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冷却灭菌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70109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冷却灭菌锅,包括放置有待处理的食用菌菌包的至少一灭菌冷却锅、真空冷凝泵组、水循环系统以及测控系统;所述灭菌冷却锅的外侧设有蒸汽进汽管;所述真空冷凝泵组与灭菌冷却锅相连通,用于对所述灭菌冷却锅抽气;所述水循环系统与灭菌冷却锅及真空冷凝泵组均相连通,用于对抽气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进行冷凝并排出所述测控系统通过传感器连通于灭菌冷却锅内部,用于对灭菌冷却锅内的压力及温度进行测量并通过预设的温度或时间控制真空冷却灭菌锅的开启或停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真空冷却灭菌锅灭菌时间短,且灭菌彻底;冷却快速且温度调节设定方便,提高了食用菌菌包质量和合格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冷却灭菌锅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卫生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把食品与健康联系在一起。食用菌菌包杂菌繁殖的适宜温度带是60°C 30°C,通常食用菌菌包经高温灭菌后,在常温空气中冷却时所需冷却时间较长,故此过程中食用菌容易遭受空气中尘埃细菌繁殖的再次污染,影响到食用菌菌包灭菌后的菌包质量合格率较低。因此需要一种能将食用菌在高温灭菌后快速冷却的设备,能够提高食用菌菌包灭菌后菌包的质量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食用菌菌包灭菌后的菌包冷却时间长、菌包质量合格率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快速冷却食用菌菌包、提高食用菌菌包质量合格率的真空冷却灭菌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冷却灭菌锅,包括放置有待处理的食用菌菌包的至少一灭菌冷却锅、真空冷凝泵组、水循环系统以及测控系统;所述灭菌冷却锅的外侧设有蒸汽进汽管;所述真空冷凝泵组与灭菌冷却锅相连通,用于对所述灭菌冷却锅抽气;所述水循环系统与灭菌冷却锅及真空冷凝泵组均相连通,用于对抽气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进行冷凝并排出;所述测控系统通过传感器连通于灭菌冷却锅内部,用于对灭菌冷却锅内的压力及温度进行测量并通过预设的温度或时间控制真空冷却灭菌锅的开启或停止。在高温灭菌时所述真空冷凝泵组用于所述灭菌冷却锅抽气至真空,所述灭菌冷却锅用于对所述食用菌菌包进行高温灭菌;在真空冷却时所述真空冷凝泵组用于所述灭菌冷却锅抽气至真空,所述食用菌菌包通过低压真空环境下所含水分沸腾汽化从而迅速冷却。 进一步,所述灭菌冷却锅包括一锅体及铰接在锅体两端的锅门,所述锅门处设有一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嵌有一 U形硅橡胶密封圈。进一步,所述锅门与锅体的材料相同。进一步,所述灭菌冷却锅的锅体上方设有多个抽气孔及一安全阀。进一步,所述灭菌冷却锅的锅体的内侧下方还设有一钢板网走道,用于方便操作人员运送菌包车辆的通行。进一步,所述灭菌冷却锅的锅体的外侧下方设有两蒸汽进汽管、一冷凝排水阀及复压进气阀,所述复压进气阀用于冷却工作完成后将过滤的洁净空气充入到灭菌冷却锅内,使所述灭菌冷却锅的锅内气压恢复到零压状态。进一步,所述真空冷凝泵组包括冷阱、水环泵、真空泵及汽水分离器,用于对所述灭菌冷却锅抽气为真空,以及灭菌冷却锅内排出的水蒸汽冷凝、排水;所述冷阱的进口通过一真空压力电磁阀连通于灭菌冷却锅,所述冷阱的出口通过真空泵连接于水环泵,所述汽水分离器设置于水环泵的出气口。进一步,所述水循环系统与灭菌冷却锅及真空冷凝泵组均相连通,包括贮水槽、水泵、冷却塔及循环水管;其中,所述贮水槽内贮存有循环水,且所述贮水槽通过循环水管分别与水泵、冷却塔相连通。进一步,所述测控系统包括一设置于灭菌冷却锅顶部的至少两压力表及温度表, 所述压力表及温度表均通过传感器连通于灭菌冷却锅内部,分别用于测量灭菌冷却锅内压力和灭菌冷却锅内菌包的各自温度参数。进一步,所述测控系统还设有一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通过连接控制的时间继电器设定灭菌冷却锅的灭菌时间或者冷却温度。本技术的真空冷却灭菌锅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灭菌和冷却,灭菌时间短,且灭菌彻底,避免灭菌死角;冷却快速且温度调节设定方便,大大地避免或者减少了食用菌菌包在高温时产生的发酵(菌包内杂菌芽孢萌发生长)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了食用菌菌包质量和合格率。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真空冷却灭菌锅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真空冷却灭菌锅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真空冷却灭菌锅100包括至少一灭菌冷却锅10、真空冷凝泵组12、水循环系统14以及测控系统16。其中,灭菌冷却锅10用于对盛放其中的食用菌菌包进行高温灭菌及冷却,其大致为圆形箱体结构,由不锈钢板焊接而成。灭菌冷却锅10包括一锅体101及铰接在锅体101 两端的锅门102,锅门102与锅体101的材料相同。锅门102处设有一密封槽(图未示),所述密封槽内嵌有一 U形硅橡胶密封圈(图未示);在灭菌冷却锅10的锅体101上方设有多个抽气孔103及一安全阀104。本实施例中所述抽气孔103为四个。灭菌冷却锅10锁门采用牙嵌式旋转装置关门时,以压力空气给所述U形密封圈一定的预紧力,当灭菌冷却锅10内产生负压时,锅门102与锅体101之间具有很好的密封性。锅体101的内侧下方还设有钢板网走道(图未示),以方便操作人员运送菌包车辆的通行。另,灭菌冷却锅10的锅体101的外侧下方设有两蒸汽进汽管107、一冷凝排水阀108及复压进气阀109。真空冷凝泵组12包括冷阱122、水环泵124、真空泵1 及汽水分离器128,用于对灭菌冷却锅10抽气使其内部环境为真空,以及灭菌冷却锅1内排出的水蒸汽冷凝、排水。 冷阱122的进口通过真空压力电磁阀连通于灭菌冷却锅10,而冷阱122的出口通过真空泵 126连接于水环泵124,汽水分离器1 设置于水环泵124的出气口。真空冷凝泵组12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灭菌冷却锅10的真空工作压力与菌包冷却质量,必须空载调试合格方可投入使用。水循环系统14包括贮水槽141、水泵142、冷却塔143及循环水管144。其中,贮水槽141内贮存有循环水,且贮水槽141通过循环水管144分别与水泵142、冷却塔143相连通。水循环系统14与灭菌冷却锅10及真空冷凝泵组12均相连通。使用时,循环水从贮水槽141由水泵142抽吸,并加压经循环水管144供给真空冷凝泵组12的冷阱122中; 循环水经冷阱122加热后排出并经冷却塔143冷却,再由水泵142再次供给真空冷凝泵组 12的冷阱122使用,如此使得循环水得到循环使用。测控系统16包括一设置于灭菌冷却锅10顶部的至少两压力表161及温度表162, 压力表161及温度表162均通过传感器连通于灭菌冷却锅10内部,分别用于测量灭菌冷却锅10内压力和灭菌冷却锅10内菌包的各自温度参数。本实施例中压力表161为两个,温度表162为五个。测控系统16设有一控制面板,其上设有快冷和徐冷二档,且测控系统16 通过连接控制的时间继电器设定灭菌冷却锅10的灭菌时间或者冷却温度,由相应按(旋)钮选择起动设备运行,一旦到达设定的时间或者温度,真空冷却灭菌锅100即会作相应蜂鸣器报警,提示灭菌冷却锅10的灭菌或冷却的程序完成。使用所述真空冷却灭菌锅100时,首先打开灭菌冷却锅10的锅门102,将食用菌菌包(置于物料车上)放入灭菌冷却锅10内,关闭灭菌冷却锅10的锅门102 ;通过测控系统16的控制面板设定相应的灭菌时间,并启动“灭菌”,开启冷凝排水阀108,关闭复压进气阀109 ;此时真空冷凝泵组12的真空泵126对灭菌冷却锅10抽气,随着灭菌冷却锅10内的压力不断降低,达到设定时间值,即真空度在0. 08 0. 09mpa之间时,真空泵1 停止工作,此时打开蒸汽进汽管107,锅炉送来蒸汽进入到灭菌冷却锅10内,灭菌冷却锅10锅内的食用菌菌包迅速升温,等到灭菌冷却锅10锅内的温度上升到50°C左右后,关闭蒸汽进汽管107,并再次由真空冷凝泵组12的真空泵1 将灭菌冷却锅10抽真空,当真空度达到 0. 06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冷却灭菌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有待处理的食用菌菌包的至少一灭菌冷却锅、真空冷凝泵组、水循环系统以及测控系统;所述灭菌冷却锅的外侧设有蒸汽进汽管;所述真空冷凝泵组与灭菌冷却锅相连通,用于对所述灭菌冷却锅抽气;所述水循环系统与灭菌冷却锅及真空冷凝泵组均相连通,用于对抽气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进行冷凝并排出;所述测控系统通过传感器连通于灭菌冷却锅内部,用于对灭菌冷却锅内的压力及温度进行测量并通过预设的温度或时间控制真空冷却灭菌锅的开启或停止;在高温灭菌时所述真空冷凝泵组用于所述灭菌冷却锅抽气至真空,所述灭菌冷却锅用于对所述食用菌菌包进行高温灭菌;在真空冷却时所述真空冷凝泵组用于所述灭菌冷却锅抽气至真空,所述食用菌菌包通过低压真空环境下所含水分沸腾汽化从而迅速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群祥王政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洽爱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