正交相位键控调制解调器(DP-QPSK),差分正交相移键控调制解调器(DQPSK)等光器 件,这些器件有基于自由空间结构或平面光波导(PLC)结构的,自由空间结构光器件一般 采用迈克尔逊干涉结构,而平面光波导结构的光器件,一般采用马赫泽德干涉(MZI)结构。 经过相位调制解调器的光信号通过多通道阵列光纤,如2个、4个或者8个通道输出后进行 差分比较,如果阵列输出通道的各光纤长度不一致,则会造成光脉冲信号叠加,影响光通信 信号脉冲质量,尤其是光纤长度差距大于0. 2mm(时延为1皮秒),光脉冲信号重叠严重,相 位键控调制解调器的光信号将无法输出。目前,为保证阵列光纤长度差距小于0. 2mm,采用 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Itef lector,简称0TDR)测量阵列光纤的长度差距,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阵列光纤长度差距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准备测试装置,包括:一宽带光源(1)、一具有一输入端口和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口的光环形器(2)、一1×2光耦合器(3)、一多通道阵列光纤(4)和一光谱分析仪(5);第二步,将所述光环形器(2)的输入端口与所述宽带光源1光耦合,并使所述光环形器(2)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1×2光耦合器(3)的输入端光耦合,所述第二输出端口与所述光谱分析仪(5)光耦合,所述1×2光耦合器(3)的两输出端与所述多通道阵列光纤(4)待测试的任意两路光纤各自光耦合,所述宽带光源(1)的光进入光环形器(2)的输入端,并由其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健,陈思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