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装捣固焦炉装煤烟气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06694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侧装捣固焦炉装煤烟气预处理装置,在支架上端设置有圈梁,圈梁上设置有立柱和位于立柱之间的仓体,立柱和仓体上端设置有上盖板,仓体外侧壁上设置有与仓体内相联通的进风管和出风管,支架上圈梁下方设置有与仓体内相联通的灰斗,灰斗下端设置有排灰口,仓体内壁上设置有上内隔板和位于上内隔板下方的下内隔板,仓体下部内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左内溜板、中内溜板、右内溜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仓体内设置内隔板和内溜板,使烟气和干燥粉尘在由内隔板和内溜板形成的通道内流动并搅拌混合,烟气中的絮状漂浮物和粘性焦油烟粘附在干燥粉尘上形成较大较重的颗粒,这些颗粒在运动中与仓体内壁板碰撞从而降低速度落入灰斗中,达到很好的烟尘过滤处理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属于焦炉装煤烟尘预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侧装捣固焦炉装煤烟气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焦炉生产在向炭化室装煤的过程中,从炉顶放散孔及机侧炉门顶部向空气中散发大量有毒有害烟尘,其中含有较高的焦油成分及水分,属于粘性成分,装煤烟尘中的粘性成分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具有一定粘度和湿度、颗粒度较大的絮状漂浮物,第二类为以焦油气为主、有粘性的细小颗粒。目前针对上述烟尘捕集和净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采用燃烧加水洗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能耗高、耗水量高,易造成水的二次污染;另一种是采用烟气吸附净化技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所需的设备较多,投资较高;还有一种是烟气预处理技术及预喷涂过滤技术相结合,烟气预处理技术是在烟气进入处理仓的同时在烟气入口处喷洒干燥而无粘性的粉尘,二者在处理仓内均勻搅拌混合, 干燥粉尘粘结在絮状漂浮物及部分焦油颗粒上,形成较大较重的颗粒,烟尘在处理仓内与斗内溜板碰撞改变流动方向,速度降低,降低速度的大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跌入灰仓内,从而使烟尘中的絮状漂浮物及大部分粘性焦油烟尘分离出来。预喷涂过滤技术是装煤烟尘直接进入布袋除尘器,虽然干燥粉尘形成的预喷涂层可以防止“糊布袋”现象的发生,但大量的絮状漂浮物及粘性焦油烟会堆积覆盖在布袋上, 使布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去过滤性能,压阻增大,需要高频率的反吹或者增大风机动力来解决这个问题,既增加了投入及耗能,又降低了布袋使用寿命,而且絮状漂浮物和焦油烟还易在布袋之间堆积搭桥,影响烟气流通及卸灰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传统的直接用预喷涂过滤技术处理装煤烟气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的侧装捣固焦炉装煤烟气预处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支架上端设置有圈梁,圈梁上设置有立柱和位于立柱之间的仓体,立柱和仓体上端设置有上盖板,仓体外侧壁上设置有与仓体内相联通的进风管和出风管,支架上圈梁下方设置有与仓体内相联通的灰斗,灰斗下端设置有排灰口,仓体内壁上设置有上内隔板和位于上内隔板下方的下内隔板,仓体内下部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左内溜板、中内溜板、右内溜板。本技术的左内溜板是与竖直方向负向的夹角β为20° 30°的直板。本技术的中内溜板是与竖直方向负向的夹角6为20° 30°的直板。本技术的右内溜板是与竖直方向负向的夹角Y为20° 30°的直板。本技术的左内溜板与竖直方向负向的夹角β、中内溜板与竖直方向负向的夹角6、右内溜板与竖直方向负向的夹角γ相同。本技术的上内隔板是与竖直方向正向的弯折角α为40° 50°的折板。本技术的下内隔板为与水平面垂直的竖直板。本技术的进风管与出风管的管道流通截面积比为1 1。本技术的灰斗为上底面大于下底面的棱台形。本技术的灰斗最佳为上底面大于下底面的正四棱台形,锥度为21° 30°。本技术采用在仓体内设置内隔板和内溜板,内隔板在仓体起到烟气流通导向的作用,进入仓体内的烟气和干燥粉尘在仓体内由内隔板和内溜板形成的通道内流动并充分搅拌混合,烟气中的絮状漂浮物和大部分粘性焦油烟粘附在干燥粉尘上形成较大较重的颗粒上,这些颗粒在运动中与仓体内的壁板碰撞从而降低速度,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 落入灰斗中。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烟尘过滤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可在焦炭生产中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在图1、图2中,本实施例的侧装捣固焦炉装煤烟气预处理装置由上盖板1、立柱2、 进风管3、仓体4、圈梁5、支架6、灰斗7、出风管8、上内隔板9、下内隔板10、左内溜板11、中内溜板12、右内溜板13联接构成。在支架6的顶端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有圈梁5,圈梁5上四个角位置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有立柱2,立柱2顶端焊接联接有上盖板1,立柱2之间焊接联接有仓体4,在仓体4上部的前外箱板上焊接联接有竖截面形状为矩形的进风管3,进风管3与仓体4内相联通,仓体4下部的右外箱板上焊接联接有竖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出风管8,出风管8与仓体4内相联通,本实施例的进风管3与出风管8的管道流通截面积比为1 1。在支架6上圈梁5下方焊接联接有棱台形的灰斗7,灰斗7与仓体4内相联通,本实施例的灰斗7为上底面大于下底面的正四棱台形,灰斗7的锥度为25°,灰斗7也可采用长方体四棱台、三棱台、六棱台等,在灰斗7的底部加工有排灰口,排灰口上焊接联接有矩形法兰。如图2所示,在仓体4的内壁上焊接联接有上内隔板9,上内隔板9为折板,上内隔板9与竖直方向正向的弯折角α为45°,在仓体4内位于上内隔板9的右下方仓体4内壁上焊接联接有下内隔板10,下内隔板10为与水平面垂直的竖直板,上内隔板9和下内隔板10在仓体4内起到烟气流通导向的作用。在仓体4内下部左侧壁上焊接联接有向下倾斜的左内溜板11,左内溜板11为直板,左内溜板11与竖直方向负向的夹角β为25° ;在仓体4内下内隔板10底端焊接联接有向左下倾斜的中内溜板12,中内溜板12为直板,中内溜板12 与竖直方向负向的夹角6为25° ;在仓体4内下内隔板10下方仓体4内壁上焊接联接有向右下倾斜的右内溜板13,右内溜板13为直板,右内溜板13与竖直方向负向的夹角γ为425°。装煤烟尘由仓体4上部的进风管3进入至仓体4,在进入的同时在进风管3入口处喷洒干燥而无粘性的粉尘,烟气和干燥粉尘在仓体4内由上内隔板9、下内隔板10、左内溜板11、中内溜板12、右内溜板13形成的通道内流动并充分搅拌混合,其中,仅余少量的粘性成分及细小颗粒物从出风口排出,而烟气中的絮状漂浮物和大部分粘性焦油烟粘附在干燥粉尘上形成较大较重的颗粒,这些较重的颗粒在运动中与仓体4内的壁板碰撞从而降低速度,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落入灰斗7中,当灰斗7中的积灰堆积到一定量时,可由灰斗 7下部的排灰口排出。实施例2在仓体4的内壁上焊接联接有上内隔板9,上内隔板9为折板,上内隔板9与竖直方向正向的弯折角α为40°。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在仓体4的内壁上焊接联接有上内隔板9,上内隔板9为折板,上内隔板9与竖直方向正向的弯折角α为50°。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在以上的实施例1 3中,在仓体4内下部左侧壁上焊接联接有向下倾斜的左内溜板11,左内溜板11为直板,左内溜板11与竖直方向负向的夹角β为20° ;在仓体4内下内隔板10底端焊接联接有向左下倾斜的中内溜板12,中内溜板12为直板,中内溜板12 与竖直方向负向的夹角6为20° ;在仓体4内下内隔板10下方仓体4内壁上焊接联接有向右下倾斜的右内溜板13,右内溜板13为直板,右内溜板13与竖直方向负向的夹角γ为 20°。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相应的实施例相同。实施例5在以上的实施例1 3中,在仓体4内下部左侧壁上焊接联接有向下倾斜的左内溜板11,左内溜板11为直板,左内溜板11与竖直方向负向的夹角β为30° ;在仓体4内下内隔板10底端焊接联接有向左下倾斜的中内溜板12,中内溜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装捣固焦炉装煤烟气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架(6)上端设置有圈梁(5),圈梁(5)上设置有立柱(2)和位于立柱(2)之间的仓体(4),立柱(2)和仓体(4)上端设置有上盖板(1),仓体(4)外侧壁上设置有与仓体(4)内相联通的进风管(3)和出风管(8),支架(6)上圈梁(5)下方设置有与仓体(4)内相联通的灰斗(7),灰斗(7)下端设置有排灰口,仓体(4)内壁上设置有上内隔板(9)和位于上内隔板(9)下方的下内隔板(10),仓体(4)内下部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左内溜板(11)、中内溜板(12)、右内溜板(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乃斌段俊峰黄宏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华江冶金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