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喷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3746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喷出环境的下降的流体喷射装置。流体喷射装置具备:流体喷射头,该流体喷射头具有喷射面,在该喷射面形成有用于喷射流体的喷嘴,上述喷射面相对于水平面以倾斜状态配置;以及流体承接部,该流体承接部用于承接从上述流体喷射头排出的上述流体,上述流体承接部具有:保持部,该保持部用于保持吸收部件,该吸收部件用于吸收上述流体;以及流体贮存部,该流体贮存部设置于上述流体承接部,用于与上述吸收部件分开地贮存上述流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喷射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从形成于头的喷射面的喷嘴开口朝标的物(target)喷射流体的流体喷射装置,例如广泛地公知有喷墨式打印装置(以下仅称为“打印装置”)。在这种打印装置中,公知有形成为以头的喷射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状态(例如垂直地立起的状态)朝标的物喷射流体的结构的打印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即便是在具有这样的所谓的纵型头的打印装置中,为了抑制由粘度增加的墨水引起的喷嘴开口的堵塞、以及排出混入头内的墨水中的气泡或尘埃等的目的,进行从头内强制地吸引粘度增加等的墨水而排出的吸引动作。在吸引动作中,以与头的喷射面对置的方式设置盖部件而进行。在该情况下,由于盖部件的开口部(对喷射面进行密闭的部分)为横向,因此,以在盖部件的内部配置有墨水吸收件的状态进行吸引动作,以免墨水溢出。日本特开平03-293150号公报然而,在上述结构中,存在由墨水吸收件所吸收的墨水贮存在底部,并朝盖部件的开口部侧流动的可能性。如果在该情况下进行压盖(capping)动作等,则存在墨水附着于头的喷射面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情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喷出环境的下降的流体喷射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流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流体喷射装置具备流体喷射头,该流体喷射头具有喷射面,在该喷射面形成有用于喷射流体的喷嘴,上述喷射面相对于水平面以倾斜状态配置;以及流体承接部,该流体承接部用于承接从上述流体喷射头排出的上述流体,上述流体承接部具有保持部,该保持部用于保持吸收部件,该吸收部件用于吸收从上述流体喷射头排出的上述流体;以及流体贮存部,该流体贮存部具有用于贮存从上述流体喷射头排出的上述流体的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承接流体的流体承接部中与吸收部件分开设置用于贮存流体的流体贮存部,因此,能够将由流体承接部承接的流体贮存于流体贮存部。由此,能够防止所承接的流体漏出至流体承接部的外部,因此能够防止喷出环境的变化。上述流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流体贮存部的上述空间在重力方向的下游侧与上述吸收部件邻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流体贮存部的空间在重力方向的下游侧的部分与吸收部件邻接设置,因此,由吸收部件所吸收的流体的一部分能够借助重力贮存于流体贮存部。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流体借助重力从流体承接部漏出至外部。上述流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流体喷射装置还具备吸引部,该吸引部用于对上述流体承接部进行吸引,上述吸引部与上述流体贮存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还具备用于对流体承接部进行吸引的吸引部,且吸引部与流体贮存部连接,因此,能够高效地对贮存于流体贮存部的流体进行吸引。上述流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流体承接部在位于重力方向的上游侧的部分具有大气开放口,该大气开放口使上述吸收部件和上述流体贮存部能够与大气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流体承接部具有使吸收部件和流体贮存部能够与大气连通的大气开放口,因此,能够消除通过吸引产生的流体承接部上的负压状态。进而,由于大气开放口设置在重力方向的上游侧的部分,因此,能够防止流体朝大气开放口流动。并且,通过沿着重力方向配置大气开放口、吸收部件、流体贮存部,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基于吸引部的流体的排出。上述流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流体承接部具有形成有底部和边缘部的盖部件,上述保持部包括上述底部和上述边缘部,上述流体贮存部设置在上述底部和上述边缘部中的由所述保持部所包括的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流体贮存部设置在底部和边缘部中的由保持部所包括的部分, 因此,能够使由吸收部件吸收的流体容易流入该流体贮存部。上述流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倾斜状态包括相对于上述水平面垂直配置的第一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喷射面以相对于水平面垂直配置的第一状态配置,即便是在所承接的流体容易漏出至流体承接部的外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流体漏出,因此,能够防止喷出环境的变化。上述流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倾斜状态包括相对于上述水平面倾斜预定角度的第二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喷射面以相对于水平面倾斜预定角度的第二状态配置的情况下, 即便是在所承接的流体容易漏出至流体承接部的外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流体漏出,因此,能够防止喷出环境的变化。上述流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流体承接部以覆盖上述喷射面的方式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便是在流体承接部覆盖喷射面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流体附着于喷射面。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装置的结构的概要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盖机构的结构的图。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盖机构的结构的图。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盖机构的结构的图。图5是示出压盖动作的情形的图。图6是示出压盖动作的情形的图。图7是示出压盖机构的其他结构的图。图8是示出压盖机构的其他结构的图。图9是示出压盖机构的其他结构的图。标号说明PRT. · ·打印装置;PB. · ·框体;SP. · ·墨水供给机构;CV. · ·输送机构;MN. · ·维护机构;C0NT...控制装置;IJ...喷墨机构;H...头;Ha...喷射面;CP...压盖机构; SC. · ·吸引机构;M. · ·记录介质;NZ. · ·喷嘴;40. · ·盖部件;40a. · ·收纳部;41. · ·底部; 42. · ·边缘部;42a. · ·密封部件;42b. · ·第一壁部;42c. · ·第二壁部;43. · ·墨水吸收件; 44a···凹部;45···吸引口 ;46···大气开放口。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装置PRT (液体喷射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打印装置PRT例如举出喷墨式的打印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打印装置PRT是用于输送纸、塑料片等片状的介质M并进行打印处理的装置。打印装置PRT具备框体PB ;喷墨机构IJ,该喷墨机构IJ用于朝介质M喷射墨水; 墨水供给机构SP,该墨水供给机构SP用于朝喷墨机构IJ供给墨水;输送机构CV,该输送机构CV用于输送介质M ;维护机构MN,该维护机构MN用于进行喷墨机构IJ的保养动作;以及控制装置C0NT,该控制装置CONT用于对上述各个机构进行控制。以下,设定XYZ正交坐标系,适当地参照该XYZ正交坐标系对各个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水平面上的规定的方向记为X方向,将在该水平面上与 X方向正交的方向记为Y方向,将与该水平面垂直的方向记为Z方向。并且,设绕X轴旋转的旋转方向为θ χ方向,设绕γ轴旋转的旋转方向为θ Y方向,设绕Z轴旋转的旋转方向为 ΘΖ方向。框体PB形成为以Y方向为长度方向。在框体PB安装有上述的喷墨机构IJ、墨水供给机构SP、输送机构CV、维护机构ΜΝ、以及控制装置CONT的各个部件。在框体PB设置有压板13。压板13是用于支承介质M的支承部件。压板13具有朝向+X方向的平坦面13a。 该平坦面13a作为用于支承介质M的支承面使用。输送机构CV具有输送辊和用于驱动该输送辊的电动机等。输送机构CV从框体PB 的+Z侧将介质M输送至该框体PB的内部,并将介质M从该框体PB的+X侧、-X侧或者+Z 侧排出至该框体PB的外部。输送机构CV在框体PB的内部以使介质M通过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喷射装置具备:流体喷射头,该流体喷射头具有喷射面,在该喷射面形成有用于喷射流体的喷嘴,所述喷射面相对于水平面以倾斜状态配置;以及流体承接部,该流体承接部用于承接从所述流体喷射头排出的所述流体,所述流体承接部具有:保持部,该保持部用于保持吸收部件,该吸收部件用于吸收从所述流体喷射头排出的所述流体;以及流体贮存部,该流体贮存部具有用于贮存从所述流体喷射头排出的所述流体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内秀弥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