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脲醛粘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49107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粘胶剂,特别是一种脲醛粘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脲醛粘胶剂,它由甲醛、尿素、氨基树脂、三聚氰胺、聚乙烯醇、酸性调节剂及碱性调节剂按一定的步骤制成;按重量分数比,浓度为37%的甲醛为58份至65份,尿素为32份至39份,氨基树脂为0.9份至1份,三聚氰胺为0.9份至1份,聚乙烯醇为0.225份至0.25份;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3-1.5: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脲醛粘胶剂,它具有良好的粘度、较少的游离甲醛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粘胶剂,特别是一种脲醛粘胶剂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脲醛粘胶剂,如公开号为CN101270270A的专利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改性环保型脉醛树脂胶,它由甲醛、尿素、聚乙烯醇、三聚氰胺、氨水,以及用于调节PH的碱和酸,按以下步骤制成(a)在有搅拌状态下,将浓度为37%的甲醛溶液,以及尿素、聚乙烯醇加入反应釜,用氢氧化钠调节PH为7. 5-8. 5,升温至85-95°C,保温50-60分钟;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 2. 7-2. 9,聚乙烯醇为尿素总加入量的0. 6-1. 2%;(b)用酸调节步骤(a)的物料,使其PH为4-5,并升温至90-100°C,粘度上升至13-14, 进行二次投料,加入尿素,使步骤(a)与本步骤的尿素之和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2.4-2.6, 粘度为15. 5-16. 5秒,用氢氧化钠调节PH为7. 5-8. 2,降温至85-92 °C,加入三聚氰胺,并在此温度下缩聚;三聚氰胺为尿素总加入量的5-10%;(c)待步骤(b)物料的温度降至80-85°C,进行三次投料,加入尿素,使步骤(a)、步骤 (b)与本步骤的尿素之和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 1. 6-1. 8 ;保温15分钟;(d)将步骤(c)物料的温度降至60-70°C,进行四次投料,加入尿素,使步骤(a)、步骤 (b)、步骤(c)与本步骤的尿素之和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1. 4-1. 6,并在此温度下缩聚;(e)待步骤(d)物料的温度降至40-50°C,加入浓度为25%的氨水,其加入量为尿素总加入量的1-4%;待温度降到40°C以下,出料。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脲醛粘胶剂的性能指标虽达到标准要求,但其粘度、游离甲醛的含量仍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脲醛粘胶剂,它具有良好的粘度、较少的游离甲醛含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脲醛粘胶剂,它由甲醛、尿素、氨基树脂、三聚氰胺、聚乙烯醇、酸性调节剂及碱性调节剂依次按下列步骤制成(1)将浓度为37%的甲醛总量的60%至66%投入反应釜中,用碱性调节剂调PH为 7. 0-8. 0 之间;(2)将尿素总量的50%至60%投入反应釜中,使反应釜内的温度升温至50-60°C,并保温 25-35 min ;(3)继续升温至90-95°C后,加入酸性调节剂调pH值为4.5-5. 0之间,再用25-35°C的清水滴定,溶液呈乳白时加入碱性调节剂,调节PH值为5. 2至5. 4之间;(4)加入剩余的甲醛后,待溶液中呈现白色,再用碱性调节剂调pH值为7.5-8. 1 ;(5)投入三聚氰胺、氨基树脂和聚乙烯醇,搅拌至少5min后,投入剩余的尿素,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至少为85 °C,并保温25至35min ;(6)冷却,使反应釜中的温度不高于40°C,并加入酸性调节性调pH值为7. 0-8. 0之间, 放胶;按重量分数比,浓度为37%的甲醛为58份至65份,尿素为32份至39份,氨基树脂为 0. 9份至1份,三聚氰胺为0. 9份至1份,聚乙烯醇为0. 225份至0. 25份;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为 1. 3-1. 5 :1ο所述步骤(4)中的白色为云雾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步骤(2)中使反应釜内的温度在10分钟内升温至 50-60 "C。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步骤(3)中应在步骤(2)结束后的12分钟内升温至 90-95 "C。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碱性调节剂为片碱,酸性调节剂为甲酸。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专利技术人的实践,发现甲醛与尿素摩尔比越高,脲醛粘胶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就越高,产品的毒性就越大,因而,从理论上讲,把此摩尔比无限降低就可以将产品的毒性降至最小,但是专利技术人通过实验表明,当此摩尔比降至1.05:1时,由于脲醛粘胶剂中可游离脲含量过高,导致采用此脲醛粘胶剂的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急剧下降,所以大幅度的降低此摩尔比是不可行的,后又经专利技术人大量实验表明,在兼顾产品毒性比较低、粘接强度较高的同时,控制此摩尔比为1. 3-1. 5 1最为合适宜;2、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甲醛一次性全部投入反应釜,尿素则分多次投料的方式,比如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方式,然而,经专利技术人大量实验发现,采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将甲醛与尿素分别分两次投放的方式,再配合本专利技术工艺,制得的脲醛粘胶剂的粘度更高,具体的粘度数据参见具体实施例部分;3、三聚氰胺是碱性,应用于本专利技术中,可中和胶层中的酸,再配合本专利技术工艺,因而,防止和降低了树脂的水解和水解速度,从而提高了脲醛粘胶剂的耐水性;4、将氨基树脂应用于本专利技术工艺中,则有效提升了脲醛粘胶剂的适用期,具有适用期的数据见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 一种脲醛粘胶剂,它由6吨浓度为37%的甲醛、4. 03吨尿素、0. 1吨氨基树脂、0. 1吨三聚氰胺、0. 025吨聚乙烯醇、0. 375吨酸性调节剂及0. 375吨碱性调节剂依次按下列步骤制成(1)将浓度为37%的甲醛总量的60%投入反应釜中,用碱性调节剂调pH为7.0 ;(2)将尿素总量的50%投入反应釜中,在10分钟内升温至50°C,并保温25min;(3)12分钟内升温至901后,加入酸性调节剂调?!1值为4.5,再用25°C的清水滴定,溶液呈乳白时加入碱性调节剂,调节PH值为5. 2 ;(4)加入剩余的甲醛后,待溶液中呈现云雾白,再用碱性调节剂调pH值为7.5 ;(5)投入三聚氰胺、氨基树脂和聚乙烯醇,搅拌5min后,投入剩余的尿素,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为85°C,并保温25 min ;(6)冷却,使反应釜中的温度为40°C,并加入酸性调节性调pH值为7.0之间,放胶。上述原料中,浓度为37%的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 3 :1。碱性调节剂为片碱,酸性调节剂为甲酸。通过本实施例所制得的脲醛粘胶剂的性能数据如下表权利要求1.一种脲醛粘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甲醛、尿素、氨基树脂、三聚氰胺、聚乙烯醇、酸性调节剂及碱性调节剂依次按下列步骤制成(1)将浓度为37%的甲醛总量的60%至66%投入反应釜中,用碱性调节剂调PH为 7. 0-8. 0 之间;(2)将尿素总量的50%至60%投入反应釜中,使反应釜内的温度升温至50-60°C,并保温 25-35 min ;(3)继续升温至90-95°C后,加入酸性调节剂调pH值为4.5-5. 0之间,再用25-35°C的清水滴定,溶液呈乳白时加入碱性调节剂,调节PH值为5. 2至5. 4之间;(4)加入剩余的甲醛后,待溶液中呈现白色,再用碱性调节剂调pH值为7.5-8. 1 ;(5)投入三聚氰胺、氨基树脂与聚乙烯醇,搅拌至少5min后,投入剩余的尿素,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至少为85 °C,并保温25至35min ;(6)冷却,使反应釜内的温度不高于40°C,并加入酸性调节性调pH值为7. 0-8. 0之间,放胶;按重量分数比,浓度为37%的甲醛为58份至65份,尿素为32份至39份,氨基树脂为 0. 9份至1份,三聚氰胺为0. 9份至1份,聚乙烯醇为0. 2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脲醛粘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甲醛、尿素、氨基树脂、三聚氰胺、聚乙烯醇、酸性调节剂及碱性调节剂依次按下列步骤制成:   (1)将浓度为37%的甲醛总量的60%至66%投入反应釜中,用碱性调节剂调pH为7.0-8.0之间;   (2)将,聚乙烯醇为0.225份至0.25份;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3-1.5:1。25至35min;   (6)冷却,使反应釜内的温度不高于40℃,并加入酸性调节性调pH值为7.0-8.0之间,放胶;按重量分数比,浓度为37%的甲醛为58份至65份,尿素为32份至39份,氨基树脂为0.9份至1份,三聚氰胺为0.9份至1份调节pH值为5.2至5.4之间;   (4)加入剩余的甲醛后,待溶液中呈现白色,再用碱性调节剂调pH值为7.5-8.1;   (5)投入三聚氰胺、氨基树脂与聚乙烯醇,搅拌至少5min后,投入剩余的尿素,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至少为85℃,并保温尿素总量的50%至60%投入反应釜中,使反应釜内的温度升温至50-60℃,并保温25-35 min;   (3)继续升温至90-95℃后,加入酸性调节剂调pH值为4.5-5.0之间,再用25-35℃的清水滴定,溶液呈乳白时加入碱性调节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洪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安吉强裕人造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