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沉淀制备纳米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70811 阅读:4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沉淀制备纳米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该方法为:一、将原料混合,高速搅拌得到前驱体溶液;二、将前驱体溶液静置,清洗,过滤,烘干得到前驱体粉末;三、向前驱体粉末中加入有机碳源搅拌均匀,烘干得到有机碳源包覆的前驱体粉末;四、焙烧,冷却得到有机碳包覆的纳米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五、将无机碳源与正极材料混合,加入粘结剂搅拌均匀,得到正极浆料;六、将正极浆料涂布于铝箔基底上,烘干、压制得到碳包覆纳米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碳包覆纳米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组装的纽扣半电池化学性能优良,在0.1C下首次放电容量达155mAh/g~165mAh/g,放电平台平坦,为3.4V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双重压力下,世界各国纷纷制定节能减排的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变。磷酸铁锂材料因为具有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国际电源界公认为是最具前途的锂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正极材料,对电动汽车产业及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市场前景和社会意义巨大。磷酸铁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导电性差和锂离子扩散速率较慢。这导致它在高倍率充放电时,实际比容量低,这个问题是制约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一大难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之所以这么晚还没有大范围的应用,这是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导电性差可以通过在前驱体表面包覆导电相,以及引入阳离子掺杂或空位的办法来改善,使磷酸铁锂具备和钴酸锂相近的电导特性。锂离子扩散速率慢的问题目前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采取的主要方案有纳米化Lii^ePO4晶粒,从而减少锂离子在晶粒中的扩散距离。因此,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纳米化制备技术非常关键。在液相合成磷酸铁锂的合成方法中,专利公开号为ZL1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沉淀制备纳米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二价铁源化合物水溶液、锂源化合物水溶液和磷源化合物水溶液混合,在搅拌速率为3000rpm~50000rpm的条件下搅拌30min~120min,得到前驱体溶液,搅拌过程中控制混合物温度为15℃以下;所述前驱体溶液中铁、锂和磷的原子百分比为1∶1~1.1∶1~1.1,所述二价铁源化合物水溶液、锂源化合物水溶液和磷源化合物水溶液中化合物的浓度均为0.05mol/L~5mol/L;(2)将步骤(1)中所述前驱体溶液静置10min以上,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过滤、烘干后得到淡黄色的前驱体粉末;(3)向步骤(2)中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怡芳奚正平柳永宁李成山于泽铭慕伟意马晓波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