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苗种与成参立体式复合养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87123 阅读:4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参苗种与成参立体式复合养育方法,其特点是在海参增养殖池内进行成参增养殖,同时在增养殖池内建造的悬空育苗车间内培育稚幼参苗。悬空育苗车间内具有温度差的更换水直流入增养殖池,控制流入比例调控增养殖池内水温冬季≥5℃、夏季≤24℃,最适温度10-15℃,且流入的更换水带来成参饵料,不再投加其他饵料。悬空育苗车间调控水温19-23℃,投加角毛藻和盐藻等饵料,流水方式更新水体,日流水量50%-100%。海参增养殖池内每年春秋季、日水温≥10℃且日最低水温≥5℃时放苗,池内换水4-6次/月,每次换水量30%-50%。它解决了海参养殖土地利用率低及海参育苗池换排水和饵料利用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海参养殖是近年来我国新兴的水产养殖产业,产值不断增大,养殖方式多样。目前大部分的海参人工养殖方式为滩涂地区池塘养殖,随着养殖面积逐步扩大,沿海地区适合海参人工养殖的池塘土地资源逐步减少,可新开发海参池塘养殖面积趋于紧张。同时,随着养殖面积的大幅增加,海参苗种的需求量大幅攀升,急需海参育苗场的大量建设。海参育苗场的选址地域与海参增养殖地域趋同,两者占用相同的土地资源,大量新增育苗场是在填埋海参养殖池塘所形成的土地上建设,这种方式的育苗场建设势必挤占增养殖商品参的池塘土地资源,造成海参池塘养殖土地资源更为紧张,海参育苗与成参增养殖土地利用产生矛盾。目前急需一种可使海参苗种培育与商品参增养殖所利用土地效益最大化的生产模式,提高有限土地资源上的海参行业产值。海参育苗池内参苗的生长需要人工投喂较大密度的适口饵料,且为保持池内水温,育苗池换水率较大,大量未消耗掉的饵料随着换水排放掉,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找到一种海参育苗池的换排水循环利用的方式,对于降低海参育苗成本,及促进海参行业节能减排与发展绿色养殖模式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海参苗种与成参立体式复合养育方法,其特征是在海参增养殖池塘内进行商品参增养殖,同时在海参增养殖池塘内利用高立柱体基础结构建造的悬空海参育苗车间内进行稚幼参培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寿张文绪韩丰波刘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恒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