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钻床在大型工件端面上镗孔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12785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钻床在大型工件端面上镗孔的装置,该镗孔的装置包括镗杠,镗杠的顶部与钻床主轴的输出端同轴连接,镗杠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一镗刀,镗杠的两端均分别设有一镗杠支撑装置,镗杠支撑装置包括轴承座和轴承,轴承座的一端设有轴承盖,轴承座的另一端设有外沿,外沿的端面为镗杠的轴向定位面,轴承座通过U型卡夹紧件固定。镗杠为分体结构,由相互同轴连接的上部镗杠和下部镗杠构成;上部镗杠的底端与下部镗杠的顶端之间通过锥形轴孔紧密配合,在锥形轴孔配合的轴段上设有一定位销轴;镗杠上的2个镗刀分别设置在上部镗杠和下部镗杠上。利用该装置加工大直径工件的分度圆周上的端面孔,加工成本低,速度快,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钻床在大型工件端面上镗孔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加工大直径工件端面上的按照圆周分度布置的圆孔,如堆取料机中的回转盘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加工该回转盘上按照圆周分度布置的多个圆孔往往是需要采用大型镗床进行镗孔加工,而只有一般机加工能力的机械加工企业,通常都没有大型镗床, 当需要在大直径工件的分度圆周的端面上加工多个或者上下对中的多组孔(例如加工堆取料机回转盘上的150组直径为Φ 120mm,且上下裆距为250mm的孔)时,由于受企业设备种类、加工能力的限制而不能加工,因此,需要寻求具有加工能力的企业进行外协加工,所发生的加工和运输费用很高,加大了企业自身的生产成本,给企业生产及经营带来了很大困难和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钻床在大型工件端面上镗孔的装置,利用本专利技术镗孔的装置加工大型工件端面上的孔,其加工成本低,速度快,精度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利用钻床在大型工件端面上镗孔的装置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该镗孔的装置包括镗杠,所述镗杠的顶部与钻床主轴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所述镗杠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一镗刀,所述镗杠的两端均分别设有一镗杠支撑装置,所述镗杠支撑装置包括轴承座和轴承,所述轴承座的一端设有轴承盖,所述轴承座的另一端设有外沿,所述外沿的端面为镗杠的轴向定位面,所述轴承座通过U型卡夹紧件固定。本专利技术利用钻床在大型工件端面上镗孔的装置,其中,所述镗杠与所述钻床主轴的输出端之间通过连接法兰连接。本专利技术利用钻床在大型工件端面上镗孔的装置,其中,所述镗杠为分体结构,由相互同轴连接的上部镗杠和下部镗杠构成;所述上部镗杠的底端与所述下部镗杠的顶端之间通过锥形轴孔紧密配合,在锥形轴孔配合的轴段上设有一定位销轴;镗杠上的2个镗刀分别设置在所述上部镗杠和所述下部镗杠上。本专利技术利用钻床在大型工件端面上镗孔的装置,其中,所述镗杠上设有镗刀安装孔,所述镗刀嵌在该镗刀安装孔内并通过顶丝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利用钻床在大型工件端面上镗孔的装置,是将镗杠分上下两部分,通过锥形轴孔及定位销固结,便于拆卸和移动;镗杠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轴承座部件和U型卡使之与大直径工件固定,可以保证在加工过程中镗杠旋转不颤动,使加工出来的孔精度高; 另外,设置在镗杠上的镗刀是通过顶丝固结,可以方便的调整镗刀探出镗杠的长度,即镗孔的直径可以调节。3本专利技术镗孔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利用该装置加工大直径工件的分度圆周上的端面孔,加工成本低,速度快,精度高。尤其是对于没有大型镗床的企业而言, 可以利用本专利技术扩大其机械加工企业的经营范围,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利用钻床在大型工件端面上镗孔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镗孔的装置的主视剖视图;图3是图2中所示I部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钻床主轴 2——连接法兰 3——上部镗杠5——轴承座6——U型卡7——大直径工件9——顶丝10——镗刀11——待加工孔13——下部镗杠;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利用钻床在大型工件端面上镗孔的装置,包括镗杠,所述镗杠的顶部与钻床主轴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所述镗杠与所述钻床主轴的输出端之间通过连接法兰2连接;所述镗杠的两端均分别设有一镗杠支撑装置,所述镗杠支撑装置包括轴承座5和轴承8,所述轴承座5的一端设有轴承盖4,所述轴承座5的另一端设有外沿,所述外沿的端面为镗杠的轴向定位面,所述轴承座5通过U型卡夹紧件固定,从而可以实现利用镗杠支撑装置并通过U型卡将镗杠与待加工的大直径工件7固定,所述镗杠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一镗刀10,所述镗杠上设有镗刀安装孔,所述镗刀10嵌在该镗刀安装孔内并通过顶丝9固定,镗刀10探出镗杠的长度可以调节,从而可以方便的调整镗孔的直径。为了便于安装和调整位置,所述镗杠最好为分体结构,S卩由相互同轴连接的上部镗杠3和下部镗杠13构成;为了便于上下两部分的拆卸和移动,所述上部镗杠3的底端与所述下部镗杠13的顶端之间通过锥形轴孔紧密配合,在锥形轴孔配合的轴段上设有一定位销轴12 ;镗杠上的2个镗刀分别设置在所述上部镗杠3和所述下部镗杠13上。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以本专利技术镗孔的装置(选择的镗杠为分体结构)加工分布在Ilm堆取料机回转盘分度圆周上端面的150组、上下裆距为 250mm、孔径为Φ 120mm孔为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应用本专利技术镗孔的装置在钻床上机械加工直径为Ilm堆取料机回转盘分度圆周上端面150组上下裆距250mm直径为Φ 120mm孔。其加工过程是在堆取料机的回转盘(即大直径工件7)的分度圆周上先通过割刀切出待加工孔 11,并预留出镗孔余量;把装有上部镗杠3的镗杠支撑装置中的轴承座部件(包括轴承座5、轴承8和轴承压盖4)放置于回转盘(大直径工件7)上部的待加工孔11的周围,找正后,以轴承座底部的外沿端面为定位面,通过U型卡6将带有上部镗杠3的镗杠支撑装置的轴承座固定在回4——轴承压盖 8——轴承 12——定位销轴4转盘的上部回转板上。把装有下部镗杠13的镗杠支撑装置中的轴承座部件(包括轴承座5、轴承8和轴承压盖4)反置于回转盘(大直径工件7)下部的待加工孔11的周围,利用上部镗杠3和下部镗杠13端头的锥形轴孔配合将上下镗杠紧密对接并用定位销轴12连接固定,找正后,以轴承座底部的外沿端面为定位面,通过U型卡6将带有下部镗杠13的镗杠支撑装置的轴承座固定在回转盘的下部回转板上。通过连接法兰2将上部镗杠3和钻床主轴1固结。开始加工回转盘(大直径工件7)上部的待加工孔11,粗镗后,根据精镗孔的直径, 调整镗刀10探出镗杠的长度,用顶丝9固定后进行精镗,将上部的待加工孔11加工至设计要求尺寸后,同理,通过同样的方法加工回转盘(大直径工件7)下部的待加工孔11至设计要求尺寸。加工完毕一组上下对中的待加工孔11后,卸掉上部镗杠3和下部镗杠13之间的定位销轴12,通过敲击让上部镗杠3和下部镗杠13分离,然后拆卸U型卡6,移动镗杠支撑装置到下一组待加工孔11的位置,按照上述操作步骤进行加工,此类类推,即可完成回转盘(大直径工件7)上的所有待加工孔11的镗孔加工。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钻床在大型工件端面上镗孔的装置,包括镗杠,其特征在于所述镗杠的顶部与钻床主轴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所述镗杠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一镗刀(10),所述镗杠的两端均分别设有一镗杠支撑装置,所述镗杠支撑装置包括轴承座( 和轴承(8),所述轴承座(5)的一端设有轴承盖G),所述轴承座(5)的另一端设有外沿,所述外沿的端面为镗杠的轴向定位面,所述轴承座( 通过U型卡夹紧件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钻床在大型工件端面上镗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镗杠与所述钻床主轴的输出端之间通过连接法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钻床在大型工件端面上镗孔的装置,包括镗杠,其特征在于:所述镗杠的顶部与钻床主轴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所述镗杠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一镗刀(10),所述镗杠的两端均分别设有一镗杠支撑装置,所述镗杠支撑装置包括轴承座(5)和轴承(8),所述轴承座(5)的一端设有轴承盖(4),所述轴承座(5)的另一端设有外沿,所述外沿的端面为镗杠的轴向定位面,所述轴承座(5)通过U型卡夹紧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周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重钢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