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621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可操作来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部分的边缘处的边框部分,其中所述显示部分的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边框部分的前表面共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方式涉及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分和设置在显示部分边缘的边框(bezel)部分的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实施方式的设备涉及其上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包括液晶面板和 /或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分和设置在显示部分的边缘以支承显示部分的边框部分。近来,与日益重视外观设计和占用空间最小化的趋势相一致,越来越希望最小化边框部分的宽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方式可克服上述缺点以及前面未描述的其他缺点。另外,不要求本专利技术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不克服任何上述问题。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部分,可操作来显示图像;以及边框部分,设置在显示部分的边缘,其中显示部分的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边框部分的前表面共显示设备还可包括透明的玻璃构件;膜构件,设置在所述玻璃构件的前表面上; 框架,支承所述玻璃构件的侧表面;以及支承构件,相对于框架支承玻璃构件,其中所述支承构件包括前支承部分,该前支承部分支承所述框架的前表面和所述玻璃构件的所述前表面的第一部分,其中所述膜构件具有与所述前支承部分相同的厚度且设置在玻璃构件的前表面的第二部分上,且其中显示部分包括膜构件,边框部分包括前支承部分。显示设备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玻璃构件的后面的光学片,其中所述框架包括从所述框架的内表面突出并支承所述玻璃构件的后表面和部分所述光学片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部分的支承肋,且其中所述前支承部分具有与所述支承肋的宽度相应的宽度。所述膜构件可包括偏振膜。显示设备还可包括透明的玻璃构件;框架,支承所述玻璃构件的侧表面;以及支承构件,相对于框架支承玻璃构件,其中所述支承构件包括前支承部分,该前支承部分支承所述框架的前表面和所述玻璃构件的前表面的一部分这两者,其中所述玻璃构件包括安装凹陷部,该安装凹陷部位于所述玻璃构件的所述前表面的所述边缘处并具有与所述前支承部分的厚度对应的深度,该安装凹陷部容置该前支承部分,且其中该显示部分包括玻璃构件的一部分,该边框部分包括该前支承部分。显示设备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玻璃构件后面的光学片,其中所述框架包括从所述框架的内表面突出并支承所述玻璃构件的部分后表面和部分所述光学片中的至少一个的支承肋,且其中所述前支承部分具有与所述支承肋的宽度对应的宽度。显示设备还可包括膜构件,该膜构件设置在所述显示部分的前表面和所述边框部分的前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显示设备还可包括设置在光学片的后表面上的第二膜构件。显示设备还可包括透明的玻璃构件;光学片,设置在所述玻璃构件后面;以及框架,支承所述玻璃构件的侧表面,其中所述框架的前表面与所述玻璃构件的前表面共面,其中所述框架包括从所述框架的内表面突出并支承所述玻璃构件的部分后表面和部分所述光学片中的至少一个的支承肋,且其中所述边框部分包括框架的前表面和支承肋,显示部分包括玻璃构件的前表面的一部分。显示设备还可包括膜构件,该膜构件设置在边框部分的前表面、玻璃构件的部分前表面、玻璃构件的另一前表面、框架的前表面和支承肋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可包括产生光的光源;具有板形状的光导构件,其中由所述光源照射的光入射到光导构件的侧表面上;液晶面板,设置在光导构件前面;透明的玻璃构件,设置在液晶面板前面;以及框架,支承玻璃构件的侧表面,其中光源包括产生光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框架的内表面和光导构件的侧表面之间的空间的后部,其中光通过框架的内表面和光导构件的侧表面之间的空间照射,且其中框架的内表面包括反射面,该反射面将多个发光二极管照射的光引导朝向光导构件的侧表面。光源还可包括基板,多个发光二极管在基板上布置成行。显示设备还可包括后盖,该后盖覆盖光导构件的后表面,其中该后盖包括光源安装部分,该光源安装部分从后盖的侧末端向后延伸并支承基板的后表面。显示设备还可包括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的间隔件,该前表面由光导构件的后表面支承,该后表面由基板支承,其中该间隔件将基板与光导构件的后表面隔开。后盖还可包括间隔件部分,从后盖的侧末端向后延伸并支承基板的前表面;以及光源安装部分,从间隔件部分延伸并支承基板的后表面。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示例实施方式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将变得显然且更易于理解,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详细参照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示于附图中,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似的元件。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如图1所示,根据该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分IOa和形成在显示部分IOa的边缘处的边框部分10b。此外,如图2所示,显示设备10包括产生光的光源11 ;光导构件12,形成为矩形板形状以向前引导光源11产生的光;光学片13,包括液晶层,以与光导构件12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形成且设置在光导构件12前面;玻璃构件14,以矩形板形状形成,设置在光学片13 前面且由透明材料制成以透射光;框架15,以矩形环形状形成以支承玻璃构件14的四个侧表面;支承构件16,用于保持玻璃构件14安装在框架15上的状态(即,支承构件16关于框架15支承玻璃构件14);以及用于支承光导构件12的后表面的后盖18。光源11包括产生光的多个发光二极管Ila以及基板11b,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 Ila在基板lib上排列成行。光导构件12形成为板形状。光源11照射的光通过光导构件12的侧表面入射到光导构件12上,然后被向前引导。反射片1 设置在光导构件12的后表面上从而向前反射光。在该示例实施方式中,玻璃构件14的前表面与框架15的前表面基本共面。为了维持玻璃构件14的前表面与框架15的前表面共面的状态,支承肋1 形成在框架15上, 支承肋1 从框架15的内表面一体地突出从而支承玻璃构件14的后表面的边缘。在该示例实施方式中,支承肋1 形成在具有与玻璃构件14的厚度相同的深度的位置处,光学片13和光导构件12顺序安装在支撑肋15a的后表面上。这里,已经穿过由支承肋1 支承的光导构件12的边缘的光被支承肋1 阻挡,因而不透射到支承肋1 前面。 因此,支承构件16的前支承部分16a可具有与支承肋15a的宽度相应的宽度。支承构件16包括支承玻璃构件14的前表面的边缘和框架15的前表面的前支承部分16a、以及从前支承部分16a向后延伸以支承框架15的侧表面的侧支承部分16b。由此,支承构件16防止玻璃构件14与框架15分离。膜构件17B设置在除了玻璃构件14的前表面的由前支承部分16a支承的边缘以外,玻璃构件14的前表面的其余部分上。如果显示设备具有上述结构,则显示设备10的提供有设置在其上的膜构件17B的区域构成显示部分10a,而显示设备10的提供有设置在其上的前支承部分16a的区域构成边框部分10b。膜构件17B具有与前支承部分16a的厚度相同的厚度。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部分的边缘处的边框部分,其中所述显示部分的前表面和所述边框部分的前表面共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圣殷郑一龙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