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分子量管材分体式分流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2913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分子量管材分体式分流锥模具,包括外模、分流体(2)、分流锥、芯棒和水套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锥由分流锥头(5)和分流锥体(6)构成,分流锥头(5)和分流锥体(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为一体,分流锥体(6)的后端与分流体(2)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前部芯棒(7)与后部芯棒(8)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该超高分子量管材分体式分流锥模具,由于将分流锥分为分流锥头和分流锥体,将二者用螺纹连接起来,前部芯棒与后部芯棒之间用螺栓连接,这样拆装方便,不会因锻件重量大而不宜于安装,便于生产大口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管材模具的改进,属塑料管材模具
,具体的说是一种超高分子量管材分体式分流锥模具
技术介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材,耐磨性是普通钢管的七倍,是集防腐蚀、耐磨损、耐压力、重量轻,节能环保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其使用寿命是普通钢管的四至五倍,并且可节能30%以上,可广泛应用于油田、矿山、疏竣、化工等多个领域。目前的超高分子量管材分流锥模具,包括外模、分流体、分流锥、芯棒、水套构成, 外模由前端外模、中部外模和后端外模构成,中部外模的后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后端外模的前端,分流锥为一体锥状,芯棒分为前部芯棒和后部芯棒,前部芯棒与后部芯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水套分为内水套和外水套,外水套设在后端外模上,内水套设在后部芯棒上,分流体与前部芯棒用内六角螺栓固定在一起,分流锥的后端与分流体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前端外模套设在分流锥的外部,前端外模的中部设有进料口,前端外模的后端通过螺栓与分流体相连接,前部芯棒通过螺栓固定在分流体的内侧,分流体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上中部外模,这样,在外模与分流锥和芯棒之间形成物料流道,物料从前端外模的进料口进入流道内向后慢慢流动,当流经后部芯棒与后端外模之间的物料流道时,内水套和外水套可以对物料进行冷却,从而制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其不足之处在于目前的这种管材模具,只局限于生产小规格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例如Φ108超高管材、Φ157超高管材、 Φ219超高管材、Φ273超高管材、Φ325超高管材、Φ530超高管材、Φ630超高管材,对于生产大口径的超高管材,如Φ800超高管材、Φ 1000超高管材,由于其毛坯料的尺寸加大, 毛坯料重量也相应加大,采用这种结构拆装不方便,不能满足大口径管材的生产工艺要求, 降低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模具安装方便,能生产大口径管材的超高分子量管材分体式分流锥模具。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超高分子量管材分体式分流锥模具,包括外模、分流体、分流锥、芯棒和水套构成,外模由前端外模、中部外模和后端外模构成,中部外模的后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后端外模的前端,芯棒分为前部芯棒和后部芯棒,水套分为内水套和外水套,外水套设在后端外模的外壁上,内水套设在后部芯棒的内壁上,前端外模的后端与分流体和中部外模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前端外模的腔内设有分流锥,前端外模的前端中部设有进料口,前部芯棒和后部芯棒分别设在中部外模和后端外模的腔内,前部芯棒的前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分流体的内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锥由分流锥头和分流锥体构成,分流锥头和分流锥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为一体,分流锥体的后端与分流体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前部芯棒与后部芯棒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将分流锥分为分流锥头和分流锥体,将二者用螺纹连接起来,前部芯棒与后部芯棒之间用螺栓连接,这样拆装方便,不会因锻件重量大而不宜于安装,便于生产大口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中1、前端外模;2、分流体;3、中部外模;4、后端外模;5、分流锥头;6、分流锥体;7、前部芯棒;8后部芯棒;9、内水套;10、外水套;11、进料口。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制作本技术。该超高分子量管材分体式分流锥模具,包括外模、分流体2、分流锥、芯棒和水套构成,外模由前端外模1、中部外模3和后端外模4构成,中部外模3的后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后端外模4的前端,芯棒分为前部芯棒7和后部芯棒8,水套分为内水套9和外水套10,外水套10设在后端外模4的外壁上,内水套9设在后部芯棒的内壁8上,前端外模1的后端与分流体2和中部外模3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前端外模1的腔内设有分流锥,前端外模1的前端中部设有进料口 11,前部芯棒7和后部芯棒8分别设在中部外模3和后端外模4的腔内,前部芯棒7的前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分流体2的内侧壁上,这样,在外模与分流锥和芯棒之间形成物料流道,物料从前端外模1的进料口 11进入流道内向后慢慢流动,当流经后部芯棒8与后端外模4之间的物料流道时,内水套9和外水套10 可以对物料进行冷却,从而制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锥由分流锥头5和分流锥体6构成,分流锥头5和分流锥体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为一体,分流锥体6的后端与分流体2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这样将一个整体分为二个部件,减轻了每个部件的重量,而且易于拆装,所述的前部芯棒7与后部芯棒8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这样既便于安装, 又减少了尺寸误差,这种结构的超高管材模具,拆装方便,结构新颖,适合生产超大口径的超高分子量管材。使用本技术时,物料经过挤出机的塑化和推进,进入进料口 11,在前端外模1 的腔内,经过分流锥头5、分流锥体6的分流作用,进入分流体2,再通过前部芯棒7与中部外模3之间的通道、后部芯棒8与后端外模4之间形成的物料流道,最后经过内水套9和外水套10冷却,最终制成超大口径的超高分子量管材。所用的超高管材模具的材质为45号钢锻件,经调质氮化处理,具有较高的表面强度、硬度和耐蚀能力,能生产超大规格的超高分子量管材。权利要求1.超高分子量管材分体式分流锥模具,包括外模、分流体O)、分流锥、芯棒和水套构成,外模由前端外模(1)、中部外模C3)和后端外模(4)构成,中部外模C3)的后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后端外模的前端,芯棒分为前部芯棒(7)和后部芯棒(8),水套分为内水套(9) 和外水套(10),外水套(10)设在后端外模的外壁上,内水套(9)设在后部芯棒的内壁 (8)上,前端外模(1)的后端与分流体( 和中部外模C3)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前端外模 (1)的腔内设有分流锥,前端外模(1)的前端中部设有进料口(11),前部芯棒(7)和后部芯棒(8)分别设在中部外模C3)和后端外模的腔内,前部芯棒(7)的前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分流体O)的内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锥由分流锥头( 和分流锥体(6)构成, 分流锥头(5)和分流锥体(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为一体,分流锥体(6)的后端与分流体(2) 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前部芯棒(7)与后部芯棒(8)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分子量管材分体式分流锥模具,包括外模、分流体(2)、分流锥、芯棒和水套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锥由分流锥头(5)和分流锥体(6)构成,分流锥头(5)和分流锥体(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为一体,分流锥体(6)的后端与分流体(2)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前部芯棒(7)与后部芯棒(8)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该超高分子量管材分体式分流锥模具,由于将分流锥分为分流锥头和分流锥体,将二者用螺纹连接起来,前部芯棒与后部芯棒之间用螺栓连接,这样拆装方便,不会因锻件重量大而不宜于安装,便于生产大口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文档编号B29C47/20GK202021797SQ20112009797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7日专利技术者卢军典, 张爱勇, 张长坤 申请人:山东恒润邦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超高分子量管材分体式分流锥模具,包括外模、分流体(2)、分流锥、芯棒和水套构成,外模由前端外模(1)、中部外模(3)和后端外模(4)构成,中部外模(3)的后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后端外模(4)的前端,芯棒分为前部芯棒(7)和后部芯棒(8),水套分为内水套(9)和外水套(10),外水套(10)设在后端外模(4)的外壁上,内水套(9)设在后部芯棒的内壁(8)上,前端外模(1)的后端与分流体(2)和中部外模(3)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前端外模(1)的腔内设有分流锥,前端外模(1)的前端中部设有进料口(11),前部芯棒(7)和后部芯棒(8)分别设在中部外模(3)和后端外模(4)的腔内,前部芯棒(7)的前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分流体(2)的内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锥由分流锥头(5)和分流锥体(6)构成,分流锥头(5)和分流锥体(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为一体,分流锥体(6)的后端与分流体(2)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前部芯棒(7)与后部芯棒(8)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坤张爱勇卢军典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润邦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