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钵苗移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8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钵苗移分机。包括分苗系统、叉式钵苗取放系统、倾斜控制系统、行走系统和机架。分苗系统通过铰链与机架相连并可转动,由缩放机构、框架、轨道、前滑轮、后滑轮等组成,缩放机构由多个平行四杆机构组成,两个缩放机构平行排列且对应各杆件平行,对应各铰链用同一销轴连接,连接两个缩放机构中心一排铰链的销轴一端与前滑轮连接,另一端与后滑轮连接,前滑轮、后滑轮随缩放机构在固定于框架的轨道上滑动;各叉式钵苗取放系统间距相等且相互平行,与分苗系统的前滑轮刚性连接,可随与缩放机构连接的前滑轮等间距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钵苗株距、行距的精确控制,而且能够使钵苗田间短距离机械化运输,整机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钵苗移分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以多个四杆机构组成的缩放机构和叉式钵苗取放机构为主组成的钵苗移分机,用于工厂化育苗壮苗阶段钵苗株距、行距调节与田间短距离运输。
技术介绍
无论是工厂化穴盘育苗,还是组培育苗,壮苗过程是商品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目前育苗机械作业主要集中播种机械化、成苗的移栽机械化,在壮苗过程中根据作物生理进行秧苗株距、行距调节与田间短距离运输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几乎均是人工完成的,不仅作业量大,工人劳动强度大,难以适时完成,且人工调节的幼苗株距、行距不能精确控制,钵苗的质量难以保证,也造成育苗温室宝贵的土地资源浪费。在壮苗阶段,钵苗间距调节与田间运输的作业机械研究与应用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育苗系统壮苗阶段钵苗间距调节与田间运输机械化水平较低、工人劳动强度大、难以适时完成、钵苗质量难以保证等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钵苗移分机,该机不仅能完成钵苗株距、行距调节,而且能够实现钵苗田间短距离运输机械化作业。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分苗系统、叉式钵苗取放系统、倾斜控制系统、行走系统和机架;其中:1)分苗系统:包括两个缩放机构、框架、两个轨道、一组前滑轮和一组后滑轮;两个缩放机构分别由多个平行四杆机构组成,两个缩放机构平行排列框架内侧,对应各铰链用同一销轴连接,连接两个缩放机构中心一排铰链的销轴的一端与前滑轮连接,连接两个缩放机构中心一排铰链的销轴的另一端与后滑轮连接,一组前滑轮和一组后滑轮随缩放机构在固定于框架的轨道上滑动;2)叉式钵苗取放系统:包括苗叉和苗叉柄;苗叉柄通过连接件与分苗系统的前滑轮刚性连接,能随与缩放机构连接的前滑轮等间距移动,各叉式钵苗取放系统的苗叉相互平行;3)倾斜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手柄、定滑轮、钢丝索和铰链;控制手柄安装在机架上,钢丝索绕过定滑轮的一端与控制手柄相连,钢丝索的另一端与分苗系-->统框架相连,铰链连接分苗系统框架与机架;4)行走系统:包括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分别安装机架前下方和后下方。本专利技术根据作物幼苗不同生长期对株距与行距的要求,钵苗移分机将一定苗龄且排列较密的钵苗由叉式钵苗取放系统抓取,然后运输至规定的区域,分苗系统的缩放机构伸展,叉式钵苗取放系统随之伸开,展成数行,实现钵苗行距调节,通过钵苗取放系统接触苗床与整机后退协调动作,使钵苗逐排放下实现株距调节。成苗由育苗温室运输至室外时,则将分散的钵苗经叉式钵苗取放系统收集,批量运输至室外,完成钵苗的田间短距离运输任务。缩放机构铰链数量与叉式钵苗取放机构的数量可根据生产实际增加或减少。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钵苗株距、行距的精确控制,而且能够使钵苗田间短距离机械化运输,整机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钵苗移分机的主视图。图2是钵苗移分机的俯视图。图3是钵苗移分机的侧视图。图4是钵苗移分机分苗系统与叉式钵苗取放系统连接图。图5是钵苗移分机分苗系统缩放机构与套筒、销轴连接关系图。图6是钵苗移分机叉式钵苗取放系统的主视图。图7是钵苗移分机叉式钵苗取放系统的俯视图。图中:1.后轮,2.缩放机构,3.后滑轮,4.控制手柄,5.轨道,6.机架,7.钢丝索,8.定滑轮,9.前滑轮,10.前轮,11.叉式钵苗取放系统,12.分苗系统框架,13.销轴,14.套筒,15.连接件,16.手柄,17.铰链,18.苗叉柄,19.苗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分苗系统、叉式钵苗取放系统、倾斜控制系统、行走系统和机架;其中:1)分苗系统:包括两个缩放机构2、框架12、两个轨道5、一组前滑轮9和一组后滑轮3;两个缩放机构2分别由多个平行四杆机构组成,两个缩放机构2平行排列框架12内侧,对应各铰链用同一销轴13连接,14为套筒,连接两个缩放机构2中心一排铰链的销轴13的一端与前滑轮9连接,连接两个缩放机构2中心一排铰链的销轴13的另一端与后滑轮3连接,一组前滑轮9和一组后滑轮3随缩放机构2在固定于框架12的轨道5上滑动;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2)叉式钵苗取放系统11:包括苗叉19和苗叉柄18;苗叉柄18通过连接件15与分苗系统的前滑轮9刚性连接,能随与缩放机构2连接的前滑轮9等间距移动,各叉式钵苗取放系统11的苗叉19相互平行;如图4、图6、图7所示。3)包括控制手柄4、定滑轮8、钢丝索7和铰链17;控制手柄4安装在机架6上,钢丝索7绕过定滑轮8的一端与控制手柄4相连,钢丝索7的另一端与分苗系统框架12相连,铰链17连接分苗系统框架12与机架6;如图3所示。4)行走系统:包括两个前轮10和两个后轮1,分别安装机架6前下方和后下方,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一定苗龄且排列较密的钵苗需要株距、行距调节时,钵苗移分机移动至钵苗前,调节缩放机构2,与缩放机构2销轴13相连的前滑轮9、后滑轮3在轨道5中移动,而前滑轮9又通过连接件15与叉式钵苗取放系统11刚性连接,即调节了叉式钵苗取放系统11的间距以适应钵苗行距;扳动倾斜控制系统的控制手柄4,钢丝索7通过定滑轮8提升,分苗系统框架12、缩放机构2、叉式钵苗取放系统11通过铰链17旋转,使叉式钵苗取放系统11的苗叉19由水平位置转至倾斜,苗叉19前端接近苗床,此时钵苗移机整机前进,钵苗滑至苗叉19上,待钵苗装满苗叉19,整机停止前进,缓慢放开倾斜控制系统的控制手柄4,分苗系统框架12、缩放机构2、叉式钵苗取放系统11通过铰链17反向旋转,苗叉19到达水平位置,即完成钵苗抓起动作。然后,推动手柄16使整机与钵苗移动至预定区域。根据作物幼苗不同生长期行距的要求,调节分苗系统的缩放机构2,使叉式钵苗取放系统11的苗叉19间距达到所要求的钵苗行距,扳动倾斜控制系统的控制手柄4,使叉式钵苗取放系统11的苗叉19前端接近苗床,放下一排钵苗,再放开倾斜控制系统的控制手柄4,使叉式钵苗取放系统11的苗叉19转至水平位置;根据作物幼苗不同生长期株距的要求,整机后退一个株距的距离,再扳动倾斜控制系统的控制手柄4,使叉式钵苗取放系统11倾斜,再放下一排钵苗,依次逐排放下所有钵苗,完成株距调节。当成苗由育苗温室运输至室外时,通过调节分苗系统的缩放机构2使叉式钵苗取放系统11的间距适应钵苗行距,并调节叉式钵苗取放系统11倾斜,整机前进将分散的钵苗收集至叉式钵苗取放系统11的苗叉19上,钵苗布满苗叉19后,整机停止前进,调节控制手柄4使苗叉19到达水平位置,然后将钵苗批量运输至室外,完成钵苗的田间短距离运输任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钵苗移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苗系统、叉式钵苗取放系统、倾斜控制系统、行走系统和机架;其中:1)分苗系统:包括两个缩放机构(2)、框架(12)、两个轨道(5)、一组前滑轮(9)和一组后滑轮(3);两个缩放机构(2)分别由多个平行四 杆机构组成,两个缩放机构(2)平行排列框架(12)内侧,对应各铰链用同一销轴(13)连接,连接两个缩放机构(2)中心一排铰链的销轴(13)的一端与前滑轮(9)连接,连接两个缩放机构(2)中心一排铰链的销轴(13)的另一端与后滑轮(3)连接,一组前滑轮(9)和一组后滑轮(3)随缩放机构(2)在固定于框架(12)的轨道(5)上滑动;2)叉式钵苗取放系统(11):包括苗叉(19)和苗叉柄(18);苗叉柄(18)通过连接件(15)与分苗系统的前滑轮(9)刚性连接,能随与缩放机 构(2)连接的前滑轮(9)等间距移动,各叉式钵苗取放系统(11)的苗叉(19)相互平行;3)倾斜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手柄(4)、定滑轮(8)、钢丝索(7)和铰链(17);控制手柄(4)安装在机架(6)上,钢丝索(7)绕过定滑轮(8)的 一端与控制手柄(4)相连,钢丝索(7)的另一端与分苗系统框架(12)相连,铰链(17)连接分苗系统框架(12)与机架(6);4)行走系统:包括两个前轮(10)和两个后轮(1),分别安装机架(6)前下方和后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钵苗移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苗系统、叉式钵苗取放系统、倾斜控制系统、行走系统和机架;其中:1)分苗系统:包括两个缩放机构(2)、框架(12)、两个轨道(5)、一组前滑轮(9)和一组后滑轮(3);两个缩放机构(2)分别由多个平行四杆机构组成,两个缩放机构(2)平行排列框架(12)内侧,对应各铰链用同一销轴(13)连接,连接两个缩放机构(2)中心一排铰链的销轴(13)的一端与前滑轮(9)连接,连接两个缩放机构(2)中心一排铰链的销轴(13)的另一端与后滑轮(3)连接,一组前滑轮(9)和一组后滑轮(3)随缩放机构(2)在固定于框架(12)的轨道(5)上滑动;2)叉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维王俊梁喜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