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支承孔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90540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回转支承孔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该加工装置主要由主工作台、机座、回转装置和托轮装置组成,该主工作台又主要由上、下环形法兰盘Ⅰ和座圈Ⅰ、筋板Ⅰ组焊而成,该机座主要由上、下环形法兰盘Ⅱ、座圈Ⅱ和筋板Ⅱ组成,在下环形法兰盘Ⅰ与上环形法兰盘Ⅱ之间安装回转支承,即在机座上安装回转支承,在回转支承上安装主工作台,在座圈Ⅱ的右侧壁上开孔安装减速电机,在此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小齿轮并使小齿轮与回转支承的齿圈相对应啮合,在摇臂钻工作平台上和摇臂钻的砼基础上对应位于上环形法兰盘Ⅰ底面上的环形支撑面的部位圆周均布安装托轮装置,一次夹装可完成全部孔的加工,效率高,质量好且安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回转支承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回转支承在进行孔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受摇臂钻床工作台直径的限制,对于直径大于工作台直径的回转支承,除了购置与之匹配的设备外,在现有的摇臂钻床上,均不能通过一次定位装夹就能够把所有的孔加工完成,需要不断调整回转支承的位置后才可以进行加工,在调整位置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的吊装装夹,这样的操作过程用时较长,工作效率降低,吊装工程中亦存在安全隐患,而为此购置不同型号的钻孔设备亦增加了制作成本,两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支承孔的加工装置,采用现有的摇臂钻床和一次定位装夹就能对回转支承上的孔全部进行加工,尤其适用于对大直径和超大直径的回转支承进行孔的加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回转支承孔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该回转支承孔的加工装置主要由主工作台、机座、回转装置和托轮装置组成,该主工作台又主要由上环形法兰盘I、下环形法兰盘I和座圈I、筋板I组焊而成,此上环形法兰盘I的外直径比下环形法兰盘I的外直径大,在上环形法兰盘I的内周部与下环形法兰盘I的外周部之间焊装座圈I,同时,在座圈I的外周与上环形法兰盘I的底面之间圆周均布焊装筋板I, 组焊成倒圆锥台形的主工作台,此筋板I可为直角三角形板,并使上环形法兰盘I底面的外侧部形成一环形支撑面;在此主工作台的上环形法兰盘I的环面上圆周均布开设长圆形安装孔,以用螺栓固定安装待钻孔的回转支承;该机座主要由上环形法兰盘II、下环形法兰盘II、座圈II和筋板II组成,该下环形法兰盘II的外直径比上环形法兰盘II的外直径大,而此上环形法兰盘II的外直径又比下环形法兰盘I的外直径略小,在此上环形法兰盘II与下环形法兰盘II之间焊装座圈II,并使上环形法兰盘II和下环形法兰盘II的外周部均对应外伸出座圈II,以在上环形法兰盘II的外周部上圆周均布开设连接孔和在下环形法兰盘II的外周部上圆周均布开设安装孔,此外,在上环形法兰盘II的外伸环段的底面与座圈II的外周以及与下环形法兰盘II的外伸环段的上表面之间圆周均布焊装筋板II,组焊成圆锥台形的机座;在主工作台的下环形法兰盘I与机座的上环形法兰盘II之间安装回转支承,并使此回转支承的外圈与机座的上环形法兰盘II用螺栓相固定连接,此回转支承带齿圈的内圈与主工作台的下环形法兰盘I用螺栓相固定连接,这样就在机座上安装回转支承,在回转支承上安装主工作台,在座圈II的右侧壁上开孔安装减速电机,并使此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伸进座圈II的内腔中,在此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小齿轮,并使小齿轮与回转支承的齿圈相对应啮合,这样就组成了回转装置,减速电机通过小齿轮与齿圈的啮合传动,带动主工作台作正反旋转;此外,在机座的上环形法兰盘II的内圈上安装底部带有排油管的接油盒,组成液压油回收装置,以回收回转支承钻孔过程中的冷却油液,该机座的下环形法兰盘II 用螺栓对应安装在摇臂钻工作平台上和摇臂钻的砼基础上并使主工作台能在摇臂钻的钻臂下方作正反旋转;此外,为了保证主工作台的平面度,减少钻孔过程中的变形量,保证孔的精度,在摇臂钻工作平台上和摇臂钻的砼基础上对应位于上环形法兰盘I底面上的环形支撑面的部位圆周均布安装托轮装置,并以在摇臂钻工作平台上和摇臂钻的砼基础上对应位于上环形法兰盘I底面上的环形支撑面的部位圆周均布安装四个托轮装置为佳,该托轮装置主要由底板、左右立柱、托轮轴、左右轴承和托轮组成,在底板上对称间隔地焊装左右立柱,该左右立柱的顶部是带盖的轴座,在左右立柱的轴座中固定安装台阶式的托轮轴,在此托轮轴上用左右轴承安装空腔的托轮并用左右端盖定位,该托轮装置的底板用螺栓对应固定安装在摇臂钻的工作平台上或砼基础上,并在各底板的底部安装调整垫片以调整托轮的高低,使各托轮均抵靠并承托住主工作台的上环形法兰盘I (即主工作台的台面),使该主工作台的台面的平面度< 0. 15mm。使用时,将待钻孔的回转支承(工件)置于主工作台台面上并用螺栓夹装固定,待钻孔的回转支承随着主工作台的旋转而旋转,配合摇臂钻的动作,对回转支承上的孔进行加工,一次夹装可完成全部孔的加工,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好且安全性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回转支承孔的加工装置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一次夹装可完成全部孔的加工,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回转支承孔的加工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回转支承孔的加工装置的主视带局部剖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件8 托轮装置的主视带局部剖示意图。图 1、图 2 中1、主工作台 2、机座 3、回转支承4、接油盒 5、排油管 6、小齿轮 7、减速电机 8、托轮装置 9、摇臂钻工作平台 10、摇臂钻 11、立柱 12、托轮轴 13、底板 14、轴承 15、托轮 16、端盖。具体实施例方式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一种回转支承孔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该回转支承孔的加工装置主要由主工作台1、机座2、回转装置和托轮装置8组成,该主工作台1又主要由上环形法兰盘I、下环形法兰盘I和座圈I、筋板I组焊而成,此上环形法兰盘I的外直径比下环形法兰盘I的外直径大,在上环形法兰盘I的内周部与下环形法兰盘I的外周部之间焊装座圈I,同时,在座圈I的外周与上环形法兰盘I的底面之间圆周均布焊装筋板I,组焊成倒圆锥台形的主工作台1,此筋板I可为直角三角形板,并使上环形法兰盘I底面的外侧部形成一环形支撑面;在此主工作台1的上环形法兰盘I的环面上圆周均布开设长圆形安装孔,以用螺栓固定安装待钻孔的回转支承;该机座2主要由上环形法兰盘II、下环形法兰盘II、座圈II和筋板II组成,该下环形法兰盘II的外直径比上环形法兰盘II的外直径大, 而此上环形法兰盘II的外直径又比下环形法兰盘I的外直径略小,在此上环形法兰盘II与下环形法兰盘II之间焊装座圈II,并使上环形法兰盘II和下环形法兰盘II的外周部均对应外伸出座圈II,以在上环形法兰盘II的外周部上圆周均布开设连接孔和在下环形法兰盘II 的外周部上圆周均布开设安装孔,此外,在上环形法兰盘II的外伸环段的底面与座圈II的外周以及与下环形法兰盘II的外伸环段的上表面之间圆周均布焊装筋板II,组焊成圆锥台形的机座2 ;在主工作台1的下环形法兰盘I与机座2的上环形法兰盘II之间安装回转支承3,并使此回转支承3的外圈与机座2的上环形法兰盘II用螺栓相固定连接,此回转支承 3带齿圈的内圈与主工作台1的下环形法兰盘I用螺栓相固定连接,这样就在机座2上安装回转支承3,在回转支承3上安装主工作台1,在座圈II的右侧壁上开孔安装减速电机7,并使此减速电机7的输出轴伸进座圈II的内腔中,在此减速电机7的输出轴上安装小齿轮6, 并使小齿轮6与回转支承3的齿圈相对应啮合,这样就组成了回转装置,减速电机7通过小齿轮6与齿圈的啮合传动,带动主工作台1作正反旋转;此外,在机座2的上环形法兰盘II 的内圈上安装底部带有排油管5的接油盒4,组成液压油回收装置,以回收回转支承钻孔过程中的冷却油液,该机座2的下环形法兰盘II用螺栓对应安装在摇臂钻工作平台9上和摇臂钻10的砼基础上并使主工作台1能在摇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支承孔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a、该回转支承孔的加工装置主要由主工作台(1)、机座(2)、回转装置和托轮装置(8)组成,该主工作台(1)又主要由上环形法兰盘Ⅰ、下环形法兰盘Ⅰ和座圈Ⅰ、筋板Ⅰ组焊而成,此上环形法兰盘Ⅰ的外直径比下环形法兰盘Ⅰ的外直径大,在上环形法兰盘Ⅰ的内周部与下环形法兰盘Ⅰ的外周部之间焊装座圈Ⅰ,同时,在座圈Ⅰ的外周与上环表法兰盘Ⅰ的底面之间圆周均布焊装筋板Ⅰ,组焊成倒圆锥台形的主工作台(1),并使上环形法兰盘Ⅰ底面的外侧部形成一环形支撑面,在此主工作台(1)的上环形法兰盘Ⅰ的环面上圆周均布开设长圆形安装孔;b、该机座(2)主要由上环形法兰盘Ⅱ、下环形法兰盘Ⅱ、座圈Ⅱ和筋板Ⅱ组成,该下环形法兰盘Ⅱ的外直径比上环形法兰盘Ⅱ的外直径大,而此上环形法兰盘Ⅱ的外直径又比下环形法兰盘Ⅰ的外直径略小,在此上环形法兰盘Ⅱ与下环形法兰盘Ⅱ之间焊装座圈Ⅱ,并使上环形法兰盘Ⅱ和下环形法兰盘Ⅱ的外周部均对应外伸出座圈Ⅱ,在上环形法兰盘Ⅱ的外周部上圆周均布开设连接孔和在下环形法兰盘Ⅱ的外周部上圆周均布开设安装孔,在上环形法兰盘Ⅱ的外伸环段的底面与座圈Ⅱ的外周以及与下环形法兰盘Ⅱ的外伸环段的上表面之间圆周均布焊装筋板Ⅱ,组焊成圆锥台形的机座(2);c、在主工作台(1)的下环形法兰盘Ⅰ与机座(2)的上环形法兰盘Ⅱ之间安装回转支承(3),并使此回转支承(3)的外圈与机座(2)的上环形法兰盘Ⅱ用螺栓相固定连接,此回转支承(3)带齿圈的内圈与主工作台(1)的下环形法兰盘Ⅰ用螺栓相固定连接,这样就在机座(2)上安装回转支承(3),在回转支承(3)上安装主工作台(1),在座圈Ⅱ的右侧壁上开孔安装减速电机(7),并使此减速电机(7)的输出轴伸进座圈Ⅱ的内腔中,在此减速电机(7)的输出轴上安装小齿轮(6),并使小齿轮(6)与回转支承(3)的齿圈相对应啮合,在机座(2)的上环形法兰盘Ⅱ的内圈上安装底部带有排油管(5)的接油盒(4),该机座(2)的下环形法兰盘Ⅱ用螺栓对应安装在摇臂钻工作平台(9)上和摇臂钻(10)的砼基础上;d、在摇臂钻工作平台(9)上和摇臂钻(10)的砼基础上对应位于上环形法兰盘Ⅰ底面上的环形支撑面的部位圆周均布安装托轮装置(8),该托轮装置(8)主要由底板(13)、左右立柱(11)、托轮轴(12)、左右轴承(14)和托轮(15)组成,在底板(13)上对称间隔地焊装左右立柱(11),该左右立柱(11)的顶部是带盖的轴座,在左右立柱(11)的轴座中固定安装台阶式的托轮轴(12),在此托轮轴(12)上用左右轴承(14)安装空腔的托轮(15)并用左右端盖(16)定位,该各托轮装置(8)的底板(13)用螺栓对应固定安装在摇臂钻工作平台(9)上或摇臂钻(10)的砼基础上,并在各底板(13)的底部安装调整垫片,使各托轮(15)均抵靠并承托住主工作台(1)的上环形法兰盘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振宏戴永奋戴克芳李美萍李伟彭乐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