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用发动机,其提高用于发电用途的通用发动机的发电能力,同时实现轻量化·小型化。可以在旋转轴(9)的一侧的突出部位上安装作为选装部件而提供的外部装置,在旋转轴(9)的另一侧的突出部位上,一体地安装由发电用转子(31、33)(内外转子)和定子(32)构成的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一体化的通用发动机。
技术介绍
作为通用发动机的典型的利用方式之一,存在下述方式,S卩,将作为外部装置的发电体外置于发动机上,使用发动机的驱动力进行发电。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径向间隙型的电动发电机(发电体)外置的通用发动机。专利文献1 特开2001-2956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当前,在将发电体外置于通用发动机上的情况下,必须将作为外部装置的发电体安装在从通用发动机的侧方突出的发动机旋转轴上。但是,与通用发动机分体化的发电体, 其自身的尺寸以及重量非常大。因此,在单纯地将发电体外置的情况下,存在整体的尺寸及重量变大,用户难以使用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用于发电用途的通用发动机的发电能力,同时实现轻量化·小型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1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与发动机主体一体化的通用发动机。通过发动机主体的驱动力进行旋转的旋转轴具有第1突出部位,其从发动机主体的一个侧部突出;以及第2突出部位,其从发动机主体的另一个侧部突出。在第 1突出部位上可以安装作为选装部件而提供的外部装置。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一体地安装在第2突出部位上。该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具有第1以及第2发电用转子,其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以及定子,其安装在发动机主体上。第2发电用转子与第1发电用转子相比配置在外侧。定子配置在旋转轴上第1以及第2发电用转子之间,分别与第1以及第2发电用转子分离。在这里,优选在第1发电用转子以及第2发电用转子各自的与定子相对的相对面上,沿圆周方向排列地安装多个磁体,在定子上接线并安装多个线圈。在这里,在第1专利技术中,还可以具有多个第1散热片,其设置在第2发电用转子上, 沿圆周方向排列。在此情况下,优选还具有第1通气孔,其设置在第2发电用转子的第1散热片的内侧,沿旋转轴的轴向贯穿第2发电用转子。另外,还可以具有散热片部件,其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插入至定子的中空部位内,沿圆周方向排列有多个第2散热片,也可以使该散热片部件与第1发电用转子一体形成。另外,还可以具有第2通气孔,其设置在第1发电用转子上,沿旋转轴的轴向贯穿第1发电用转子。另外,在第1专利技术中,优选第1发电用转子以及第2发电用转子具有作为飞轮的功能,即,通过自身的惯性力,使旋转轴的旋转力稳定化。另外,也可以将用于检测旋转轴的旋转角度的点火用磁体,安装在第1发电用转子或者第2发电用转子上。另外,也可以在定子的外径比第1发电用转子的外径大的前提下,进一步设置安装部件,其大致直线状地延伸。 在此情况下,优选安装部件的一端安装在发动机主体上,安装部件的另一端安装在定子的与第1发电用转子相比直径较大的部位上。另外,也可以进一步设置反冲起动部,其与第2 发电用转子相比配置在外侧,在使发动机主体起动时,强制地使旋转轴旋转。 第2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与发动机主体一体化的通用发动机。 通过发动机主体的驱动力进行旋转的旋转轴具有第1突出部位,其从发动机主体的一个侧部突出;以及第2突出部位,其从发动机主体的另一个侧部突出。可以将作为选装部件而提供的外部装置安装在第1突出部位上。将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一体地安装在第2突出部位上。该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具有第1以及第2飞轮,其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以及定子,其安装在发动机主体上。第2飞轮与第1飞轮相比配置在外侧。第1以及第2飞轮通过自身的惯性力,使旋转轴的旋转力稳定化。定子配置在旋转轴上第1以及第2飞轮之间,分别与第1以及第2飞轮分离。在定子上接线并安装多个线圈。另外,在第1以及第2 飞轮各自的与定子相对的相对面上,沿圆周方向排列地安装多个磁体。 在这里,在第2专利技术中,还可以具有多个第1散热片,其设置在第2飞轮上,沿圆周方向排列。在此情况下,优选还具有第1通气孔,其设置在第2飞轮的第1散热片的内侧, 沿旋转轴的轴向贯穿第2飞轮。另外,还可以具有散热片部件,其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插入至定子的中空部位内,沿圆周方向排列有多个第2散热片,也可以使该散热片部件与第1 飞轮一体形成。另外,还可以具有第2通气孔,其设置在第1飞轮上,沿旋转轴的轴向贯穿第1飞轮。另外,在第2专利技术中,优选将用于检测旋转轴的旋转角度的点火用磁体,安装在第 1飞轮或者第2飞轮上。另外,也可以在定子的外径比第1飞轮的外径大的前提下,进一步设置安装部件,其大致直线状地延伸。在此情况下,优选安装部件的一端安装在发动机主体上,安装部件的另一端安装在定子的与第1飞轮相比直径较大的部位上。另外,也可以进一步设置反冲起动部,其与第2飞轮相比配置在外侧,在使发动机主体起动时,强制地使旋转轴旋转。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第1专利技术,作为发电体的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与发动机主体一体化。因此, 即使不将其作为外部装置而另外安装,也可以将通用发动机用于发电用途。另外,作为与发动机主体一体化的发电体,使用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将定子作为各个第1以及第2发电用转子在发电时所必要的相对部件而共用。因此,可以抑制旋转轴的轴向长度的增加,同时提高发电能力。其结果,可以提高用于发电用途的通用发动机的发电能力,同时实现小型化·轻量化。根据第2专利技术,作为发电体的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与发动机主体一体化。因此, 即使不将其作为外部装置而另外安装,也可以将通用发动机用于发电用途。另外,作为与发动机主体一体化的发电体,使用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因此,不对现有通用发动机所具有的飞轮的尺寸等规格进行较大地变更,而仅通过追加发电用磁体等,就可以对飞轮上附加作为发电用转子的功能。另外,将定子作为各个第1以及第2飞轮在发电时所必要的相对部件而共用。因此,可以抑制旋转轴的轴向长度的增加,同时提高发电能力。其结果,对于以现有通用发动机为基础的发电用发动机,不需要对现有设计及规格进行较大地变更,可以以低成本实现,且可以提高发电能力,同时实现小型化·轻量化。附图说明图1是从旋转轴的一端侧观察的通用发动机的展开立体图。图2是从旋转轴的另一端侧观察的通用发动机的展开立体图。图3是通用发动机的展开侧面图。图4是由壳体内的气流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的说明图。图5是使用了通用发动机的充电/放电系统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及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用发动机1的展开立体图,图1是从旋转轴 9的一端侧观察的图,图2是从旋转轴9的另一端侧观察的图。另外,图3是通用发动机1 的展开侧面图,该图中所示的标号C表示旋转轴9的轴向(轴线方向)。该通用发动机1具有使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与发动机主体2 —体化的形式,用于发电用途。通用发动机 1主要由发动机主体2、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反冲起动部(recoil)4、壳体5、以及燃料箱6构成。此外,在图1中,为了清楚地示出发动机主体2的外观形状,省略搭载在其上部的燃料箱6。发动机主体2具有与通常的通用发动机相同的结构。在该发动机主体2的上部, 安装用于储存燃料的燃料箱6。旋转轴9利用发动机主体2的驱动力而旋转。旋转轴9分别从发动机主体2的左右侧部突出,具有图3所示的突出部位9a、9b。在从发动机主体2的一个侧部突出的突出部位9a上,可以安装任意的外部装置(未图示),该外部装置与通用发动机1分体化,作为选装部件而提供。另一方面,在从该突出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发动机主体;旋转轴,其利用所述发动机主体的驱动力进行旋转,具有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一个侧部突出的第1突出部位;以及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其一体地安装在所述第1突出部位上,所述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具有:第1发电用转子,其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第2发电用转子,其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与所述第1发电用转子相比配置在外侧;定子,其安装在所述发动机主体上,在所述旋转轴上配置于所述第1发电用转子以及所述第2发电用转子之间,分别与所述第1发电用转子以及所述第2发电用转子分离,所述定子围绕其中心形成中空部位;多个第1散热片,这些散热片设置在所述第2发电用转子上,沿圆周方向排列;第1通气孔,其设置在所述第2发电用转子的所述第1散热片的内侧,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贯穿所述第2发电用转子;以及散热片部件,其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插入所述定子的中空部位内,沿圆周方向排列有多个第2散热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贤一,铃木敏行,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