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气炉不停炉下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2101 阅读:6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造气炉不停炉下灰装置。它主要包括大块灰渣斗、条筛斗、灰渣溜管、水封管、挖渣机、斗式提升机,在炉底盘下连接有炉底排灰口,炉底排灰口下装有锁斗阀,锁斗阀下面装有条筛斗内条筛,条筛斗通过油压缸旋转条筛,条筛斗的侧面连接有大块灰渣斗,灰渣溜管的上端与条筛斗连接,灰渣溜管的另一端与水封管的上侧壁连接,水封管竖直插入水封池内,水封管旁边一侧设有挖渣机,斗式提升机设置在地面上、位于挖渣机的一侧,皮带机设置在斗式提升机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有效的降低减少污染,利于环保;2.煤气炉的生产能力提高,不停炉下灰;3.原料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造气炉不停炉下灰装置
技术介绍
固定层间歇气化煤气炉原设计为停炉人工下灰,煤气炉两侧各有一个二立方米容积的灰斗,煤气炉每4小时下灰一次。下灰时煤气炉按操作规程进行完全上吹,下完灰后开车再按操作规程进行上吹蒸汽吹扫,然后进入正常生产。原来的停车人工下灰明显存在如下不足:1、环境污染问题,在正常生产中灰斗下灰门经常出现漏气、漏水现象,是导致造气现场形成“云雾山,水帘洞”的根源。上吹阶段漏蒸汽,下吹阶段漏煤气,有害气体检测经常超过安全标准范围几十倍,造成污染。人工下灰时候,灰尘飞扬,使整个造气工区设备、厂房“灰头灰脸”,难以实现文明生产,灰斗内的干灰需要加水,但加水量小了无法解决问题,加水量大又易造成污水池灰渣沉积,污水处理难度高。2、煤气炉生产能力受到影响,下灰时需要停炉,每次下灰平均要10到15分钟,每个班两次,一天停炉总时间约80分钟,严重影响有效生产效率。下灰前、后煤气炉为确保安全,都要按操作规程进行完全上吹和上吹吹扫,破坏了原来正常的气化层,弱化了生产强度。在重新建立正常气化层的过程中,气体质量和煤气炉工艺会出现较明显的波动,以至影响煤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造气炉不停炉下灰装置,它主要包括大块灰渣斗、条筛斗、灰渣溜管、水封管、挖渣机、斗式提升机,其主要特征在于:在炉底盘下连接有炉底排灰口(1),炉底排灰口(1)下装有锁斗阀(2),锁斗阀(2)下面装有条筛斗(3),条筛斗(3)内有条筛,通过油压缸(4)旋转条筛,条筛斗(3)的侧面连接有大块灰渣斗(6),灰渣溜管(12)的上端与条筛斗(3)连接,灰渣溜管(12)的另一端与水封管(8)的上侧壁连接,水封管(8)竖直插入水封池内,水封管(8)旁边一侧设有挖渣机(10),斗式提升机(9)设置在地面上、位于挖渣机(10)的一侧,皮带机(11)设置在斗式提升机(9)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气炉不停炉下灰装置,它主要包括大块灰渣斗、条筛斗、灰渣溜管、水封管、挖渣机、斗式提升机,其主要特征在于:在炉底盘下连接有炉底排灰口(1),炉底排灰口(1)下装有锁斗阀(2),锁斗阀(2)下面装有条筛斗(3),条筛斗(3)内有条筛,通过油压缸(4)旋转条筛,条筛斗(3)的侧面连接有大块灰渣斗(6),灰渣溜管(12)的上端与条筛斗(3)连接,灰渣溜管(12)的另一端与水封管(8)的上侧壁连接,水封管(8)竖直插入水封池内,水封管(8)旁边一侧设有挖渣机(10),斗式提升机(9)设置在地面上、位于挖渣机(10)的一侧,皮带机(11)设置在斗式提升机(9)的上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珏赵乐群郑小伦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昌昱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