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无氧操作袋与层析柱串联的密封系统,主要用于植物、微生物体内厌氧蛋白的分离纯化。
技术介绍
自然界中很多植物和微生物在无氧环境中能诱导出具有不同功能的厌氧蛋白。 Sachs首次揭示严格无氧条件下植物根尖合成蛋白质数量锐减的现象。他用双向电泳技术观察到玉米幼苗在缺氧下约有20种多肽(ANPS),其中10种分子量较大,10种较小。对照则有90余种多肽,ANPS合成在0 Ih出现,20h达到最大,此后不再增加,玉米幼苗死亡。此后人们相继证明在大麦、木棉、番茄、豌豆和大豆等作物中也有类似的厌氧多肽合成模式,并发现无氧环境中某些有氧蛋白的合成受抑制与多聚体的解体有关。再后10余年, 人们又通过纯化和测序,证明ADH、PDC、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淀粉合成酶(SUC)、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烯醇化酶(ENO)、乳酸脱氢酶(LDH)、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 (XET)及甲酸脱氢酶(FDH)等为厌氧蛋白组分。其中大多数为糖酵解与发酵代谢的调节酶, XET是细胞壁代谢酶,与通气组织形成密切相关。FDH在生物氧化与细胞pH稳定中有专一的作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无氧操作袋与层析柱串联的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纯氮气瓶(1)、真空泵(2)、真空阀(3)、无氧操作袋(4)、涡旋震荡器(5)、.蠕动泵(6)、层析柱(7);高纯氮气瓶(1)和真空泵(2)分别通过密封管路与无氧操作袋(4)内腔相连,它们的管路出口伸入无氧操作袋(4)中,且在它们连接管路的高纯氮气瓶(1)气体出口、真空泵(2)气体入口、及无氧操作袋(4)的气体进出口处均分别设置有真空阀(3);无氧操作袋(4)为二个,于其中一个无氧操作袋中设置有试剂瓶、涡旋震荡器(5)和.蠕动泵(6),蠕动泵(6)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层析柱(7)的进料口相连,层析柱(7)的出料口通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彦飞,陈兆安,陆洪斌,曹旭鹏,薛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