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海水域生态实验浮式围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80075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浅海水域生态实验浮式围隔装置,设有支柱、顶部框架、固定环和围隔袋,所述的支柱和固定环将围隔袋固定成圆柱状,圆柱状围隔袋顶部设有顶部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制备,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圆柱形设计,可降低水流对围隔袋的冲击作用,减少围隔袋因受力破损的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安装于船舷外、渔排或竹桩上,适用筛绢、聚乙烯等常见围隔袋,使用范围广,可进行批量围隔实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实验围隔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浅海水域生态实验浮式围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实验围隔装置主要有聚乙烯和钢架组成,依据不同的实验对象和实验方法, 实验围隔装置的基体分为陆基和船基两种形式。陆基主要以陆上建筑水池,围隔装置投放于水池中进行实验;船基方式一般以船、渔排等浮动载体,通过在船上使用帆布等隔水材料围成水池后投放围隔装置或直接将围隔装置挂在船体旁、固定在渔排进行实验。陆基围隔装置由于固定于水池中,受外部环境影响小,易于安装和固定,围隔装置相对比较简单,一般以固定钢架和围隔袋组成。船基围隔装置中,以船上固定水池中围隔装置和船外挂靠浮式围隔装置两种方式,其中船上固定水池中围隔装置以帆布等隔水材料围成水池,通过水泵抽取外部水体,并以排水阀控制水池水量,不断循环保持水池中的水体与外部自然水体环境相对一致性,使用的围隔装置基本与陆基围隔方式相同;船外挂靠浮式围隔装置,因其投放于外部水体,如河流、浅海,受水流和风浪影响大,对于围隔装置的要求相对较高,为了能够抗击风浪的冲击影响,钢架往往由较粗圆钢材料制成,使整个围隔装置相对沉重,这不仅增加的制作成本,而且对于现场安装难度也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浅海水域安装固定相对比较困难。中国专利申请CN 201M6201U,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公开了一种湖泊试验用围隔,该技术介绍的一种湖泊试验用围隔,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两层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在湖底且圈状排布的内、外圈竹桩,以及与内圈竹桩结合的遮阳网、渔网,与外圈竹桩结的竹箔构成内外两圈竹桩型围隔,并且在所述的两圈围隔之间设有一圈由浮子和牛津布构成的隔离圈。虽然该技术所述的试验用围隔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但是该围隔制备复杂,不便于安装,且只能固定于水池中进行隔离。因此,亟需要一种制作简单、便于安装的浅海水域生态实验浮式围隔装置,但是关于这种浅海水域生态实验浮式围隔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浅海水域生态实验浮式围隔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浅海水域生态实验浮式围隔装置,设有支柱、顶部框架、固定环和围隔袋,所述的支柱和固定环将围隔袋固定成圆柱状,圆柱状围隔袋顶部设有顶部框架。所述的顶部框架顶部设有两个直径相同的顶部圆环,顶部圆环之间通过钢筋焊接在一起成圆柱结构,顶部框架底部还设有一个底部圆环,底部圆环直径为顶部圆环直径的 1. 5-1. 8倍,底部圆环与顶部圆环构成的圆柱也通过钢筋焊接在一起,构成圆台形结构。所述的顶部框架上设有套筒,所述的套筒为设于圆柱结构底面两侧的钢筋结构,套筒垂直于顶部圆环所在平面。所述的顶部框架上还设有浮球。所述的浮球连接于顶部框架的底部圆环上,浮球为直径10-20厘米的空心球形塑料泡沫。所述的固定环呈圆形,多个固定环与支柱连接构成圆柱状,围隔袋固定于圆柱表面或内部,构成圆柱状围隔装置。所述的支柱为长140-180厘米的不锈钢圆柱,支柱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圆环,所述的圆环于水平方向连接在支柱上。所述的支柱底部连接有圆环。所述的支柱底部连接的圆环上设有负重装置。所述的支柱至少为两根,所述的固定环至少为3个。本技术优点在于1、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制备,使用方便;2、本技术采用圆柱形设计,可降低水流对围隔袋的冲击作用,减少围隔袋因受力破损的影响;3、本技术可安装于船舷外、渔排或竹桩上,适用筛绢、聚乙烯等常见围隔袋, 使用范围广,可进行批量围隔实验。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浅海水域生态实验浮式围隔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支柱和固定环将围隔袋固定成圆柱状顶部框架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浅海水域生态实验浮式围隔装置支柱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顶部框架11.顶部圆环12.底部圆环13.套筒14.浮球2.支柱21.支柱顶部圆环22.支柱底部圆环221.负重装置3.固定环4.围隔袋请参照图1,图1是本技术一种浅海水域生态实验浮式围隔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浅海水域生态实验浮式围隔装置设有顶部框架1、支柱2、固定环3和围隔袋4, 所述的支柱2和固定环3将围隔袋4固定成圆柱状,固定环3呈圆形,多个固定环3与支柱 2连接构成圆柱状,围隔袋4固定于圆柱表面或内部,构成圆柱状围隔装置,圆柱状围隔装置顶部设有顶部框架1。请参照图2,图2是本技术一种浅海水域生态实验浮式围隔装置顶部框架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顶部框架1顶部设有两个直径相同的顶部圆环11,顶部圆环11之间通过钢筋焊接在一起成圆柱结构,顶部框架1底部还设有一个底部圆环12,底部圆环12直径为顶部圆环11直径的1. 5-1. 8倍,底部圆环12与顶部圆环11构成的圆柱也通过钢筋焊接在一起,构成圆台型结构;所述的顶部框架1上设有套筒13,所述的套筒13为设于圆柱结构底面两侧的钢筋结构,套筒13垂直于顶部圆环11所在平面;所述的顶部框架1上还设有浮球14,所述的浮球14连接于顶部框架1的底部圆环12上,浮球14为直径10-20厘米的空心球形塑料泡沫。请参照图3,图3是本技术一种浅海水域生态实验浮式围隔装置支柱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支柱2为长140-180厘米的不锈钢圆柱,支柱2顶部两侧分别设有支柱顶部圆环21,所述的支柱顶部圆环21于水平方向焊接在支柱2上;所述的支柱2底部焊接有支柱底部圆环22,所述的支柱底部圆环22上可连接负重装置221,如重锤等,可以对整个围隔装置起到稳定加固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浅海水域生态实验浮式围隔装置所用材料为直径1厘米的不锈钢实心圆钢,可保证本技术的稳定性;所述的顶部框架1上的两个顶部圆环11直径为100厘米,两个顶部圆环11之间距离5厘米,用钢筋焊接成圆柱状;顶部框架1底部还设有一个底部圆环12,所述的底部圆环12直径为160厘米,底部圆环12与顶部圆环11构成的圆柱底面之间垂直高度为50厘米,也通过钢筋焊接在一起,构成圆台形结构;所述的顶部框架1上设有套筒13,所述的套筒13为设于圆柱结构底面两侧的钢筋结构,套筒13垂直于顶部圆环11所在平面,在组装整个围隔装置时,套筒13可插入支柱2上的一个支柱顶部圆环21,再通过绳索与同一支柱2上的另一支柱顶部圆环21连接,能系紧顶部框架1与支柱2和固定环3构成的圆柱状围隔装置,起到稳固围隔袋的作用;所述的顶部框架1上还设有浮球14,所述的浮球14连接于顶部框架1的底部圆环12上,浮球14为直径10-20厘米的空心球形塑料泡沫,浮力大小以支撑起整个围隔装置为宜,浮球14通过绳索连接后绑于顶部框架1的底部圆环12四周,确保围隔装置顶端露出水面;所述的支柱2设有至少两个,支柱2为长140-180厘米的不锈钢圆柱,支柱2顶部两侧分别设有支柱顶部圆环21,所述的支柱顶部圆环21于水平方向焊接在支柱2上,支柱2底部焊接有支柱底部圆环22,所述的支柱底部圆环22上可连接负重装置221,如重锤等,可以对整个围隔装置起到稳定加固作用;所述的固定环3设有至少3个,固定环3大小与顶部框架1上的两个顶部圆环11 大小相同,直径也为100厘米,固定环3分别焊接于支柱2的顶部、中部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浅海水域生态实验浮式围隔装置,设有支柱、顶部框架、固定环和围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柱和固定环将围隔袋固定成圆柱状,圆柱状围隔袋顶部设有顶部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海水域生态实验浮式围隔装置,设有支柱、顶部框架、固定环和围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柱和固定环将围隔袋固定成圆柱状,圆柱状围隔袋顶部设有顶部框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海水域生态实验浮式围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框架顶部设有两个直径相同的顶部圆环,顶部圆环之间通过钢筋焊接在一起成圆柱结构, 顶部框架底部还设有一个底部圆环,底部圆环直径为顶部圆环直径的1.5-1. 8倍,底部圆环与顶部圆环构成的圆柱也通过钢筋焊接在一起,构成圆台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浅海水域生态实验浮式围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框架上设有套筒,所述的套筒为设于圆柱结构底面两侧的钢筋结构,套筒垂直于顶部圆环所在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浅海水域生态实验浮式围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框架上还设有浮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浅海水域生态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峰杨红储鸣苏婷陈健戴桂香赵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