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046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液压油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顶部设置有加油口,其中,还包括放油口,所述放油口位于所述壳体下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增加液压油在油箱内部从回油口到吸油口流动的时间和散热面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油箱
技术介绍
液压油箱,即装液压油的容器。是装载机液压系统中的一个主要部件,液压油箱在动力系统中除了储油外,还起散热、分离油液中的气泡、沉淀杂质等作用。但传统液压油箱设计液压油流的时候,都是从回油口直接进入吸油口,油液行程短,油箱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液压油箱,它改进上述不足之处,对液压油箱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增加液压油流动行程改善散热性能。本技术的液压油箱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一种液压油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顶部设置有加油口,其中,还包括放油口,所述放油口位于所述壳体下底部。其中,还包括隔板,所述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隔板上设有开口。其中,所述隔板为两块,所述两块隔板上的开口相互错开排列。其中,所述壳体上还包括液压油回油口,所述液压油回油口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方。其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液压油吸油口,所述液压油吸油口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可以有效的增加液压油在油箱内部从回油口到吸油口流动的时间和散热面积。附图说明附图1表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油口,2.壳体,3.液压油回油口,4.隔板,5.液压油吸油口,6.放油螺塞。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液压油箱进行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所示,依照本技术的一种液压油箱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2上顶部设置有加油口 1,壳体2下底部设有放油口,如图所示的放油口上安装有放油螺塞6。壳体2 内部还设有隔板4,所述隔板4上设有开口。优选地,所述隔板4为两块,所述两块隔板4上的开口相互错开排列。所述壳体2上还包括液压油回油口 3,所述液压油回油口 3位于所述隔板4的上方。其中,所述壳体3上还设置有液压油吸油口 5,所述液压油吸油口 5位于所述隔板4的下方。油箱内部增加两块隔板4,即在液压油回油口 3和液压油吸油口 5中间增加两块隔板4。它可使液压在油箱内部顺序通过两块隔板4之间的开口,使得液压油从液压油回油口 3回到油箱内部到液压油吸油口 5出来,这个流动过程中液压油循环时间加长和散热面积加大,提高了液压油箱的散热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当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油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顶部设置有加油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油口,所述放油口位于所述壳体下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油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顶部设置有加油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油口,所述放油口位于所述壳体下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所述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隔板上设有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顺陆振通章群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装载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