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缓冲结构的回转作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9920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缓冲结构的回转作动装置,包括气缸及设置在气缸活塞腔内的前活塞与后活塞,前活塞与后活塞中部设有的齿条,齿条与设有动力输出轴的齿轮啮合,气缸为两个,对称设于所述齿轮的两侧,气缸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盖与后盖,前盖上设有接气口,气缸的前活塞腔与接气口通过前盖内设置的前气路连通,接气口上还连接有后气路,接气口与后气路的连接处设有流量控制机构,靠近流量控制机构的后气路上设有与前活塞腔连通的缸壁气孔。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气动回转作动装置由于冲击力强引起的设备稳定性差、噪音污染严重,设备磨损快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带动各种机械的回转式作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缓冲结构的回转作动装置
技术介绍
由空气压力驱动的回转式作动装置,是通过带齿条的活塞在气缸内往复滑动,带动齿轮转动从而输出动力。现有技术的这种回转式作动装置中,为了吸收上述活塞在行程终端停止时由于惯性能量所产生的冲击力,通常采用设置外部的机械式缓冲机构。但是,这样的机械式的缓冲机构存在着停止时发出冲击声、在冲击的部分中由磨耗所产生的磨损容易发展、缓冲器等的零件突出到外部而形成为障碍的问题。公开日为2001年9月5日,公开号为CN1311399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带缓冲机构的旋转作动装置,它具有由空气压往复驱动的齿条用于使上述齿条缓冲地停止在正逆至少一方的行程端缓冲机构;上述缓冲机构包括排气口、流量调整机构、缓冲密封圈,该排气口在比上述口孔更靠近室端侧的位置对压力室开口,上述流量调整机构限制从该排气口排出的排气的流量,上述缓冲密封圈安装在上活塞的外周面上,在该活塞快要到达行程端时将上述口孔与压力室隔断并将该压力室内的空气从上排气口通过流量调整机构排出。这种结构采用气缓冲结构,即在活塞接近行程终端时关闭设置在缸壁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带缓冲结构的回转作动装置,包括气缸及设置在气缸活塞腔内的滑动装置,滑动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前活塞与后活塞,前活塞与后活塞通过滑动装置的中部设置的齿条连成一体,齿条与设有动力输出轴的齿轮啮合,其特征是:所述的气缸为两个,对称设于所述齿轮(4)的两侧,气缸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盖(5)与后盖(6),前盖上设有接气口(7),气缸的前活塞腔(8)与接气口通过前盖内设置的前气路(9)连通,接气口上还连接有后气路,后气路由设置在气缸缸壁上的缸壁气路(10)及设置在后盖上的后盖气路(11)连接构成,一个气缸的接气口通过缸壁气路、后盖气路与另一个气缸的后活塞腔(12)连通,接气口与缸壁气路的连接处设有流量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缓冲结构的回转作动装置,包括气缸及设置在气缸活塞腔内的滑动装置,滑动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前活塞与后活塞,前活塞与后活塞通过滑动装置的中部设置的齿条连成一体,齿条与设有动力输出轴的齿轮啮合,其特征是所述的气缸为两个,对称设于所述齿轮(4)的两侧,气缸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盖(5)与后盖(6),前盖上设有接气口(7),气缸的前活塞腔(8 )与接气口通过前盖内设置的前气路(9 )连通,接气口上还连接有后气路,后气路由设置在气缸缸壁上的缸壁气路(10)及设置在后盖上的后盖气路(11)连接构成,一个气缸的接气口通过缸壁气路、后盖气路与另一个气缸的后活塞腔(12)连通,接气口与缸壁气路的连接处设有流量控制机构(13),靠近流量控制机构的缸壁气路上设有与前活塞腔连通的缸壁气孔(14),前活塞的两端分别设有前密封环(15)与后密封环(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缓冲结构的回转作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前盖上的通流孔(17)及设置在缸壁气路端部的缓冲膜片(18),缸壁气路上靠近通流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忠王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亚德客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