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波型节能灯驱动器,其特征是市电依次经半波供电电路、电源变换电路、半桥逆变电路及灯管回路组成;其中所述半波供电电路为串接在市电输入端上的一个二极管VD3;所述电源变换电路包括一桥式整流器BR和并接在输出端上的滤波电容C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半波供电模式,可大大减少开启瞬间浪涌对滤波电容的冲击,且在灯管点燃瞬间的电压下降,使得灯管灯丝免遭大电流冲击,起到保护主要元器件作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波型节能灯驱动器。技术背景节能灯光效系数和耗电都优于白炽灯,但是目前节能灯灯寿命远不如白炽灯,长期以来,节能灯号称为省电不省钱,由此废弃数量巨大的产生了节能灯电子垃圾污染的新问题。究其原因,大多为驱动器设计的缺陷,点燃瞬间产生大电流的冲击,导致灯管灯丝和主回路滤波电容受冲击,故现有节能灯适合长时间连续工作,就怕频繁的开关。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一种电子镇流器,专利公开号CN1017MM8A,独创提出了半桥逆变技术在节能灯驱动器中的运用,采用滑频技术,使半桥逆变输出的方波电压频率从最高频率连续下滑至灯管高压点燃频率,直至稳态工作频率,解决自激式单频点振荡变为连续变频振荡方式,实现灯管回路中灯管两端灯丝短路连接后,即使断丝灯管依然可以被顺利高压点燃并正常发光,直至灯管失效为止,由此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如何克服启动时大电流冲击的缺陷,即成为本技术研究的对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采用半波供电和半桥逆变电路配合的半波型节能灯驱动器。本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半波型节能灯驱动器,其特征是市电依次经半波供电电路、电源变换电路、半桥逆变电路及灯管回路组成。所述半波供电电路为串接在市电输入端上的一个二极管VD3。由二极管VD3承担市电半波整流输出供给半桥式逆变电路的工作电源。所述电源变换电路包括一桥式整流器BR和并接在输出端上的滤波电容Cl。所述半桥逆变电路包括启动电路和逆变电路两部分,其中启动电路由电阻R1、 电容C2、双向二极管VD2组成;逆变电路由环形变形器绕组Tla、Tlb、TlC、电阻R2、R3、三极管VT1、VT2组成。所述灯管回路由电感Li、电容C3、C4、C5及灯丝FL1、FL2本技术采用半波供电模式,可大大减少开启瞬间浪涌对滤波电容的冲击,且在灯管点燃瞬间的电压下降,使得灯管灯丝免遭大电流冲击,起到保护主要元器件作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半波型节能灯驱动器原理框图图2半波型节能灯驱动器电路图图3半波型节能灯驱动器等效电路图图4全波节能灯驱动器等效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半波型节能灯驱动器原理框图,市电接入后,依次经半波供电电路、电源变换电路、半桥逆变电路及灯管回路组成。其中半波供电电路为串接在市电输入端上的一个二极管VD3 ;电源变换电路包括一桥式整流器BR和并接在输出端上的滤波电容Cl ;半桥逆变电路包括启动电路和逆变电路两部分,其中启动电路由电阻R1、电容 C2、双向二极管VD2组成;逆变电路由环形变形器绕组Tla、Tib、TIC、电阻R2、R3、三极管 VTU VT2 组成。灯管回路由电感Li、电容C3、C4、C5及灯丝FL1、FL2参照图3和图4,针对上述半波型节能灯驱动器的工作原理如下A 主回路滤波电容器1、市电(单相)半波供电如图3:E 为工频市电电压;C 节能灯主回路滤波电容;RL 等效电路负载电阻;加电后,初始电容C没有电压,经过很短的一瞬间(称为过渡过程)充电,就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这时电容C上的电压在UC上下波动,平均电压为UL。整流管D不是在整个正半周内导通,而只是在输入的交流电压比电容C上电压高过整流管D正向压降时才导通,整流管D导通时,整流电流除一小部份供给负载电阻RL外, 大部份给电容C充电,充电电阻很小,充电电流很大,充电速度很快,充电时间很短,整流管 D截止后,电容C向负载RL放电,放电电流就是这时的负载电流。电容C的充电电流很大,初始过渡过程中充电流尤其大,对于整流管D而言尤如浪涌电流。这是单相半波整流滤波电路,在二极管半波整流输出并联滤波电容,利用它的充放电作用,可减少纹波。初始市电源与二极管在二极管正向导通时内阻很小,二极管半波整流输出电流一方面提供电容充电, 另一方面提供电路内部负载。因而二极管输出电压几乎全部加在电容器上(实际上,电容器上电压等于负载电压)电容对电压的惰性,即对电压不能突变,因此出现了在第一次充电时电容器的原始电压和电荷为零,使将充电电流特别大,我们称此时电流为整流管的浪涌电流,除了由此引起整流管瞬时发热甚至因流管裕量不足而烧毁外,更严重的是表现在一个数值上很大的电流通过了电容器,同时导致电容器内部受到浪涌电流的冲击而严重发热。当进入正常工作之后,每次充电流只须把由于电容放电而损失的电荷补充到第一次充电状态就可以了,所以电流比第一次充电电流小得多。半波整流对电容充电可视为间歇性进行的,与全波整流对电容的连续充电状态相比较,前者电压平均值仅为后者的1/2,电容受大电流冲击而导致电容发热的程度,前者大大减轻,因此开始1 2秒间采用半波整流充电,能有效地保护电容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在节能灯灯管未被点燃前,几乎可把整流器输出认为是空载输出,该电压接近V 2E,当灯管点燃后,电容C加速放电,输出电压急剧下降,使得滤波输出接近于0. 45E。2、节能灯的桥式整流如图 4E 工频市电电压C:节能灯主回路滤波电容ZL 节能灯桥式整流器RL:等效电路负载电阻3、滤波电容C的初始电压比较从图3和图4所显示的节能灯在半波和全波供电瞬间,滤波电容C所加的电压值存在如此大的差别,可见,采用半波瞬间供电,完全可以免除“浪涌电流”对滤波电容C的极大威胁,在数字上可见平均值0. 9E > 0. 45E。B:灯管灯丝1、启动瞬时的高压从图3中可知,市电半波供电时滤波电容C处于过渡过程充电中,整流器输出电压接近V 2E,当节能灯内部驱动频率上升至灯管回路的LC固有频率时发生谐振,这里电压只是“空载”电压与正常市电全波供电时滤波输出的没有区别,因此,“谐振”状态呈现出的高压足以启动灯管,当灯管被点燃后短时间内市电半波供电经整流器输出电压由于节能灯灯管负载立即增大,滤波电容C加速放电,输出电压急剧下降,使得滤波输出电压接近于 0. 45E,正是因为此时电压瞬间下降,使得灯管灯丝免遭大电流冲击。2、半波供电阶段,节能灯运行在小电流阶段,使得开关管基极回路中的(环形变压器)绕组的磁饱和过程变缓慢,使得两开关管交替导通所输出的电压方波频率由低逐渐往高变化,正因为有这一频率连续变化,即扫频,才能顺利点燃灯管。C 半波供电点燃灯管的机制分析市电半波供电能实现高压点燃萤光灯灯管,市电经半波整流输出后由滤波电容滤波输出电压的平均值是0. 45倍市电电压,半波整流二极管对滤波电容初始电压等于0,尔后逐步上升在加有滤波电器的整流电路中,二极管的导通角实际上只有JI/3,当滤波电容 C大或者负载RL大时,二极管不导通期间的放电系数大,电容放电慢,电流小,输出电压平均值大些,这有利于节能灯内开关管交替导通速度变慢,随着时间延长,两开关管交替导通而输油管电压方波频率逐渐从低连续上升到高,称此时的驱动频率出现“扫频”状态。当驱动频率上升至灯管回路的LC固有频率时,便发生谐振并高压点燃灯管。D 半波供电时如何保证灯管正常发光1、半波点燃灯管后,由于滤波后的平均电压值下降,保证灯管额定发光的措施是, 先设计出合适扼流圈,即把扼流圈的匝数减少,由此灯回路中的LC的固定频率就降低,当灯回路频率与驱动频率相等时呈现谐振,点燃灯管后,驱动频率因此减低,扼流圈的感抗也减低。对于灯回路来说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波型节能灯驱动器,其特征是市电依次经半波供电电路、电源变换电路、半桥逆变电路及灯管回路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波型节能灯驱动器,其特征是市电依次经半波供电电路、电源变换电路、半桥逆变电路及灯管回路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波型节能灯驱动器,其特征是半波供电电路为串接在市电输入端上的一个二极管VD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波型节能灯驱动器,其特征是电源变换电路包括一桥式整流器BR和并接在输出端上的滤波电容Cl。4 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献,
申请(专利权)人:林文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