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郎应红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背光源导光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9915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液晶显示的背光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背光源导光板结构,其包括板状主体,在导光板上光源端1mm处设置有高于导光板主体平面的斜坡,该斜坡高度为0.06mm~0.10mm,坡度为3°~20°。本新型结构设计的导光板会很容易解决亮眼现象,而且光损会减少,亮度会比平面导光板亮度高200cd/m2。(*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液晶显示的背光源
,具体涉及一种LED背光源的导光板。
技术介绍
现在市面上的超薄型背光源产品其导光板厚度都在0.45mm以下,如图1、2所示, 在目前市场上0. 45mm以下的导光板1'都是装配用0. 6mm的LED,按正常来说是应该装配用0. 4mm的LED,但装配0. 4mm的LED上的背光源其价格成本都偏高。按目前普通导光板做成整一平面的设计,用0. 6mm的LED,那做成背光源成品后会在光源处很容易产生亮眼现象,即眼睛对着光源处看会明显地看到LED位置处会特别亮,形成光点;而且因为导光板 1'比LED薄,且导光板1'上下厚度相同,光损比较大,背光源亮度会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超薄型背光源产品效果、成本经济的LED背光源的导光板。本技术LED背光源的导光板,包括板状主体,在导光板上光源端Imm处设置有高于导光板主体平面的斜坡,该斜坡高度为0. 06mm 0. 10mm,坡度为3° 20°。优选地,所述斜坡高度为0. 07mm 0. 09mm。优选地,所述斜坡的坡度为5° 15°。优选地,所述斜坡为三角形形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斜坡的设置,避免了按目前普通导光板做成整一平面的设计,用0. 6mm的LED,那做成背光源成品后会在光源处很容易产生亮眼现象,即眼睛对着光源处看会明显地看到LED位置处会特别亮,形成光点;而且因为导光板比LED薄,光损比较大,背光源亮度会损失;用本新型结构设计的导光板会很容易解决亮眼现象,而且光损会减少,亮度会比平面导光板亮度高200cd/m2。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导光板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导光板结构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提供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以助于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 如图3、4所示,图1是本技术的LED背光源的导光板,包括板状主体1,参考图5所示,在板状主体1上光源端Imm处设置有高于导光板主体平面的斜坡2,该斜坡为直角三角形形状,该斜坡2的高度为0.06mm 0. 10mm,坡度为3° 20°。在本实施例中,该高度为0.08mm,坡度(即三角形斜边与导光板主体平面的夹角)为10°,标示3为光源,导光板上设置有斜坡2后,相应地,使得光源端最厚处比光源对侧底部厚0. 08mm,在用此种结构下的导光板做的背光源整体效果以用整体亮度都要比做成平面的导光板好。实施例2:作为实施例1的变形,将斜坡设置成等腰三角形形状。实施例3:与实施例一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该斜坡2的高度为0. 07mm,坡度(即三角形斜边与导光板主体平面的夹角)为5°,设置上述斜坡2后,相应地,使得光源端最厚处比光源对侧底部厚0. 07mm。实施例4 与实施例一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该斜坡的高度为0. 09mm,坡度(即三角形斜边与导光板主体平面的夹角)为15°,设置上述斜坡后,相应地,使得光源端最厚处比光源对侧底部厚0. 09mm。实施例5与实施例一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该斜坡的高度为0. 07mm,坡度(即三角形斜边与导光板主体平面的夹角)为5°,设置上述斜坡后,相应地,使得光源端最厚处比光源对侧底部厚0. 07mm。实施例6与实施例一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该斜坡的高度为0. 06mm,坡度(即三角形斜边与导光板主体平面的夹角)为20°,设置上述斜坡后,相应地,使得光源端最厚处比光源对侧底部厚0. 06mm。实施例7与实施例一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该斜坡的高度为0. 07mm,坡度(即三角形斜边与导光板主体平面的夹角)为3°,设置上述斜坡后,相应地,使得光源端最厚处比光源对侧底部厚0. 07mm。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背光源导光板结构,包括板状主体,其特征在于:在导光板上光源端设置有高于导光板主体平面的斜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背光源导光板结构,包括板状主体,其特征在于在导光板上光源端设置有高于导光板主体平面的斜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背光源导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坡设置在所述的导光板的光源端Imm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背光源导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坡高度为0. 06mm 0. 1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戈郎应红
申请(专利权)人:郎应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