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勇专利>正文

类风湿关节炎图谱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图谱模型技术

技术编号:6896812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类风湿关节炎图谱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图谱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试验组和参照组已经脱离人体的静脉血液3ml,静置25至30分钟;离心8至10分钟;分别从3/4液面高度处吸取上清液600μl,低温保存;分别从3/4液面高度处吸取200μl上清液,加入D2O为99.5%的重水200μl混合,得到混合液;获取混合液的一维氢谱的谱图;进行傅立叶变换、相位调整、基线校正、定标及积分处理,得到上清液的类风湿关节炎谱图;对试验组和参照组中的各个上清液的类风湿关节炎谱图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和偏最小二乘法模型,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根据多元统计分析的分析结果,建立类风湿关节炎图谱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图谱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图谱模型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获取作为中间结果的类风湿关节炎信息,尤其涉及一种类风湿关节炎图谱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采用该构建方法所构建的类风湿关节炎的图谱模型。
技术介绍
类风湿关节炎(li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常见全身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的特点。虽然临床上呈缓解期及活动期交替出现,但最终均导致骨关节的损害至患者活动能力丧失。通过早期的干预及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延缓其发展。然而经多年的研究,其分子发病机制始终不是十分清楚。这就给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目前,临床上对RA的诊断多依靠临床症状及各种各样的自身抗体的检测,但对于大量不典型的患者效果并不佳。近年随着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指纹图谱对RA进行诊断及病情的评估已被证明比单一的标志物更有优势。而随着后基因组学时代的来临,代谢组学已成为系统生物学研究发展的下一个重点方向,而代谢指纹图谱更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一个新的思路。由于各种先进硬件设施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出现以及数据分析软件的进步使得全面代谢组学研究逐渐成为发现生物标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类风湿关节炎图谱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分别获取试验组和参照组已经脱离人体的静脉血液3ml,静置25至30分钟;A2、分别以3000至4000转/分钟离心8至10分钟;A3、分别从3/4液面高度处吸取上清液600ul,置于零下60℃至零下80℃环境中保存;A4、在室温冻融后,分别从3/4液面高度处吸取200ul所述上清液,加入D2O为99.5%的重水200ul混合,得到混合液;其中,在吸取所述上清液时,一直保持3/4液面高度;A5、分别将所述混合液置于5mm核磁管,通过Varian NMR 600MHz核磁共振谱仪获取所述混合液的一维氢谱的谱图;A6、采用To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风湿关节炎图谱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l、分别获取试验组和参照组已经脱离人体的静脉血液:3ml,静置25至30分钟;A2、分另Ij以3000至4000转/分钟离心8至10分钟;A3、分别从3/4液面高度处吸取上清液600ul,置于零下60°C至零下80°C环境中保存;A4、在室温冻融后,分别从3/4液面高度处吸取200ul所述上清液,加入D2O为99. 5% 的重水200ul混合,得到混合液;其中,在吸取所述上清液时,一直保持3/4液面高度;A5、分别将所述混合液置于5mm核磁管,通过Varian NMR 600MHz核磁共振谱仪获取所述混合液的一维氢谱的谱图;A6、采用TopSpin软件分别对所述一维氢谱的谱图进行傅立叶变换、相位调整、基线校正、定标及积分处理,得到所述上清液的类风湿关节炎谱图;其中,在进行傅立叶变换时乘以增宽因子为IHz的指数窗函数,以内标乳酸在1. 33ppm的双峰进行定标处理,并且,在进行积分时,去除水峰积分值后将其余积分值进行加合和归一化处理;A7、采用SIMCA-P+软件对试验组和参照组中的各个上清液的类风湿关节炎谱图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和偏最小二乘法模型,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其中,所述多元统计分析包括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及其正交信号校正处理;A8、根据多元统计分析的分析结果,建立所述类风湿关节炎图谱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7中,所述多元统计分析采用平均中心化换算和自适换算的数据标度换算方式,并且,在所述多元统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勇欧阳昕
申请(专利权)人:戴勇欧阳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