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割机行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7008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收割机行走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行走部和右行走部,左行走部包括连接在变速箱左输出轴上的左驱动齿轮、与左驱动齿轮啮合的左履带和左张紧轮,右行走部包括连接在变速箱右输出轴上的右驱动齿轮、与右驱动齿轮啮合的右履带和右张紧轮;左驱动齿轮和左张紧轮分别设于左履带内壁的前、后两端,右驱动齿轮和右张紧轮分别位于右履带内壁的前、后两端,左张紧轮和右张紧轮分别由对应的张紧调节器定位;在左履带和右履带的底部内壁上还分别设有左托轮组和右托轮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行走机构采用了整体式的履带式结构,能够满足非平原地区农田的稻麦收割作业;而且转向更灵活,操控性得到提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介绍一种收割机的行走机构。
技术介绍
在我国南方地区,大多为位于山地、丘陵地带的梯田,田块面积较小,因此无法使用大型的联合收割机,而传统的人工收割方法劳动强度又太大,工作效率也很低。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小型的收割机,但多为轮式结构,这种收割机的重量完全作用在行走轮上,使得行走轮上的局部压力较大,在行走时轮子容易陷入泥潭,特别是某些水田的土质较软,收割机的轮子容易陷入而无法行走,不能正常工作,而且在工作过程中行走轮容易被泥浆沾附, 导致转向也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的收割机行走机构无法适用于南方丘陵地带的农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非平原地区农田作业需求的收割机行走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收割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行走部和右行走部,所述左行走部包括连接在变速箱左输出轴上的左驱动齿轮、与左驱动齿轮啮合的左履带和用于拉紧左履带的左张紧轮,所述右行走部包括连接在变速箱右输出轴上的右驱动齿轮、与右驱动齿轮啮合的右履带和用于拉紧右履带的右张紧轮;所述左驱动齿轮和左张紧轮分别设于左履带内壁的前、后两端,右驱动齿轮和右张紧轮分别位于右履带内壁的前、后两端,所述左张紧轮和右张紧轮分别由对应的张紧调节器定位;在左履带和右履带的底部内壁上还分别设有左托轮组和右托轮组。本技术的收割机行走机构采用了整体式的履带式结构,增大了收割机底部的承重面积,从而减小了收割机底盘局部向下的压力,达到防止底盘陷入农田的目的,能够广泛适用于丘陵地带水田的生产作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左行走部和右行走部内还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履带的左支撑轮和右支撑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能够满足非平原地区农田的稻麦收割作业本技术收割机的行走机构采用了履带式结构,平衡了底盘上各个部件的压力,在水田、干田上都能适用;2、转向更灵活在行走机构上对左、右两侧履带采用了独立控制的结构,使得转向更加灵活,操控性得到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收割机行走机构的左视图;图2为本技术收割机行走机构的右视图。图中,11 一变速箱左输出轴,12—变速箱右输出轴,21—左驱动齿轮,22—右驱动齿轮,31—左履带,32—右履带,41一左张紧轮,42—右张紧轮,5—张紧调节器,61—左托轮组,62—右托轮组,71—左支撑轮,72—右支撑轮,81—左转向操纵杆,82—右转向操纵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收割机行走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行走部和右行走部,左行走部和右行走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上安装有收割机的脱粒箱以及输入卷筒等设备。所述左行走部包括连接在变速箱左输出轴11上的左驱动齿轮21、与左驱动齿轮21啮合的左履带31和用于拉紧左履带31的左张紧轮41,所述右行走部包括连接在变速箱右输出轴12上的右驱动齿轮22、与右驱动齿轮22啮合的右履带32和用于拉紧右履带32的右张紧轮42 ;所述变速箱左输出轴11和变速箱右输出轴12分别由左转向操纵杆81和右转向操纵杆82独立控制,通过独立设置的离合器控制左、右两侧行走部的行走或停止,这样通过分别控制左、右两侧行走部的速度,就能实现控制行走机构的转向、直线行走等状态。参见图1和图2,所述左张紧轮41和右张紧轮42分别位于对应履带的前端,左驱动齿轮21和右驱动齿轮22分别位于对应履带的后端;所述左张紧轮41和右张紧轮42分别由对应的张紧调节器5定位,通过调节两侧张紧调节器5可以对左、右履带的张紧度进行调节,使其处于拉紧的状态。在左履带31和右履带32的底部内壁上还分别设有左托轮组61和右托轮组62,所述左托轮组61和右托轮组62均由四个并排的托轮组成,行驶时底部的托轮随着履带一起转动,既起到对履带形状定位的作用也有利于减小与履带之间的摩擦。参见图1和图2,为使履带的上部被拉紧,在左行走部和右行走部内还分别设有左支撑轮71和右支撑轮72,所述左支撑轮71和右支撑轮72安装在张紧调节器5的上端并与履带接触,两侧的支撑轮分别对履带起支撑作用,防止其中部下陷,当履带转动时,左支撑轮71和右支撑轮72也随履带同步旋转。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的行走机构工作时,先由与发动机相连的变速箱通过两侧的输出轴分别输出转速,然后带动两侧的左驱动齿轮21和右驱动齿轮22旋转,左驱动齿轮21和右驱动齿轮22又分别带动左履带31和右履带32转动,从而实现收割机的前进、 后退或转向。左、右履带在转动时,张紧轮、托轮组以及支撑轮分别对履带起定位、支撑和张紧作用,使履带能保持固定的形状,从而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本技术的行走机构不仅仅限于用于收割机,也可以用于其它的农机设备,如插秧机等,也可以用于其它的小型机械设备。权利要求1.一种收割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行走部和右行走部,所述左行走部包括连接在变速箱左输出轴(11)上的左驱动齿轮(21)、与左驱动齿轮(21)啮合的左履带(31)和用于拉紧左履带(31)的左张紧轮(41 ),所述右行走部包括连接在变速箱右输出轴(12)上的右驱动齿轮(22)、与右驱动齿轮(22)啮合的右履带(32)和用于拉紧右履带(32)的右张紧轮(42);所述左驱动齿轮(21)和左张紧轮(41)分别设于左履带(31)内壁的前、后两端,右驱动齿轮(22)和右张紧轮(42)分别位于右履带(32)内壁的前、后两端, 所述左张紧轮(41)和右张紧轮(42)分别由对应的张紧调节器(5)定位;在左履带(31)和右履带(32 )的底部内壁上还分别设有左托轮组(61)和右托轮组(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左行走部和右行走部内还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履带的左支撑轮(71)和右支撑轮(72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收割机行走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行走部和右行走部,左行走部包括连接在变速箱左输出轴上的左驱动齿轮、与左驱动齿轮啮合的左履带和左张紧轮,右行走部包括连接在变速箱右输出轴上的右驱动齿轮、与右驱动齿轮啮合的右履带和右张紧轮;左驱动齿轮和左张紧轮分别设于左履带内壁的前、后两端,右驱动齿轮和右张紧轮分别位于右履带内壁的前、后两端,左张紧轮和右张紧轮分别由对应的张紧调节器定位;在左履带和右履带的底部内壁上还分别设有左托轮组和右托轮组。本技术的行走机构采用了整体式的履带式结构,能够满足非平原地区农田的稻麦收割作业;而且转向更灵活,操控性得到提升。文档编号B62D55/00GK202063197SQ20112007691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2日专利技术者刘林 申请人:重庆庆龙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割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行走部和右行走部,所述左行走部包括连接在变速箱左输出轴(11)上的左驱动齿轮(21)、与左驱动齿轮(21)啮合的左履带(31)和用于拉紧左履带(31)的左张紧轮(41),所述右行走部包括连接在变速箱右输出轴(12)上的右驱动齿轮(22)、与右驱动齿轮(22)啮合的右履带(32)和用于拉紧右履带(32)的右张紧轮(42);所述左驱动齿轮(21)和左张紧轮(41)分别设于左履带(31)内壁的前、后两端,右驱动齿轮(22)和右张紧轮(42)分别位于右履带(32)内壁的前、后两端,所述左张紧轮(41)和右张紧轮(42)分别由对应的张紧调节器(5)定位;在左履带(31)和右履带(32)的底部内壁上还分别设有左托轮组(61)和右托轮组(6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庆龙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