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表皮碳氢化合物GC-MS分析检测实验及其所用进样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75559 阅读:4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昆虫表皮碳氢化合物GC-MS分析检测实验,其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至少一头试虫、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和进样针;2)、将置有试虫的进样针插至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中并让试虫位于其加热腔内;3)、气化试虫;4)、收集气化后产生的气体并对该气体进行成分分析。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进行所述分析检测实验所用的进样针,其包括内部设有气化腔的本体,所述气化腔上开有与外界连通的气化孔及可开启与封堵的进样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进样针送样,让试虫直接气化成检测样品,无需采用有机溶剂来溶解大批量试虫,具有更好的实验效果和可操作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进行昆虫骠骑碳氢化合物的分析检测实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学中的分析实验及其辅助设备,特别是昆虫表皮碳氢化合物 GC-MS分析检测实验及实验中所用到的进样针。
技术介绍
分析如蚂蚁、蚜虫、粉虱、蓟马等这一类的细小昆虫的体表碳氢化合物,是对它们进行分类鉴别、检验检疫等有实践意义的科学活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以蓟马为例, 以往的表皮碳氢化合物GC-MS分析实验,多数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其基本的操作步骤是这样先捕获大量的蓟马虫体并对虫体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其置入特定的有机溶剂中溶解,接着将溶液放入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当中,加热到实验温度使其蒸发成混合气体,再采集该气体并作相应的成分分析。然而这种实验方法事先必须准备大量试虫,而且实验用的有机溶剂的成分难免会扰乱分析结果,同时溶液提取时间也要相对控制得较为精确,过短或过长均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需要有一种新的检测实验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昆虫表皮碳氢化合物GC-MS分析检测实验,其具有减少实验用虫量、并且无需有机溶剂参与实验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进行所述昆虫表皮碳氢化合物GC-MS分析检测实验所需要用的进样针。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昆虫表皮碳氢化合物GC-MS分析检测实验,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至少一头试虫、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和进样针; 2)、将试虫置入进样针中,然后将进样针插入至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中,保证试虫位于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的加热腔内;3)、操控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对试虫进行加热使其气化;4)、收集气化后产生的气体并对该气体进行成分分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利华赵成银韦卫高燕何余容齐国君钟锋邵晓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