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合金编织网相邻网片半软态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89542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铜合金编织网相邻网片半软态连接方法,涉及水产养殖网箱网片连接方法,需要提供一种网片半软态连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圆筒形织带、绳索、缝合线、篷布圈,其特征是圆筒形织带、绳索、缝合线、篷布圈加工装配成半软态连接件置于两块相邻铜合金编织网之间,用缝合绳索一端固定在距离铜合金编织网连接处边缘3目的网结上,该绳索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半软态连接件眼环和编织网上的网目,半软态连接件眼环与编织网网目之间按2∶3的缝合比缝合,缝合绳索穿过半软态连接件上一边的所有眼环和编织网上对应网目后,将缝合绳索固定在距离铜合金编织网连接边缘4目的网结上,用相同的方法将半软态连接件与两块铜合金编织网中的另一块铜合金编织网连接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网箱的网片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网片是网箱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水养殖网箱、淡水养殖网箱都使用网片。网箱 网片按其材料种类主要分为合成纤维网和金属网。金属网按编织方法分为编织网、斜方网 和点焊网;金属网按织网用基体材料种类分为铜合金网、镀锌铁丝网和钢丝网。铜合金编织 网具有防污、抗菌和耐腐蚀的优点,首先在笼壶类渔业上应用,目前在淡水围栏网、淡水网 箱及近海海水网箱中也应用。网箱中相邻网片之间的连接方法直接关系到网箱成套装备的安全及其渔用适应 性。网箱加工生产中,对相邻两块网片进行连接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网片间连接不当会 导致网箱中养殖鱼类的逃逸,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相邻两块网片的有效连接措施,对网箱养 殖的安全和提高养民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现阶段,对网箱用铜合金编织网之间采用金属 丝直接连接的方法,这会导致编织网及连接用金属丝在海风、海浪、海流及海水等综合因素 作用下在连接处直接磨损,导致编织网之间及其连接用金属丝的严重破坏,导致网破鱼逃 事故发生。铜合金编织网有别于铜合金斜方网,整块网片在物态上属硬态网,网箱需要根据 尺寸要求对不同规格的铜合金编织网进行组装,由于用金属丝直接连接的方法,在整个网 箱系统中存在多道刚性连接缝,安全性及渔用适应性较差,难以满足网箱设施敷设在海洋 中的特殊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网箱。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圆筒形织带、绳索、缝合线、篷布圈,圆筒形织带经裁剪、拷 边及涂塑处理,其特征是绳索作“U”形弯曲并贯串圆筒形织带,绳索的两个绳头作双死结 连接,“U”形弯曲的绳索两边分别沿圆筒形织带的内侧两边排列,圆筒形织带两边分别有两 道缝合线缝合(两边共用四道缝合线缝合),左边绳索置于圆筒形织带的左侧与缝合线之 间,右边绳索置于圆筒形织带的右侧与缝合线之间;篷布圈用作半软态连接件的眼环平行 缝合线布设在圆筒形织带的两边,并分别安装在两道缝合线之间,相邻眼环中心距为铜合 金编织网相邻三个网目中心之间的距离;上述结构的半软态连接件置于需要连接的两块相 邻铜合金编织网之间,采用缝合绳索一端固定在距离铜合金编织网连接处边缘3目的网结 上,然后将该绳索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半软态连接件眼环和编织网上的网目,半软态连接件 眼环与编织网网目之间按2 3的缝合比缝合,直至缝合绳索穿过半软态连接件上一边的 所有眼环和编织网上对应网目后,将缝合绳索固定在距离铜合金编织网连接边缘4目的网 结上,这样半软态连接件就与一块铜合金编织网连接在一起;再用相同的方法将半软态连 接件与两块铜合金编织网中的另一块铜合金编织网连接在一起。本方法经连接试验表明,半软态连接件具有抗寒、耐压、防腐蚀、搬运轻便、可折3叠,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连接方法不受场地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半软态连接件的加工 及其与相邻网片间连接加工,均能分工制作,提高了半软态连接件的加工速度,节省加工时 间。本方法也适用于其它金属编织网之间的连接使用;在实际生产中,对不同网目尺寸的铜 合金编织网,可以通过调整半软态连接件上的穿绳用眼环间的孔距来满足半软态连接件与 其连接的金属编织网间的连接。本方法既避免了铜合金编织网及其连接用金属丝在海风、 海浪、海流及海水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在连接处发生直接磨损的严重弊端,又避免了网破鱼 逃事故发生,节省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民的经济效益,具有操作方法切实可行、合理可靠 的突出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铜合金编织网相邻网片半软态连接件示意图;图2是半软态连接件与相邻两块铜合金编织网片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相邻三个网目中心距为39. 9毫米的铜合金编织网(编织网为正方形网目) 且铜合金编织网相邻网片连接长度为1.0米为例,结合附图说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好方式图1中的1代表涂塑圆筒形织带、图1中的2代表半软态连接件制作用绳索、图1 中的3代表涂塑圆筒形织带左侧的第一道缝合线、图1中的4代表半软态连接件制作用绳 索的两个绳头所作的双死结、图1中的5代表涂塑圆筒形织带上的眼环、图1中的6代表涂 塑圆筒形织带的左侧边、图1中的7代表涂塑圆筒形织带的右侧边、图1中的11代表涂塑 圆筒形织带左侧的第二道缝合线、图1中的12代表涂塑圆筒形织带右侧的第一道缝合线、 图1中的13代表涂塑圆筒形织带右侧的第二道缝合线。图2中的1代表涂塑圆筒形织带、图2中的2代表半软态连接件制作用绳索、图2 中的5代表涂塑圆筒形织带上的眼环、图2中的8代表连接铜合金编织网与半软态连接件 之间的缝合绳索、图2中的9代表需要连接的一块铜合金编织网、图2中的10代表需要连 接的另一块铜合金编织网。圆筒形织带的裁剪、拷边及涂塑处理按网箱用铜合金编织网相邻网片连接长度为1.0米,选取一根管径100毫米、长度 1.4米的一段圆筒形织带,并对其裁剪端沿周向一周进行拷边处理,以防止组成圆筒形织带 中的合成纤维的松散,拷边用缝合线选用规格为23texX2X3的高强尼龙线或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线,选择这种缝合线柔软性好、强度高,作为拷边用缝合线,既可减少缝合用线及其 网结对网箱养殖对象的擦伤,提高养殖对象的质量,减少养殖对象的发病率;又可使拷边后 的圆筒形织带更牢。圆筒形织带的两端均经拷边处理后的长度与相邻网片连接长度相同, 控制在1米,并进一步对其进行涂塑处理,以获得一根1. 0米(长度)X0. 4米(周长)的 涂塑圆筒形织带。圆筒形织带可采用高强度涤纶丝织成的水龙带,内外层涂塑,圆筒形织带 采用优质合成纤维,具有抗寒、耐压、防腐蚀、搬运轻便、可折叠,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半软态连接件制作用绳索的选择半软态连接件制作用绳索的强力以不低于铜合金编织网的5倍的网目断裂强力 为原则,并用高温电烙铁对绳索末端进行熔融处理;选用直径为12毫米的渔用高强度聚乙烯绳索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绳索作为半软态连接件制作用绳索,以承载半软态连接件在网 箱作业中的受力,上述直径为12毫米的渔用高强绳索的强力高达19. 3kN以上;绳索断裂 的安全保险系数不低于5,确保了半软态连接件制作用绳索不会先于铜合金编织网断裂; 上述绳索作为半软态连接件制作用绳索,既可减少半软态连接对网片系统整体水动力的影 响;又可使制作的半软态连接更牢,提高半软态连接的整体质量及其力学性能。半软态连接件制作用缝合线的选择半软态连接件制作用缝合线选择规格为23texX3X3的高强尼龙网线或超高分 子量聚乙烯网线,上述缝合线柔软性好、强度高,作为半软态连接件制作用缝合线,既可减 少缝合用线及其对养殖对象的擦伤,减少养殖对象的发病率;又可使制作后的半软态连接 更牢,提高半软态连接的整体质量和力学性能。半软态连接件眼环制作用篷布圈的选择半软连接件眼环制作用篷布圈选择内径为18毫米的高强铝质篷布圈,选用高强 铝质篷布圈作为半软态连接件眼环耐海水腐蚀性能好,可减少穿插于眼环中的绳索直接磨 损半软态连接件制作用圆筒形织带,使半软态连接更牢,提高制作后半软态连接的质量和 力学性能。半软态连接件的装配加工例按图1表示的制作示意图将一根长度2. 8米、直径12毫米的渔用高强度聚乙 烯绳索(图1中的2)从绳索中点对折并作“U”形弯曲后插入并穿过涂塑圆筒形织带(图1 中的1),拉直左侧绳索及涂塑圆筒形织带的两端使左侧绳索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铜合金编织网相邻网片半软态连接方法,采用圆筒形织带、绳索、缝合线、篷布圈,圆筒形织带经裁剪、拷边及涂塑处理,其特征是绳索作“U”形弯曲并贯串圆筒形织带,绳索的两个绳头作双死结连接,“U”形弯曲的绳索两边分别沿圆筒形织带的内侧两边排列,圆筒形织带两边分别有两道缝合线缝合,左边绳索置于圆筒形织带的左侧与缝合线之间,右边绳索置于圆筒形织带的右侧与缝合线之间;篷布圈用作半软态连接件的眼环平行缝合线布设在圆筒形织带的两边,并分别安装在两道缝合线之间,相邻眼环中心距为铜合金编织网相邻三个网目中心之间的距离;上述结构的半软态连接件置于需要连接的两块相邻铜合金编织网之间,采用缝合绳索一端固定在距离铜合金编织网连接处边缘3目的网结上,然后将该绳索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半软态连接件眼环和编织网上的网目,半软态连接件眼环与编织网网目之间按2∶3的缝合比缝合,直至缝合绳索穿过半软态连接件上一边的所有眼环和编织网上对应网目后,将缝合绳索固定在距离铜合金编织网连接边缘4目的网结上,这样半软态连接件就与一块铜合金编织网连接在一起;再用相同的方法将半软态连接件与两块铜合金编织网中的另一块铜合金编织网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建高王鲁民郑永新高屹峰王明振黄洪亮周爱忠王磊陈帅陈晓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铜联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