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晓冬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波谱仪的脉冲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13500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波谱仪的脉冲产生装置,包括:参数采集单元;标样类型数据存储区,用于存储各种类型标准样品的频谱参数数据;脉冲输入端;测试模块,用于在所述若干矩形脉冲驱动下对样品测试获得此样品的信号参数;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若干矩形脉冲对所述信号参数进行时间反演运算获得时间反演信号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结果调制所述初级参考脉冲的相位和幅度获得次级参考脉冲;格式转换单元;编程射频发生单元,记录与各个矩形脉冲相应的相位和幅度从而形成相位幅度列表,并根据此相位幅度列表中各个相位、幅度值输出检测脉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脉冲产生装置灵敏度偏高;频谱范围偏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脉冲产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波谱仪的脉冲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核磁共振(NMR)作为生物样品检测和疾病诊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能在分子水平反映生物体内或人体内病变的信息,明显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增强对危险性疾病(老年性痴呆、癫痫、脑瘤、前列腺癌等)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控的能力。因此,核磁共振技术是21 世纪生物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的重要检测工具之一,是分子医学、基因疗法等医学前沿的首选监控技术之一。从技术上讲,磁场强度与均勻度不断提高,复合脉冲技术不断被采用,小型化和移动式逐步普及,是商用核磁共振系统发展的几个明显趋势。优化脉冲的开发是近年来核磁共振领域最活跃的研究前沿之一。随着核磁共振技术在生物大分子、复杂有机分子体系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脉冲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如激发带宽不均勻,样本的弛豫对信号的衰减影响较大,信号灵敏度偏低等。而针对以上问题开发和设计的优化脉冲,将有望解决以上问题。传统的脉冲一般由矩形脉冲构成,形状较为单一,效果不甚理想。优化脉冲则由幅度和相位不同的若干个脉冲单元组成,没有固定的形状,效果可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来设计。随着核磁共振研究领域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波谱仪的脉冲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参数采集单元(1),用于采集来自核磁共振波谱仪测试样品所产生信号的带宽范围;标样类型数据存储区(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标准样品的频谱参数数据,并根据所述信号的带宽选择相应类型标准样品的频谱参数数据;脉冲输入端(3),用于接受来自外界的初级参考脉冲,并将此参考脉冲以时间间隔离散为若干矩形脉冲;测试模块(4),用于在所述若干矩形脉冲驱动下对样品测试获得此样品的信号参数;比较器(5),比较所述信号参数和标准核磁频谱参数;处理模块(6),用于根据所述若干矩形脉冲对所述信号参数进行时间反演运算获得脉冲梯度值,并结合根据所述比较器(5)的输出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冬刘小龙张云
申请(专利权)人:杨晓冬刘小龙张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