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热浸镀锌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710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钢热浸镀锌工艺,通过第一步酸洗处理,并在酸洗溶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使得带钢表面的氧化物得以去除;为提高镀层耐腐蚀性奠定了基础。再结合采用以重量百分比计Al?1.5~2.0%;Mg?1.3~1.8%;Cu?0.2~0.6%,Sn?0.02~0.05%,Ce?0.05~0.15%,余量为Zn的镀层溶液配方,使得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钢热浸镀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钢热浸镀锌工艺
技术介绍
在连续热浸镀锌钢带的加工过程中,包括有预清洗步骤和热镀锌等步骤。预清洗步骤所担当的职责是除去沾附在钢带表面的油污、铁屑和尘杂等,藉以使钢带在获得表面充分洁净的状态下进入热镀锌步骤,保证表面镀层与钢带(也称基板)具有优异的附着力。 不言而喻,预清洗效果的优劣会直接对镀锌后的钢带产生影响。目前,业界对预清洗步骤所使用的工序包括碱液喷淋、碱液刷洗、电解脱脂、清水刷洗和清水漂洗。但是,实践证明前述工序很难从根本上去除钢带表面的氧化物,尤其是对于那种以不均勻状态地分散在钢带表面的显微凹坑内的氧化物和硅锰夹杂点的合金氧化物。因此,当钢带进入镀锌时,这些氧化物便会阻碍锌与铁的反应,难于形成中间相,所以镀锌层仅仅是机械般地粘附在钢带即基板表面,两者之间的结合力较为脆弱。这种镀锌钢带在付诸使用后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暴露出因耐腐蚀性差而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近年来,人们对镀锌钢带的技术指标日益严苛, 在所有技术指标中,耐盐雾性能是最为重要的考核指标,然而,由于目前的镀锌钢带的耐盐雾时间仅在90h以下(白锈面积5% ),从而制约了镀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钢热浸镀锌工艺,所述带钢的组份为C:0.2~0.25%,Mn:1.2~1.5%,Si:0.8~1.2%,P:≤0.015%,S:≤0.02%,其余为Fe;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带钢清洗处理:带钢开卷后先进行酸洗处理去除氧化物膜,酸洗溶液为浓度为25~30%的盐酸,吐温-60 0.5~0.8%以及水;然后不经清水直接进行电解脱脂处理,电解脱脂溶液的配方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碳酸钠10~15份,磷酸钠20~25份,氢氧化钠60~70份以及水270~300份,电解脱脂的温度为60~80℃;电解脱脂后进入清水槽进行清洗;(2)带钢退火处理:脱脂并清洗后的带钢用氮气喷嘴快速吹干,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新黎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舜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