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罐丝线拉丝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0812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罐丝线拉丝模具,包括多道拉丝模,其孔径按拉丝方向为递减分布,所述的多道拉丝模中的最终拉丝模(1)的孔径为1.315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罐丝行业长期以来难以理解又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在罐丝拉丝延伸的基础上,拉出的罐丝满足了最小直径尺寸的准确性要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铜线材加工的
,涉及罐丝线的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制罐丝线拉丝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通用罐丝的直径为1. 38mm。拉1. 38mm线工艺成熟,拉丝模孔径按(mm) 2. 67- —2. 38- — 2. 11- — 1. 90-— 1. 68-— 1. 515- — 1. 395-— 1. 38配比,拉出的线直径正好是 1. 38mm。制罐行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希望罐丝越细越好,但经过试验,最细的直径又不能小于Φ1. 30mm。因此Φ1. 30线是制罐行业最受欢迎的品种,既能满足制罐要求,又能节约材料。但是拉Φ 1. 30线,如果最后一道拉丝模孔径配Φ 1. 30mm,拉出的线直径只有Φ 1. 28mm, 这是罐丝行业长期以来难以理解又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制罐丝线拉丝模具,其目的是获得准确的拉丝直径尺寸。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制罐丝线拉丝模具,包括多道拉丝模,其孔径按拉丝方向为递减分布,所述的多道拉丝模中的最终拉丝模ι的孔径为1. 315mm。所述的多道拉丝模的孔径按2. 67mm、2. 38mm、2. IlmmU. 90mm、1. 68mm、1. 515mm、 1. 395mm> 1. 315mm 布置。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罐丝行业长期以来难以理解又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在罐丝拉丝延伸的基础上,拉出的罐丝满足了最小直径尺寸的准确性要求。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最终拉丝模,2、罐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1所表达的本技术的结构,为一种制罐丝线拉丝模具,包括多道拉丝模,其孔径按拉丝方向为递减分布。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获得准确的拉丝直径尺寸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制罐丝线拉丝模具,所述的多道拉丝模中的最终拉丝模1的孔径为Φ1. 315mm。本技术所述的多道拉丝模的孔径按Φ2. 67mm、Φ2. 38mm, Φ2. 11mm、 Φ 1. 90mm、Φ 1. 68mm、Φ 1. 515mm、Φ 1. 395mm、Φ 1. 315mm 布置。经过多次试验和摸索,拉丝模孔径按Φ 2. 67-— Φ 2. 38-— Φ2. — Φ 1. 90_ — Φ 1. 68-— Φ 1. 515-— Φ 1. 395-— Φ 1. 315配比,拉出的线直径正好是Φ 1. 30。最后一道拉丝模的孔径是1. 315而不是1. 30,这是一个重大突破。本技术的技术理论依据罐丝2的生产采用的是连拉(丝)连退(火),退火后铜丝变软,延伸率加大,越细越大。退火过程中,罐丝2还有可能变细,恰好Φ1. 35mm是个临界尺寸,大于Φ1.35πιπι延伸不明显,小于Φ 1.35mm延伸明显。因此Φ 1. 30mm线不能使用Φ 1. 30mm模具,而是要略为大一点。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制罐丝线拉丝模具,包括多道拉丝模,其孔径按拉丝方向为递减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道拉丝模中的最终拉丝模(1)的孔径为1. 315mm。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罐丝线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道拉丝模的孔径按 2. 67mm、2. 38mm、2. 11mm、1. 90mm、1. 68mm、1. 515mm、1. 395mm、1. 315mm 布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制罐丝线拉丝模具,包括多道拉丝模,其孔径按拉丝方向为递减分布,所述的多道拉丝模中的最终拉丝模(1)的孔径为1.315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罐丝行业长期以来难以理解又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在罐丝拉丝延伸的基础上,拉出的罐丝满足了最小直径尺寸的准确性要求。文档编号B21C3/02GK202021219SQ201120104818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2日专利技术者徐杰, 杨学红, 赵世富, 阚建华 申请人:芜湖恒泰有色线材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罐丝线拉丝模具,包括多道拉丝模,其孔径按拉丝方向为递减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道拉丝模中的最终拉丝模(1)的孔径为1.31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红徐杰赵世富阚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恒泰有色线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