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格构墩现场安装测量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76500 阅读:4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格构墩现场安装测量控制方法,钢管格构墩由四根立柱钢管组成,沿墩高设置横联桁架,立柱钢管之间设置连接腹管,钢管格构墩按事先加工好的钢管节段单元及横联桁架运至桥墩位现场进行安装,所述钢管节段单元由两片纵向A型架钢管与横撑连接组成,安装时钢管节段单元定位采用以“三维坐标控制法”为主,“双轴线控制法”为辅的测量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消除了环境因素、人为操作及施工不当引起的墩身轴线偏差,具有高放样精度和作业效率,满足了格构墩柱与横撑安装施工的需要,测量人员和仪器不会受坠物伤害,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的安装测量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国内目前在较高大桥钢管格构墩现场安装时一般采用“天顶法”,在施工底混凝土底板时,精确定出控制点位置,当施工到较高层数时,用垂直经纬仪,将垂直经纬仪设在底层,用光学对中设备将经纬仪的光学中心点对准控制桩的中心,然后,将经纬仪瞄准指向天顶(施工层)在施工层上的预留孔处设有可移动的玻璃十字板,调整玻璃板对准垂直经纬仪的十字中心点,此点即为施工时设定的控制点。当所有控制点投测完毕后,根据控制点定出各位置线。《铁道建筑技术》2010年第9期,“干海子大桥钢管格构墩现场安装技术”一文对干海子大桥为交通部西部山区科技示范项目依托工程,大桥下部结构多为钢管格构墩, 对钢管格构墩的现场实际采取的安装技术进行了总结。目前的方法受各种环境因素及人为操作的影响较大,放样精度和作业效率低,并且测量人员和仪器在底层作业易受坠物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消除了各种环境因素、人为操作及施工不当引起的墩身轴线偏差影响,具有很高的放样精度和明显的作业效率,满足了格构墩柱与横撑安装施工的需要,测量人员和仪器不会受坠物伤害,非常具有实用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格构墩由四根立柱钢管组成,沿墩高每7-17m设置一道横联桁架,立柱钢管之间每Um设置一道连接腹管,钢管格构墩施工是按照事先在地面加工好的钢管节段单元及横联桁架运至桥墩位现场进行安装,所述钢管节段单元由两片纵向A型架钢管与横撑连接组成,安装时钢管节段单元的定位采用以“三维坐标控制法”为主,“双轴线控制法”为辅的测量控制方法,所述“三维坐标控制法”具体步骤如下(1)测量控制时将测量控制指标分解到四根立柱钢管上,首先测定出四根立柱钢管(1)安装节段的桩顶高程,高程位置确定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法与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法相结合进行双控,计算出各立柱钢管柱顶的实测高程,并与设计的钢管节段单元管顶高程进行对比,最后根据各立柱钢管柱顶的实测平面高程与钢管设计倾斜度分别计算出各待测立柱钢管柱顶的平面中心坐标;(2)在各钢管节段单元放样前,安装人员提前在立柱钢管柱顶管口平面的轴心区域焊接水平定位板;在现场进行放样控制时,根据已计算好的平面中心坐标通过数据换算按极坐标法进行施工放样,前视扶镜人员在立柱钢管柱顶的水平定位板上立镜,通过测站观测人员的定位指挥,依次在四根立柱钢管上测放出各待测点的准确中心位置;施工放样完成后,仪器观测人员重新返镜观测后视点,复核后视角度是否与放样前配置的角度一致,4复核无误后方可提供定位调整数据,指导作业人员进行管口尺寸微量调校;所述“双轴线控制法”指控制待测点位的垂直度与倾斜度,其通过定向控制待测立柱钢管的纵、横向控制轴线来实现,具体步骤如下(1)安装前测量人员根据A型架钢管管径分中的原理提前在每片纵向A型架钢管外壁上准确量测出钢管桩的纵、横向轴线点位置,通过定向弹墨线在钢管外管壁上标定出纵、横向控制轴线;(2)钢管节段单元在安装过程中,现场安装人员均以三联A型架钢管为一组采用拉轴线的方法对钢管节段单元进行轴心控制与偏差调整;当钢管节段单元管壁上标定的纵、横向控制轴线与纵、横向轴线通线处于完全重合的状态下,格构墩柱钢管安装单元的轴心满足精确就位要求。作为优选,所述几何水准测量方法是利用桥墩下的支水准点,水准仪和钢尺把标高分段引到施测部位,所述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法为正、倒镜测量。作为优选,测量时间选择在日照强度弱的时刻,在进行测量控制时及时根据施测时的室外温度和气压值,校正仪器相关参数减弱环境因素引起的误差;对钢管格构墩柱进行轴心偏差调整控制时选择在日照温差较低的无风或微风时刻。作为优选,对钢管格构墩柱进行轴心放样控制时,导线控制点根据格构墩柱的分布特点定向划分相应的施测范围,检测过程中控制点不跨区交叉使用。作为优选,在对立柱钢管进行空间定位与调整时,采用拉尺丈量法分别对钢管格构墩柱的小跨与大跨的结构尺寸进行钢尺量距检测与控制。作为优选,每半年进行一次对施工控制网复测,在对控制网进行复测时,与相邻标段的控制点进行联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以“三维坐标控制法”为主,“双轴线控制法”为辅的测量控制方案,通过“三维坐标控制法”与“双轴线控制法”的双控检测对高空定位安装测量控制形成了相互校核和互补的局面,有效消除了各种环境因素、人为操作及施工不当引起的墩身轴线偏差影响。通过对验收合格的钢管格构墩柱进行混凝土浇筑完成前、后的轴心偏差对比检测,其混凝土浇筑前钢管柱的最大纵向偏差为4mm,最大横向偏差为4mm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钢管柱的最大纵向偏差为5mm,最大横向偏差为4mm,检测数据均满足钢管格构墩柱安装施工的设计控制要求,具有很高的放样精度和明显的作业效率。另外测量人员和仪器不会受坠物伤害,非常具有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格构墩钢管柱纵、横向控制轴线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格构墩钢管柱纵向控制轴线示意图。其中1-立柱钢管,2-腹管,3-立柱钢管的纵向控制轴线,4-立柱钢管的横向控制轴线,5-横联桁架。具体实施例方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钢管格构墩由四根立柱钢管1组成,沿墩高每1 !设置一道横联桁架5,立柱钢管之间每ail设置一道连接腹管2,钢管格构墩施工是按照事先在地面加工好的钢管节段单元及横联桁架5运至桥墩位现场进行安装,所述钢管节段单元由两片纵向A型架钢管与横撑连接组成。 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全站仪仪器型号为拓普康全站仪-GTS7501,其测角精度为1秒,测距精度士 Imm;水准仪型号为北京博飞DSB-I和天津欧波DS32H。在工程开工前,根据施工需要须提前对所投入的测量仪器经过西南交大测量检测中心进行检校和标定。 施工前先进行施工控制网加密布设,施工控制网是施工放样和测量控制的基础, 施工控制网数据的精确性直接决定放样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施工前,测量班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和工程放样的规模,对施工控制网方案进行了规划和布设,其中平面控制网主要是对高度在90m以上的钢管格构墩柱区域重新进行了控制导线点布设,即根据设计方提供的控制点在施工区域根据不同施工放样要求在不同高程地面位置布设了加密闭合、附和导线控制网。对于水准测量控制网的布设,以四等水准测量网为基准,从大桥一端的永久水准点开始,按附合水准路线要求进行高程传递,并逐墩分区进行支水准点布设,最后附合在另一端的永久水准点上,其高差闭合差限差为fh限< 士6 V nmm(n为测站点数)。安装时钢管节段单元的定位采用以“三维坐标控制法”为主,“双轴线控制法”为辅的测量控制方法,所述“三维坐标控制法”具体步骤如下(1)测量控制时将测量控制指标分解到四根立柱钢管1上,首先测定出四根立柱钢管1安装节段的桩顶高程,高程位置确定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法与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法相结合进行双控,计算出各立柱钢管1柱顶的实测高程,并与设计的钢管节段单元管顶高程进行对比,最后根据各立柱钢管1柱顶的实测平面高程与钢管设计倾斜度分别计算出各待测立柱钢管1柱顶的平面中心坐标;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几何水准测量方法是利用桥墩下的支水准点,水准仪和钢尺把标高分段引到施测部位,所述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法为正、倒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格构墩现场安装测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钢管格构墩由四根立柱钢管组成,沿墩高每7-17m设置一道横联桁架,立柱钢管之间每1-3m设置一道连接腹管,钢管格构墩施工是按已加工好的钢管节段单元及横联桁架运至桥墩位现场进行安装,所述钢管节段单元由两片纵向A型架钢管与横撑连接组成,安装时钢管节段单元的定位采用以“三维坐标控制法”为主,“双轴线控制法”为辅的测量控制方法,所述“三维坐标控制法”步骤包括:(1)测量控制时将测量控制指标分解到四根立柱钢管上,首先测定出四根立柱钢管安装节段的桩顶高程,高程位置确定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法与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法相结合进行双控,计算出各立柱钢管柱顶的实测高程,并与设计的钢管节段单元管顶高程进行对比,最后根据各立柱钢管柱顶的实测平面高程与钢管设计倾斜度分别计算出各待测立柱钢管柱顶的平面中心坐标;(2)在各钢管节段单元放样前,安装人员提前在立柱钢管柱顶管口平面的轴心区域焊接水平定位板;在现场进行放样控制时,根据已计算好的平面中心坐标通过数据换算按极坐标法进行施工放样,前视扶镜人员在立柱钢管柱顶的水平定位板上立镜,通过测站观测人员的定位指挥,依次在四根立柱钢管上测放出各待测点的准确中心位置;施工放样完成后,仪器观测人员重新返镜观测后视点,复核后视角度是否与放样前配置的角度一致,复核无误后方可提供定位调整数据,指导作业人员进行管口尺寸微量调校;所述“双轴线控制法”指控制待测点位的垂直度与倾斜度,其通过定向控制待测立柱钢管的纵、横向控制轴线来实现,其步骤包括:(1)安装前测量人员根据A型架钢管管径分中的原理提前在每片纵向A型架钢管外壁上准确量测出钢管桩的纵、横向轴线点位置,通过定向弹墨线在钢管外管壁上标定出纵、横向控制轴线;(2)钢管节段单元在安装过程中,现场安装人员均以三联A型架钢管为一组采用拉轴线的方法对钢管节段单元进行轴心控制与偏差调整;当钢管节段单元管壁上标定的纵、横向控制轴线与纵、横向轴线通线处于完全重合的状态下,格构墩柱钢管安装单元的轴心满足精确就位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治强武旭升罗国峰董凤杰李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