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气流床气化炉的新型排渣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43584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流床气化炉技术,具体公开了应用于气流床气化炉的新型排渣口结构,该排渣口为高度为h的中空的圆柱状开口,该排渣口上端与炉膛下部呈倒圆锥台状的部分固定连接,排渣口下端呈敞口状部分,所述排渣口下端的敞口状部分包括由排渣口延伸出的斜面和垂直面,所述敞口状部分的斜面的上端口径小于斜面的下端口径;本结构的排渣口首先不带激冷环,液态灰渣从倒锥台状的炉膛经过排渣口从敞口落入急冷器中,不会因为激冷水引入造成的局部温度过低造成灰渣在下降过程中与下降管粘结形成堵塞,则可以有效保证顺利排渣,提高气流床气化炉的寿命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气化炉系统的作业安全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流床气化炉技术,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气流床气化炉的新型排渣口结构
技术介绍
气流床气化炉具有煤种适应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稳定可靠、气化强度大、气化效率高和三废处理简单等特点,是目前主流的气化炉炉型,也是气化炉发展的的一个主要方向。在气流床气化炉中,由于反应温度较高,一般在1350°C -1500°C,排渣形式一般采用液态排渣。现有液态排渣技术中,通常在渣口喷入激冷水对气化合成气和液渣进行冷却。 现有排渣口一般都设置有激冷环,并且排渣口下端为垂直式的下降管,通过激冷水的喷入会使渣口温度降低,但是这样也就会导致液态灰渣温度低于其流动温度,灰渣与下降管粘结,最终造成渣口堵塞。而现在运行的气化炉系统中,由于渣口排渣不顺造成的运行事故约占整体运行事故的30%,这就需要在气化炉系统中改进的一个重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应用于气流床气化炉的新型排渣口结构,该结构既可以使液态灰渣通过无激冷环的排渣口顺利排渣,解决渣口堵塞问题,也特别适用于干煤粉气化和水煤浆气化,适用于气流床气化炉的液态排渣和固态排渣形式。本技术实施的技术方案如下应用于气流床气化炉的新型排渣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排渣口为高度为h的中空的圆柱状开口,该排渣口上端与炉膛下部呈倒圆锥台状的部分固定连接,排渣口下端呈敞口状部分,所述排渣口下端的敞口状部分包括由排渣口延伸出的斜面和垂直面,所述敞口状部分的斜面的上端口径小于斜面的下端口径。所述排渣口的直径小于排渣口下端呈敞口状部分最大直径。所述斜面可以凸形斜面,也可以是等齐斜面,具体如下1、从排渣口延伸过渡到垂直面之间的斜面为凸形斜面时,可以是椭球弧面,所述凸形斜面的顶点位于排渣口的最高点位置和最低点位置之间;或者,从排渣口延伸过渡到垂直面之间的斜面为凸形斜面时,还是椭球弧面,所述凸形斜面的顶点位于排渣口的最低点位置,从排渣口先延伸出一段水平面然后在延伸出椭球弧面;或者,从排渣口延伸过渡到垂直面之间的斜面为凸形斜面时,还是椭球弧面,所述凸形斜面的顶点位于排渣口的最低点位置,从排渣口直接延伸出椭球弧面。2、从排渣口延伸过渡到垂直面之间的斜面为等齐斜面时,等齐斜面的顶点位于排渣口的最高点位置和最低点位置之间,由排渣口先倾斜向上延伸一段再倾斜向下延伸形成斜面;或者,从排渣口延伸过渡到垂直面之间的斜面为等齐斜面时,等齐斜面的顶点位于排渣口的最低点位置,由排渣口直接倾斜向下延伸形成斜面;或者,从排渣口延伸过渡到垂直面之间的斜面为等齐斜面时,等齐斜面的顶点位于排渣口的最低点位置,是由排渣口先水平延伸一段然后再倾斜向下延伸形成斜面。当斜面的顶点位于排渣口的最高点位置和最低点位置之间时,斜面顶点到排渣口的最低点位置之间的高度< 0. 5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该结构的排渣口首先不带激冷环,液态灰渣从倒锥台状的炉膛经过排渣口从敞口落入急冷器中,不会因为激冷水引入造成的局部温度过低造成灰渣在下降过程中与下降管粘结形成堵塞,则可以有效保证顺利排渣,提高气流床气化炉的寿命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气化炉系统的作业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四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五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六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排渣口 1、敞口状部分2,排渣口直径D1,敞口状部分最大直径 D2。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应用于气流床气化炉的新型排渣口结构,排渣口 1为高度为h的中空的圆柱状开口,该排渣口 1上端与炉膛下部呈倒圆锥台状的部分固定连接,排渣口 1下端呈敞口状部分2,所述排渣口 1下端的敞口状部分2包括由排渣口 1延伸出的斜面和垂直面,所述敞口状部分2的斜面的上端口径小于斜面的下端口径。所述排渣口 1直径为D1,排渣口 1下端呈敞口状部分2最大直径为D2,D1和D2满足:D2 > Dl0所述斜面可以凸形斜面,也可以是等齐斜面,具体如下如图1所示,从排渣口 1延伸过渡到垂直面之间的斜面为凸形斜面时,可以是椭球弧面,所述凸形斜面的顶点位于排渣口 1的最高点位置和最低点位置之间;或者,如图2所示,从排渣口 1延伸过渡到垂直面之间的斜面为凸形斜面时,还是椭球弧面,所述凸形斜面的顶点位于排渣口 1的最低点位置,从排渣口 1先延伸出一段水平面然后在延伸出椭球弧面;或者,如图3所示,从排渣口 1延伸过渡到垂直面之间的斜面为凸形斜面时,还是椭球弧面,所述凸形斜面的顶点位于排渣口 1的最低点位置,从排渣口 1直接延伸出椭球弧如图4所示,从排渣口 1延伸过渡到垂直面之间的斜面为等齐斜面时,等齐斜面的顶点位于排渣口 1的最高点位置和最低点位置之间,由排渣口 1先倾斜向上延伸一段再倾斜向下延伸形成斜面;或者,如图5所示,从排渣口 1延伸过渡到垂直面之间的斜面为等齐斜面时,等齐斜面的顶点位于排渣口 1的最低点位置,由排渣口 1直接倾斜向下延伸形成斜面;或者,如图6所示,从排渣口 1延伸过渡到垂直面之间的斜面为等齐斜面时,等齐斜面的顶点位于排渣口 1的最低点位置,是由排渣口 1先水平延伸一段然后再倾斜向下延伸形成斜面。当斜面的顶点位于排渣口 1的最高点位置和最低点位置之间时,斜面顶点到排渣口 1的最低点位置之间的高度H满足0彡H < 0. 5m,即排渣口 1最低点低于下部斜面最高点ο权利要求1.应用于气流床气化炉的新型排渣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排渣口(1)为中空的圆柱状开口,该排渣口(1)上端与炉膛下部呈倒圆锥台状的部分固定连接,排渣口(1)下端呈敞口状部分(2 ),所述排渣口( 1)下端的敞口状部分(2 )包括由排渣口( 1)延伸出的斜面和垂直面,所述敞口状部分(2 )的斜面的上端口径小于斜面的下端口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口(1)的直径(Dl)<排渣口(1)下端呈敞口状部分(2)最大直径(D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从排渣口(1)延伸过渡到垂直面之间的斜面为凸形斜面时,可以是椭球弧面,所述凸形斜面的顶点位于排渣口(1)的最高点位置和最低点位置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从排渣口(1)延伸过渡到垂直面之间的斜面为凸形斜面时,是椭球弧面,所述凸形斜面的顶点位于排渣口(1)的最低点位置, 从排渣口(1)先延伸出一段水平面然后在延伸出椭球弧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从排渣口(1)延伸过渡到垂直面之间的斜面为凸形斜面时,是椭球弧面,所述凸形斜面的顶点位于排渣口(1)的最低点位置, 从排渣口( 1)直接延伸出椭球弧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从排渣口(1)延伸过渡到垂直面之间的斜面为等齐斜面时,等齐斜面的顶点位于排渣口(1)的最高点位置和最低点位置之间, 由排渣口( 1)先倾斜向上延伸一段再倾斜向下延伸形成斜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从排渣口(1)延伸过渡到垂直面之间的斜面为等齐斜面时,等齐斜面的顶点位于排渣口(1)的最低点位置,由排渣口(1)直接倾斜向下延伸形成斜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气流床气化炉的新型排渣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排渣口(1)为中空的圆柱状开口,该排渣口(1)上端与炉膛下部呈倒圆锥台状的部分固定连接,排渣口(1)下端呈敞口状部分(2),所述排渣口(1)下端的敞口状部分(2)包括由排渣口(1)延伸出的斜面和垂直面,所述敞口状部分(2)的斜面的上端口径小于斜面的下端口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立勇张庆王晓亮胡蕴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