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多穴贴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5981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片状多穴贴合机,它包括一贴合机本体、滑动设于贴合机本体上的吸气平台、转动设于吸气平台行径末端的并与其相压合的压轮,吸气平台的下端面与一连杆相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控制连杆水平走向的电机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贴合机本体上转动设有一靠近压轮并与其相平行的辅助转轴,辅助转轴上套设有多个定位卡块,每相邻两个定位卡块形成一卡槽,贴合机本体上转动设有多个与卡槽的数量相对应的供料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片状多穴贴合机通过设有多个定位卡块,并由每相邻两个定位卡块形成的卡槽使得每个压轮可以定位多个单条卷,减少机台与人工问题,提升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贴合机,尤其涉及一种片状多穴贴合机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贴合机的贴合方式为单压轮胶带贴合,通过水平移动的吸气平台及转动的压轮对其进行压合,将待贴的膜片放入吸气平台上,膜片随着吸气平台移动,并将胶带缠于压轮上,随着压轮的转动则胶带贴合于吸气平台上的膜片上,但这种贴合方式仅对于一片胶带的贴合,若是要进行多条胶带贴合,则增加压轮的数量,若是要进行产量制作,则需要在贴合机上安装多个压轮及增加贴合机的数量,这样较为繁琐,且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若是要进行大型产量制作则需要增加贴合机及压轮的数量、工作效率不高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多台贴合机及压轮便可进行大型产量制作的片状多穴贴合机。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片状多穴贴合机,它包括一贴合机本体、滑动设于所述贴合机本体上的吸气平台、转动设于所述吸气平台行径末端的并与其相压合的压轮,所述吸气平台的下端面与一连杆相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控制所述连杆水平走向的电机相连接,所述贴合机本体上转动设有一靠近所述压轮并与其相平行的辅助转轴,所述辅助转轴上套设有多个定位卡块,每相邻两个定位卡块形成一卡槽, 所述贴合机本体上转动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槽的数量相对应的供料盘。优选地,所述吸气平台的内部设有容置腔,所述吸气平台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吸气孔,所述容置腔与真空泵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吸气平台的每个角缘处均活动设有一上下移动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下端与控制其上下移动的电磁阀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定位柱通过所述电磁阀上移至冒出所述吸气平台的上端面,所述定位柱通过所述电磁阀下移至没入所述吸气平台的上端面。优选地,所述贴合机本体上凸设有多个与所述压轮相平行的导向柱。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不难看出本技术片状多穴贴合机通过设有多个定位卡块,并由每相邻两个定位卡块形成的卡槽使得每个压轮可以定位多个单条卷,解决了现有贴合机若要进行量产制作,则需增加贴合机及压轮的数量的问题,从而可以减少机台与人工问题,提升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侧视图。图中1-吸气平台;2-定位卡块;3-供料盘;4-压轮;5-定位柱;51-电磁阀;6_连杆; 7-电机;8-导向柱;9-辅助转轴;10-贴合机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片状多穴贴合机,它包括一贴合机本体 10、滑动设于贴合机本体10上的吸气平台1、转动设于吸气平台1行径末端的并与其相压合的压轮4,吸气平台1的下端面与一连杆6相连接,连杆6的另一端与控制连杆6水平走向的电机7相连接,贴合机本体10上转动设有一靠近压轮4并与其相平行的辅助转轴9,辅助转轴9上套设有多个定位卡块2,每相邻两个定位卡块2形成一卡槽,贴合机本体10上转动设有多个与卡槽的数量相对应的供料盘3。为了能将贴合膜平整的贴附在吸气平台1上并随吸气平台1水平移动与压轮4压合,则吸气平台1的内部设有容置腔,吸气平台1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吸气孔,容置腔与真空泵相连接,当贴合膜摆放在吸气平台1上,吸气平台1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的容置腔,此时真空泵将容置腔内的大气压抽走,使得容置腔内的大气压小于容置腔外的大气压,这时贴合膜则平整的贴附在吸气平台1上。其中,为了能定位贴附在吸气平台1上的贴合膜,不会因为操作人员摆放贴合膜时产生误差从而导致贴合不精确,则吸气平台1的每个角缘处均活动设有一上下移动的定位柱5,定位柱5的下端与控制其上下移动的电磁阀51相连接,且定位柱5通过电磁阀51 上移至冒出吸气平台1的上端面,定位柱5通过电磁阀51下移至没入吸气平台1的上端面, 在本实施例中,当吸气平台1远离压轮4时,则电磁阀51控制定位柱5上移,当吸气平台1 靠近压轮4时,则定电磁阀51控制定位柱5下移,这样保证了压轮4与贴合膜进行压合时, 不会因为定位柱5的凸起而不能平整的压合贴合膜。此外,为了将供料盘3上的贴卷导入压轮4上及卡槽内,不会发生紊乱,则贴合机本体10上凸设有多个与压轮4相平行的导向柱8。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片状多穴贴合机,它包括一贴合机本体(10)、滑动设于所述贴合机本体(10)上的吸气平台(1)、转动设于所述吸气平台(1)行径末端的并与其相压合的压轮G),所述吸气平台(1)的下端面与一连杆(6)相连接,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与控制所述连杆(6)水平走向的电机(7)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本体(10)上转动设有一靠近所述压轮 (4)并与其相平行的辅助转轴(9),所述辅助转轴(9)上套设有多个定位卡块O),每相邻两个定位卡块( 形成一卡槽,所述贴合机本体(10)上转动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槽的数量相对应的供料盘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多穴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平台(1)的内部设有容置腔,所述吸气平台(1)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吸气孔,所述容置腔与真空泵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状多穴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平台(1)的每个角缘处均活动设有一上下移动的定位柱(5),所述定位柱(5)的下端与控制其上下移动的电磁阀(51)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状多穴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 上通过所述电磁阀(51)上移至冒出所述吸气平台⑴的上端面,所述定位柱(5)通过所述电磁阀(51) 下移至没入所述吸气平台(1)的上端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多穴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本体(10)上凸设有多个与所述压轮(4)相平行的导向柱(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片状多穴贴合机,它包括一贴合机本体、滑动设于贴合机本体上的吸气平台、转动设于吸气平台行径末端的并与其相压合的压轮,吸气平台的下端面与一连杆相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控制连杆水平走向的电机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贴合机本体上转动设有一靠近压轮并与其相平行的辅助转轴,辅助转轴上套设有多个定位卡块,每相邻两个定位卡块形成一卡槽,贴合机本体上转动设有多个与卡槽的数量相对应的供料盘。本技术片状多穴贴合机通过设有多个定位卡块,并由每相邻两个定位卡块形成的卡槽使得每个压轮可以定位多个单条卷,减少机台与人工问题,提升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32B37/10GK202062783SQ201120126610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曾景升 申请人:苏州京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片状多穴贴合机,它包括一贴合机本体(10)、滑动设于所述贴合机本体(10)上的吸气平台(1)、转动设于所述吸气平台(1)行径末端的并与其相压合的压轮(4),所述吸气平台(1)的下端面与一连杆(6)相连接,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与控制所述连杆(6)水平走向的电机(7)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本体(10)上转动设有一靠近所述压轮(4)并与其相平行的辅助转轴(9),所述辅助转轴(9)上套设有多个定位卡块(2),每相邻两个定位卡块(2)形成一卡槽,所述贴合机本体(10)上转动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槽的数量相对应的供料盘(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景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京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