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样品检测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核磁共振(NMR)作为生物样品检测和疾病诊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能在分子水平反映生物体内或人体内病变的信息,明显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增强对危险性疾病(老年性痴呆、癫痫、脑瘤、前列腺癌等)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控的能力。因此,核磁共振技术是21 世纪生物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的重要检测工具之一,是分子医学、基因疗法等医学前沿的首选监控技术之一。从技术上讲,磁场强度与均勻度不断提高,复合脉冲技术不断被采用,小型化和移动式逐步普及,是商用核磁共振系统发展的几个明显趋势。优化脉冲的开发是近年来核磁共振领域最活跃的研究前沿之一。随着核磁共振技术在生物大分子、复杂有机分子体系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脉冲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如激发带宽不均勻,样本的弛豫对信号的衰减影响较大,信号灵敏度偏低等。而针对以上问题开发和设计的优化脉冲,将有望解决以上问题。传统的脉冲一般由矩形脉冲构成,形状较为单一,效果不甚理想。优化脉冲则由幅度和相位不同的若干个脉冲单元组成,没有固定的形状,效果可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来设计。随着核磁共振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目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核磁共振波谱仪的样品宽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采集核磁共振波谱仪测试样品所产生信号的带宽范围;步骤二、根据所述信号的带宽范围选择相应的标准核磁频谱参数;步骤三、接受一初级参考脉冲,并将此参考脉冲以时间间隔离散为若干矩形脉冲;步骤四、在所述若干矩形脉冲驱动下对样品测试获得此样品的信号参数;步骤五、根据所述若干矩形脉冲对所述信号参数进行时间逆向运算获得时间反演信号参数;步骤六、比较所述信号参数和时间反演信号参数获得脉冲梯度值;步骤七、根据所述脉冲梯度值调制所述初级参考脉冲的相位和幅度获得次级参考脉冲;所述幅度调制操作为:A2 = A1 + d * g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冬,刘小龙,张云,
申请(专利权)人:杨晓冬,刘小龙,张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