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有机化工
,具体涉及超低水份丙烯酰胺晶体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生产丙烯酰胺的主要方法有硫酸水合、铜离子催化水合法和微生物法等,我国主要是铜离子催化和微生物法,微生物法在我国自八十年代初期由国家级研究院开始研究,历经多年的攻关,由“化工部上海生化工程研究中心”于1993年完成中试,后于1995年建成一条年产1000吨丙烯酰胺的试生产装置而获得成功。微生物法作为第三代生产丙烯酰胺的新技术,具有高选择性、高活性和高效率的特点,其AN的反应完全,无副产物、无机盐及残留铜离子等杂质,产品更适宜生产高分子量低残留的P丙烯酰胺的生产。后来,公司又及时组织技术力量进行丙烯酰胺浓缩结晶技术的攻关,98年8月15日丙烯酰胺浓缩结晶技术通过省级鉴定获得专利,但其水份含量在1. 0%左右,不利于高新产品的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就是提高产品的纯度,减少水份。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由30%丙烯酰胺水溶液、精制、浓缩、结晶、离心、干燥得水份0. 05%丙烯酰胺晶体,其特征在于A、浓缩过程先对物料的PH值调整至8. 0-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低水份丙烯酰胺晶体的制备方法,主要由30%丙烯酰胺水溶液、精制、浓缩、结晶、离心、干燥得水份0.05%丙烯酰胺晶体,其特征在于:A、浓缩过程:先对物料的PH值调整至8.0~10.5,然后将料液经套管加热器加热后至85~95℃后循环0~45℃左右、干燥停留时间0.5h,从而得到水份0.05%丙烯酰胺晶体。32~40次/分钟,分料量控制在2.5t/h左右。D、干燥过程:采用振动流化干燥床,通过对进干燥床的空气进行除湿处理,空气温度控制在60~65℃,床板开孔率3%、开孔角度为30°、振幅2.2~3.0,控制进料量为1.5t/h左右、干燥温度4制在0~5℃左右,流加速度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光辉,杨涛,沈瑞华,顾稀平,徐忠和,石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天农科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