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出机构及具有该顶出机构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68019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顶出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一顶针板,至少一设置于所述顶针板的顶针,一具有一驱动轴的驱动器,及一传动机构。所述顶针板与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顶出机构进一步包括一穿透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一通孔。所述顶针板开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所述顶针由所述顶针板向所述第一安装板延伸且与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针孔配合。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轴及所述顶针板相连接,所述驱动器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顶针板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运动,从而带动所述顶针实现顶出动作或缩回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另外提供一种具有所述顶出机构的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设置于定模侧的可拆卸的顶出机构及具有该顶出机构的模具
技术介绍
顶出机构是模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模腔中或粘附于型芯上的成型件顶出。一般情况,顶出机构将推力施加到固定板,并通过固定板带动一个或多个抵顶成型件的顶杆或顶针,将成型于模腔中或粘附于主型芯上的成型件顶出,由此完成一次成型加工,并开始下一次的成型加工。目前,传统注射成型机中,顶出机构基本上都设置于动模(公模)侧。开模时,顶出机构随动模的运动而作动顶出模腔中或粘附于动模侧主型芯上的成型件。但是,对于主型芯设置于定模(母模)一侧的模具,由于开模时成型件将留在定模一侧,因此,对于顶出机构设置于动模侧的传统注射成型机来讲,一般只能借助开模时各模板间的相对运动产生的力或其他辅助力(如设置弹簧形成弹力)来获得定模顶出时的顶出力。而且,当成型件结构较特殊以致难于通过简单的一两次脱模来完成顶出成型件时,又需要设计相应的脱模机构,由此,大大的限制了模具本身的开发设计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易于实现的、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顶出机构及具有该顶出机构的模具。一种顶出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一个顶针板,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顶针板的顶针,一个具有一个驱动轴的驱动器,及一个传动机构。所述顶针板与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顶出机构进一步包括一个穿透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一通孔。所述顶针板开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所述顶针由所述顶针板向所述第一安装板延伸且与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针孔配合。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轴及所述顶针板相连接,所述驱动器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顶针板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运动,从而带动所述顶针实现顶出动作或缩回动作。一种模具包括一个动模,一个定模,及一个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安装于所述定模背离所述动模的一侧。所述顶出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的顶针板,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顶针板的顶针,一个具有一个驱动轴的驱动器,及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的传动机构。所述顶出机构进一步包括一个穿透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一通孔。所述顶针板开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所述顶针由所述顶针板向所述第一安装板延伸且与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针孔配合。所述定模、所述动模与所述至少一个顶针共同配合形成模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模腔相贯通。所述传动机构与所4述驱动轴及所述顶针板相连接,所述驱动器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顶针板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运动,从而带动所述顶针实现顶出动作或缩回动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顶出机构具有如下优点其一,可方便地安装于定模侧,开模时无需借助各模板间相对运动产生的力或其他辅助力来获得定模顶出时的顶出力。其二,对于成型件结构较特殊以致难于通过简单的一两次脱模来完成顶出成型件时,可配合原有安装于动模侧的顶出机构,而无需要设计额外的脱模机构。其三,整体结构简单, 便于安装与拆卸,可根据具体模具结构进行调节应用。由此,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顶出机构有利于拓展模具本身的开发设计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顶出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顶出机构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顶出机构开始顶出作动前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顶出机构作动过程中某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顶出机构完全顶出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图1所示的顶出机构的模具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框架10第一安装板11第二安装板12第一通孔14连接板15顶针板20第二通孔21顶针30驱动器40驱动轴42滚珠螺杆50皮带60顶出机构100第一安装孔111顶针孔113第二安装孔121凸板123模具200动模270定模280模腔290浇口29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与图2,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顶出机构100,其包括一个框架10,一个顶针板20,四个顶针30,一个驱动器40及两个滚珠螺杆50。所述框架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板11与第二安装板12,及一个穿透所述第一安装板1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2的第一通孔1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1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2皆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11进一步开设有四个第一安装孔111,所述第一安装孔111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板11的四个角的位置。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可将所述顶出机构100安装于定模(图未示)侧。所述第二安装板12进一步开设有四个第二安装孔121,所述第二安装孔121位于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板12的四个角的位置。所述四个第二安装孔121用于锁模,在模具 (图未示)闭合后,锁模可提供模具足够的锁模力,以抵抗熔融塑料进入模腔产生的模腔压力,防止模具开缝造成制品的不良现状。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14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2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通孔14与注射机射嘴(图未示)配合,注射机射嘴由所述第一通孔14进入, 配合模具浇注系统中的浇口,通向模具中的模腔,以便于注射熔融塑料至模具中的模腔。进一步地,所述框架10具有两个连接板15,所述两个连接板15为长方形结构。所述两个连接板15相对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2之间,且所述两个连接板15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2的相对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 1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2,由此,所述第一安装板1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2及所述两个连接板15共同围成所述框架10。所述顶针板2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2之间,且所述顶针板20可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2之间运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针板20为长方形结构,其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1及所述第二安装板12,且所述顶针板20开设有一个第二通孔21,所述第二通孔21与所述第一通孔 14同轴。所述第二通孔21如所述第一通孔14 一样与注射机射嘴配合,以便于注射机射嘴穿过所述框架10配合模具浇注系统中的浇口。所述四个顶针30相互平行地设置于所述顶针板20,且每一所述顶针30皆由所述顶针板20向所述第一安装板11延伸,所述四个顶针30分别与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1 的四个顶针孔113 —一对应配合。由此,随着所述顶针板20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2之间运动,所述四个顶针30分别在其对应的顶针孔113内穿插运动,即实现顶出动作或缩回运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四个顶针30围绕所述第二通孔21垂直设置于所述顶针板20,且所述四个顶针30为圆柱体,其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通孔21的轴线。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顶出机构100的具体形状及结构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模具的具体结构、整体安装布局等情况进行调节改变。所述框架10、所述顶针板20可以设计为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椭圆形。所述四个顶针30可以在不同的位置设置不同的形式。此外,顶针30的具体数量及结构形状也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不同结构的成6型件及不同的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顶针板相连接,所述驱动器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顶针板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运动,从而带动所述顶针实现顶出动作或缩回动作。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进一步包括一个穿透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一通孔,所述顶针板开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所述顶针由所述顶针板向所述第一安装板延伸且与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针孔配合,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轴及所述1.一种顶出机构,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一个顶针板,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顶针板的顶针;一个驱动器,其具有一个驱动轴;及一个传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祥弘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